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晶華:我的民情日誌之2018

宋晶華:我的民情日誌之2018

我 明 白 你 會 來,所 以 我 等

文藝、小資,情感、治癒

詩、故鄉、遠方!

我的民情日誌寫過一陣子,斷了一陣子,今天想起來,再記一筆。自己也忘記到了第幾回,就隨便之一回吧。

年底了,照例是忙得腳不沾地的光景。特別是周一,最有萬象更新的氣候,卻成功遠離了辦公室,到精準扶貧村為迎檢查漏補缺。

因為臨時才通知,10厘米的細高跟一時找不到替代,就那樣很不接地氣的開始挨家走訪。然後去往第一家的路就讓我印象深刻——原本是一截土路,不知誰家近日蓋房子,多出一些土布瓦來,全都打碎了鋪在路上,算是弄了一個簡易路面。

通村公路修了十多年,依然還有那麼多土路和難走的路。一點不心疼我的鞋,卻多少有些心塞。無論政策多麼好,通往老百姓的最後一公里,依然還在建設中。還好,這條路盡頭的貧困戶,今年爭取到了危房改造的補助,為了省錢,自己動手粉刷著牆壁,哪怕滿身沾滿了離子粉,臉上卻一直帶著笑。

在鄉間里生活,儘管有各種各樣的難處,但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依然可以知足常樂,而且充滿著希望。包保的許老太,卻沒有那樣的福氣。去過她家許多次,她能閑在家裡的日子極少,今天依然沒有遇上她,鄰居說去街上打臨工了。

73歲的老婦人,打的仍然是需要體力的活。其實,除了農保,產業扶貧落實到位後,不要子女多補貼,在鄉間按她對自己的要求,基本生活還是可過的。可她有一個不給過早錢就要餓肚子的兒子,雖然正值壯年卻四體不勤整天在家睡大覺。夏天去時偶遇過一次,正當大上午的,老太也是出去幹活了不在家,她那71年出生跑了兩茬媳婦的兒子正在哥哥家的客廳里睡大覺。鄰居們都嘆息,說許老太在外面辛苦賺錢,胳膊腿都好端端的兒子卻只會白天睡覺晚上看電視。

想起朋友圈裡剛轉過的一篇文章,是一位父親給剛上大學的女兒寫的信,文章最後一句是:「你若幸福,我便安好。」這是我最深有同感的一句話,當然,是在去到許老太家之前。那也曾是讓她充滿期待和希冀的孩子,而且在她心裡,無論他是如何地不成器,至今依然是她要保護和關照的心頭肉 。多麼希望能替她說一句:你若能自食其力,我便安好。同時,很想把這種感受告訴那個每周六守在學校門口擔心兒子趁著自習出去玩的父親,儘管我們的孩子都沒有我們希望的那樣優秀,但至少都在積極上進,偶爾那麼放鬆一下,終會回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將來,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行。

當然,在村裡,也有孝順得讓人感動的兒女。馬老太66歲的丈夫冬月末去世了,在兒女們花光積蓄為他治病之後,他帶著強烈的想活下去的願望遺憾而去。馬老太從見面起就拉著我的手開始抹眼淚,說完老頭的遺憾之後就說起媳婦和女婿的各種好。她說老頭從前年生病開始,在武漢治療7個月市內4個月,中間還斷斷續續的,花光了兒子女兒所有的積蓄,媳婦女婿真是好啊,什麼怨言都沒有。

多麼容易滿足的中國式老母親,為了對得住孩子在關鍵時候盡了孝道的那份好,冷嗖嗖的北風裡,她還穿著及膝的水鞋在地里幹活,說要早點還上老頭治病時欠下的那些賬。政策幫扶落實了一些,但杯水車薪還遠遠不夠,她還得拚命做。她家粉白的牆上,一面貼著的是孫子幼兒園的獎狀,一面貼著小兒子在部隊時優秀士官和三等功的獎狀。那些榮光里,有老頭不願離去的真相,也有老太繼續活下去的力量。願她,還有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安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州文藝 的精彩文章:

情感電台:我會記得你,然後愛別人

TAG:隨州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