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發祥:寫的感悟

陳發祥:寫的感悟

寫作大體是一樣的藝術,都是藉助符號,利用某種技法達到意向與形式的統一。於是,小說、詩歌、繪畫、書法乃至音樂,就具有共性,這種共性可以用音律、節奏、有無、長短等表達。而能夠將所有詩書畫及音樂歸於一體的是詩歌,所以,黑格爾說:一切藝術歸於詩歌!

而寫本身是受到主體的心性影響的,尤其是作為主體的人,其自身的情緒與專業技法的高低,會影響到作品本身的效果。

那麼,只有作為主體的人處於非完全理智狀態,才能超越自身的束縛,達到渾然天成的效果,如醉酒時,睡夢中,《寒食帖》與《蘭亭序》都屬於此類作品代表。

但,沒有理性的束縛,作品就受到作者自身多年積累的習慣、作者心靈自體以及作者的品性影響,於是,真正的作品,如果需要超越理性的束縛,必然受制於作者個人的德行與品性,這就是道家所講的「無」的境界。

歸納來說,藝術的高低不是形式決定的,而是藝術家自身的修養鍛造的。處於較低層次的藝術品,取決於技法,而更好層次的藝術成就取決於藝術家的心境,尤其是與自然的默契與認知。

按照《金剛經》所說,藝術也源於初心,初心源於未開蒙年齡,當人生的第一扇窗戶打開時,滲透而來的第一縷氣息,往往界定了你的心性,其後,你在職業生涯的所有努力,主要是技法,關鍵是喚醒你沉睡的初心!

作者簡介:

陳發祥, 安徽全椒人,上海財大87級經濟專業,由經濟學而入文學,遊歷四方,以倡導傳統文化復興為己任,尤鍾情於徽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旅遊安徽站 的精彩文章:

知道你們的蛙兒子都去了哪些超好看的日本景點嗎?

TAG:騰訊旅遊安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