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德元帥之孫,為何當眾哭了?

朱德元帥之孫,為何當眾哭了?

想必之前的「謝謝你,我的家」大家都還記得吧,孫朱朱de和平作為開國元帥將軍嘉賓現身,並分享祖父留下的家庭賬戶。

觀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朱赫平一直關注著傳統家庭的建設。他認為家庭傳統家教尤其重要,特別是對一些家庭的腐敗問題,對家長和家庭的問題。

(朱赫平和爺爺奶奶)

朱德去世時,穿的還是舊衣服

「謝謝你,我的家」首映了四位客人。他們是朱德的孫子朱平,汪曾祺的兒子王朗,魯迅的周玲飛和邊防軍張旭磊。

提起朱德元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為建國立下的赫赫戰功,那麼這位開國元勛的家教是什麼樣的?據悉,朱德家的傳家之言是非常樸實的八個字———「立德樹人,勤儉持家」。雖然生活在中南海,可朱家的後代和人民群眾的生活並無兩樣。

朱赫平在節目中透露,爺爺只有兩件更好的衣服,但只參加一個重要的全國性活動或外出。他一回到家,就會換上舊衣服。後者洗得很長,潔白,領口和袖口都打了補丁。

即使朱德死了,家裡也沒有發現什麼新衣服,那是他穿著外面用來參加外事活動的中山裝,裡面都是補丁的衣服,離開了地球。

這背後是朱總司令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降低工資的三個倡議:在1957到579.5元,在1959到460元,之後1960到404.8元。

在現場,朱赫平還把朱家的書帶到錄音現場。原來,朱德一直很節儉,對錢的用處很高,因此也建立了10本書,全家人都記得買肥皂,買買煤,鞋油等,一切。

本書當面交了他最後一筆錢——20000元,歸零。說到這裡,不僅觀眾感動了,朱的和平也忍不住紅了眼睛,輕輕拭去她眼中的淚水。

朱赫平說,爺爺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物質,卻留給我們一份精神遺產。

批家族式腐敗:害了全家人

朱赫平生於1952年10月,近年來一直關注著傳統的建築風格。2016年6月底,他又在中央電視台發表了另一個節目「演講你」,講述了朱德離開家庭傳統、家庭和家庭的故事。

2017年初,朱赫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新聞,尤其重要的是在中國的家庭傳統和教學的意義,不僅是教育孩子,還有大人的啟示與反思。他現在還以調查貪官家庭為例,強調家庭的重要性。

特別是在十八年之後,我們發現了一些家庭貪官在嚴格管理的過程中。這表明父母的問題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它不僅傷害了社會,也傷害了整個家庭。

(朱赫平)

除了傳統的社會功能、思想文化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傳承。例如,朱氏家族的傳統道德教育,節儉,節儉是祖傳的繼承。祖先是農民,雖然朱的後代不是農民,但節儉仍然需要有一種新的方式傳下去。

國家富裕後,不應保留中國人民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我認為還是需要的。」

中紀委開設專欄講家風

朱和平對於良好家風的推崇,也得到了中紀委的肯定。早在2015年5月,中紀委網站就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專欄,並稱「家規」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2016年6月,證監會發文稱家庭決定了企業的成敗,也進一步影響了黨和政府。從十八起,調查了大量的「老虎」、「蒼蠅」違法事實、個人腐敗、貪污腐敗案件在家中幫助不小的比例。

究其原因,除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墮落外,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規矩和做法都是渙散的,既不是嚴格的對自己,也不是對家庭的嚴格要求,因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主持人敬一丹)

在政府的道路上也梳理了「九個陷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領導幹部圍繞身邊的人、親人或情人進行「迂迴受賄」。老闆說:不要被「朋友」用轎子告上法庭……

觀報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3月起,證監會網站公開發表文章和專欄——「我的家教」。

此外,許多革命前輩也發揚了優良傳統。例如,周恩來設置了「十規則」對請客送禮;陳雲夫人堅持騎自行車上班,不把陳雲的車;羅蓉歡在臨終前問愛人,「我死後,我不住的房子,沒有特殊的「......

不讓親人「沾」,是硬道理,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闢謠娛樂吧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靳東只會演戲嗎?他的鋼筆字那才叫一絕,比他演的戲還好看

TAG:闢謠娛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