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盛這個「80後」小伙為民捐送26萬元

萬盛這個「80後」小伙為民捐送26萬元

「藍戴乾回來了,還給我們帶了好多東西。」1月5日,在關壩鎮涼風村幼兒園前面的院壩里,村民們正排隊依次領食用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大家口中的藍戴乾是關壩鎮涼風村村民,經過20多年的打拚,如今的他已是一家集團公司華中運營總部的總經理。這次回鄉,藍戴乾不僅給村民們送來了價值6萬元的生活用品,還為涼風村捐贈了20萬元善款。

艱難求學 種下感恩心

「涼風村的變化簡直翻天覆地!」萬盛日報記者在採訪藍戴乾時,他發出了如此感嘆。他說,以前的涼風村很貧困,大家的日子都很艱難,如今,家鄉大變樣了,他感到非常開心。

藍戴乾1983年出生於關壩鎮涼風村立梓林社的一個農民家庭。一家6口人,全靠務農勉強維持生計,生活十分艱苦。

「小時候,家裡窮,拿出150元學費供我讀書都很困難。」藍戴乾告訴萬盛日報記者,每次要上學的時候,家裡經常需要向左鄰右舍借錢才能勉強湊足學費。

提起那段求學經歷,藍戴乾頗有感觸。他說,當時家裡離學校很遠,早上4點多就必須出門,打著火把,披星戴月艱難上學。為解決上課期間的吃飯問題,藍戴乾常常在附近的村民家「蹭飯」,而村民們也很樂意為他添一副碗筷。

「村裡人都很淳樸、善良,在我困難的時候,他們常常幫助我,現在有了一點小的成就,回報家鄉是應當的。」藍戴乾說,涼風村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他的成長離不開家鄉父老鄉親的幫助。

在外漂泊 思鄉月更圓

1998年,16歲的藍戴乾初中畢業。揣著150元,他毅然離開涼風村,開始闖蕩「江湖」。「那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心裡就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出去闖一闖,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藍戴乾說,經過20多個小時的輾轉、顛簸,他終於到了廣州。

「我記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廠里做小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也就400多塊錢。」回憶起那段漂泊在外的日子,藍戴乾感慨萬千。

之後的5年里,藍戴乾沒有回過一次家。踩人力三輪車、擺地攤、當服務員……這些藍戴乾都做過,由於沒有學歷,沒有人脈,他在舉目無親的廣州吃盡苦頭。

「在廣州生活的5年,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吃苦。但每當我熬過艱辛的時候,就特別思念家鄉,思念親人。」藍戴乾告訴萬盛日報記者,對很多離家遊子而言,回家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生於斯,長於斯,便鍾情於斯。但想歸家,卻也不是那麼容易。

父母漸漸老去,在外漂泊的藍戴乾心中挂念更甚。2002年,藍戴乾回到重慶。此時,重慶發展勢頭迅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重慶成為西南地區一顆強勢升起的新星。看到這,藍戴乾回鄉發展的想法越發強烈。同年,他回到重慶。

2007年,機緣巧合下,藍戴乾進入了重慶紅瑞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一名小小的員工,憑著自己積累的經驗和吃苦耐勞精神,一步一步做到了該集團公司華中運營總部的總經理,事業如日中天。

「我今天的這些成就,得益於生我養我的涼風村。我很感謝這片土地,也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饋鄉民。」藍戴乾說。

心懷故里 善舉情誼長

2018年1月5日,藍戴乾回到涼風村,這次回來,他給涼風村帶來了一份「大禮」:20萬元的善款和價值6萬元的生活用品。其中,涼風村18戶困難群眾現場收穫了共計4萬餘元的善款,村裡的每戶人家都領到了洗衣液、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我由於雙腿殘疾,常年行動不便,能收到這筆善款和生活用品,感覺心裡暖暖的。」村民猶張華說道。

「剩下的16萬餘元,我們準備用來成立幫扶基金,建立長效幫扶機制,把錢用在更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身上。」涼風村村民委員會主任翁光福告訴萬盛日報記者,藍戴乾在外打拚不容易,每一分都是血汗錢,不能隨便揮霍,要把這筆善款用在刀刃上。

翁光福說,這幾年,藍戴乾每次回家都要給周圍鄰居帶點東西,不是防寒保暖物品,就是大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每次他都讓自己的哥哥藍戴洪出面,從不提自己的名字。

「我喝涼風水、吃涼風米長大,賺了點錢回報家鄉是理所當然的。」藍戴乾說,家鄉將他養大,山山水水培育了他,無論走到哪,他都不會忘記這個溫暖的故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盛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萬盛3個新增公共自行車網點正式投用

TAG:萬盛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