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這些坑要避免 四種食物是穩定血糖高手
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治癒率卻低的可憐,只能是長期的藥物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的治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在這幾大類別中有很多誤區導致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方法或時機,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誤區。
1.最常見的誤區出現在飲食上,多數糖尿病患者無法定時定量進食,認為只要不吃甜食就可以,這樣是錯誤的,不規則的進餐很容易引起血糖大範圍波動,不利於機體內環境穩定,更不利於病情控制。
2.其次是運動方面,很多人有早期空腹跑步的習慣,但對於糖尿病患者是非常不好的方式,容易干擾內分泌,導致精神緊張,不利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運動更易發生低血糖反應。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一般安排在餐後1-2h進行,運動同飲食和藥物治療相配合。
3.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藥物控制方面,藥物的用量,用藥時間都影響著平穩血糖效果的快慢。促進胰島素分泌類藥物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而阿卡波糖(拜糖平)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效果最好;雙胍類藥物最好餐後服藥,這樣可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因此一定要了解藥物性質,根據醫囑,按要求服用。
4.血糖監測方面,一定要備好血糖儀,時刻檢測血糖水平,切勿從主觀感受來判斷,沒有癥狀並不代表血糖平穩。
糖尿病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癒方法,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這些誤區,避免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另外為達到更好的效果,還要注意日常的輔助治療,常見的就是飲食調節,這四種食物是穩定血糖高手,要多吃:
燕麥
醫學研究發現,燕麥中的纖維素成分能夠減少胃腸道對糖分的吸收,從而起到降糖作用。一場全胚芽裸燕麥米調理干預2型糖尿病的科研活動中,全國15個省市的404名糖尿病患者,有96.5%的人餐前餐後血糖均得以改善。
山藥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藥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山藥中的黏滑成分是由黏蛋白形成的,黏蛋白能包裹腸內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緩慢地吸收。這一作用能抑制餐後血糖急劇上升,同時也可以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剩,從而使血糖得到較好的調控。
靈芝
靈芝自古就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它的作用並不是單純的降血糖,而是穩定血糖,也是更為有效的一類具有中藥價值的食物,很多人不用的原因是感覺靈芝非常神秘,非常貴重。其實現在有機種植的靈芝並不亞於野生靈芝,其中的有效成分靈芝多糖及三萜類化合物已經達到了更高的水平,經過破壁提取的有機靈芝粗多糖粉更為顯著。
有機靈芝中提取的有機靈芝粗多糖粉中的多糖B、C有降血糖的作用,能提高血漿中胰島素的水平,靈芝這些有效成分是通過增加肝臟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活性,來實現降低肝糖原的含量,發揮降血糖作用。
大蒜
研究證實,生食大蒜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強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程度,從而降低血糖水平。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大蒜素的降血糖作用已為民間經驗和動物實驗所證實,其中大蒜素結構中的硫鍵對降糖活性起決定性的作用。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