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還沒來呢,車主就開始過分信賴自己的特斯拉

自動駕駛還沒來呢,車主就開始過分信賴自己的特斯拉

近日,看似安全的輔助駕駛功能反而催生了多起事故。究其原因,多半來源於車主對車輛的信賴與車廠交付的功能之間存在明顯的溝壑。那麼,車廠急於推向市場的這些「半成品」自動駕駛汽車到底是福是禍?

編譯 | Rik R、王藝

來源 | Wired

作者 | Jack Stewart

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使得越來越多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上路,然而事實上,交通系統正因這些車輛的售賣而進入危險期。

簡而言之,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與消費者認知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消費者默認車輛能承擔一切駕駛任務,而車廠卻表示自己售賣的是半自動駕駛或是輔助駕駛系統。

凱迪拉克、沃爾沃、特斯拉、奧迪,甚至日產的部分車型都具備半自動駕駛功能,也就是說,車輛能夠幫助駕駛員分擔一些駕駛任務。在未來,它們會逐步演變成全自動駕駛汽車,就是那種無需駕駛員,乘客能夠在車上看電影的汽車。

特斯拉 Autopilot 系統所用到的成像設備

但是很明顯,當前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那一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半自動駕駛系統正在讓司機產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對於這些「半成品」自動駕駛汽車的局限性,有太多人並不了解或選擇忽視。他們神遊其外,左顧右看,甚至打起了瞌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汽車製造商們預見到了這些問題,並試圖通過改進自動駕駛系統來解決。它們強迫司機將手放在方向盤上,腳搭在剎車踏板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司機保持專註,提醒其作為駕駛員的職責。

但是從最近發生的兩起與特斯拉有關的交通事故來看,上述解決方案並沒有真正起到保護作用,這也引發了媒體的廣泛質疑。

上周一,一輛特斯拉 Model S 撞上了一輛停靠著的消防車,這起事故令人聯想起加利福尼亞卡爾弗城發生的那起高速公路撞車事件。

在這一事件中,特斯拉被埋在了消防車的尾部,車蓋被壓皺到原長的三分之一不到,擠到擋風玻璃上,所幸沒有人受傷。據當地消防部門的說法,該名特斯拉車主聲稱這輛車「處於自動駕駛模式」。據報道,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正在考慮對這起事故進行調查。

特斯拉 S 與消防車事故現場

上周末,另一輛特斯拉 Model S 車主由於酒後駕駛而被逮捕。那時他正行駛於三藩灣大橋上,在車座後醉得不省人事。他的血液酒精含量是法定限度的兩倍,但他試圖說服加利福尼亞的公路巡警不要擔心,因為:「這輛車處於自動駕駛模式。」

醉駕者被交警「教育」現場

作為對這兩場小風波的回應,特斯拉重申了首次使用自動駕駛功能前的注意事項:保持專註,雙手不離方向盤,這是司機的天職。

一名發言人指出,特斯拉車主手冊中寫道,「自動引導功能(Autosteer)的設計不是、也不會部分或完全地操縱 Model S 行車上路。」

這也許可以對消防車撞車事件有所解釋。至於那個酒後駕駛者,這一解釋便行不通。因為如果特斯拉發現司機的手不在方向盤上,它就會發出嘟嘟聲。如果你依然不碰方向盤,特斯拉就會嘗試降速停車,畢竟,這比讓汽車獨自向前行進要好得多。

事實上,大部分系統都有同樣的功能,既能防止乘客遭遇突發心臟病等危險情況,又能防止乘客為所欲為地胡來。

這兩位司機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期望,似乎要高於汽車的實際交付能力。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自動駕駛汽車給人的印象就是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駛很長一段路程。並且它們做得越好,司機就越信任它們,就很容易忘記它們並非萬無一失。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當前的自動駕駛系統其實並不可靠。

「我認為人們普遍誤解了半自動和全自動駕駛之間的區別。」加州理工學院自動駕駛系統與技術中心的工程學教授 Aaron Ames 說道,「這種誤解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深。」

這是因為,許多汽車製造商正在上馬半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迫不及待地想要滿足客戶對時髦功能的需求,而且客戶也樂於為這些新功能買單。

特斯拉有 Autopilot,凱迪拉克有 Super Cruise,奧迪有 Traffic Jam Pilot,日產有 ProPilot Assist,賓士和英菲尼迪有著相似的系統。

它們都結合了市面上現有的安全功能,主要是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並使用攝像機和雷達來使車輛沿車道線行駛,同時與其它車輛保持安全距離。

為了便於銷售,製造商們給這些工具包起這種簡單易記的名字。購買了一輛帶有「Pilot」名字的汽車的司機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機器可以完成所有工作。但事實上機器做不到。

所有這些系統都有賴於人類司機的專註力,以及隨時做好涉足駕駛任務的準備,以防汽車遇到它自己不能處理的情況,比如車道線突然消失。

汽車製造商們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來檢查司機們的注意力。特斯拉要求司機偶爾碰一下方向盤,以證明他們還在駕駛位上並且處於清醒狀態。凱迪拉克允許司機解放雙手,但會使用紅外攝像機監測司機的面部狀態,確保司機的臉在朝前看。

凱迪拉克方向盤上的紅外攝像機

一旦發現司機「溜號」,製造商們也有不同的方法來讓司機集中注意力:大多是發出嘟嘟聲和閃光警告。奧迪的系統會收緊你的安全帶並逐級剎車,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

雖然需要人類的介入,但並不意味著當前的輔助駕駛系統有害無益的。事實上,輔助駕駛系統會顯著增加行車的安全性。上周二晚,沃爾沃 XC60 SUV 榮獲英國的「What Car?」安全獎冠軍。

汽車研究中心 Thatcham Research 的評委 Matthew Avery 說道,「該車不僅在碰撞測試中表現出色,其安全技術也異常豐富全面,不給撞車事故留一點的機會。」

Thatcham 認為,自動應急制動功能可以減少 38% 的追尾事故。對於 2016 年在佛羅里達州發生的那起特斯拉與卡車致命相撞事故,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結論中指出,Autosteer 功能可使事故率下降 40%。

然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對該事件的報告則並不那麼寬容,它把一些責任歸咎於特斯拉,因為後者所銷售的系統允許司機 Joshua Brown 忽視行車警告,並濫用自動駕駛系統,讓汽車單獨行駛。

機器之能曾經就愚弄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進行過報道,報道中一位資深特斯拉玩家將一瓶水或者一個桔子掛在方向盤上充當雙手重力,使自己脫離駕駛任務。並且,由於特斯拉系統表現出色,沒有發生事故,該車主還以稱讚的口吻驚呼:「看啊,水瓶在開車。」

要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著手。首先,人們必須學會成為更加稱職的司機,且不會盲目信賴這些羽翼未豐的技術。「人們總是給什麼就用什麼,然後車企就會說:『這不是我們設計這個系統的初衷。』然後事情就陷入了僵局。」Ames 說。

另一方面,汽車製造商需要採用更好的方法來告誡他們的顧客。更好是指,他們需要設計一個不那麼容易被濫用的系統。畢竟 Elon Musk 曾說 :「任何需要手冊的產品都不是好產品。」

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能 的精彩文章:

阿里投資Mobileye競爭對手,以色列AI初創公司Nexar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