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聲律啟蒙·上卷》第二十集 七虞·二

《聲律啟蒙·上卷》第二十集 七虞·二

哈哈

又又國學堂之聲律啟蒙

1

GIF

課前預習

輸12

《又又國學堂之聲律啟蒙》第二十集開講啦。今天我們要課前預習的知識是了解韓非子,他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

韓非子法家思想被秦王嬴政重用,其同名著作《韓非子》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

《韓非子》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他的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於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風格。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子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的思想。

那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開始今天第二十課的學習了。

輸入

原 文

知識要點

輸12

1、 名韁對利鎖:名聲、名譽,因名聲太大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束縛,故稱名韁。利:利益,過分地追求利益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限制,故稱利鎖。

2、 挈(qiè):提起酒杯。

3、 榼(kē):古人盛酒或貯水的一種器具。

4、 石帳:石崇的錦帳。

5、 帳,帷帳、帷幕。

6、 郇(xún)廚:飲食精美、奢華的代稱。

7、 鸜(qú)眼:特指石頭上的一種像鸜鳥(八哥鳥的古名)眼睛的圓形斑點。

8、 龍涎(xián):一種珍貴的香料,為抹香鯨的分泌物,因得之於海上,故稱龍涎。

9、 博山爐:一種香爐,其表面雕刻成群山重疊的形狀。

輸入

課後總結

今天我們講解的《聲律啟蒙》七虞里的第2小節的課程。快來跟著又又把今天的課文整體的梳理一下吧。

賢能和聖明相對,聰明和愚蠢相對,搭粉和塗紅相對。功名的牽制和利祿的束縛相對,舉著盛酒的樽和提著裝酒的壺相對。

斑鳩在給小鳥餵食,燕子在訓練自己的幼燕,西晉大臣石崇的錦絲布帳和唐代韋陟的奢侈廚房相對。

煙霧籠罩,岸邊柳影朦朧。風疾力勁,院前梧桐搖動。端州出產的石硯上有八哥鳥眼形紋理,博山壚面雕刻有山形圖像。

壚上燃著三炷龍涎香。曲折水深的池塘里魚兒多,可以使漁人結網捕魚;平坦的田野上兔子很少,讓守株待兔的人白白等待。

接著我們來講解一下本課中一些內容的細節點。「賢對聖」孔子被後世尊為聖人。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被稱作「七十二賢人」。

「智對愚」出自戰國古籍《列子·湯問》,《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愚公家門前有王屋和太行兩座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為這不可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而山又不會再長高,何愁挖不平它呢?」

最終,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天帝,天帝就命天神搬走了兩座大山。在這個故事裡,愚公未必真是愚蠢的,智叟也未必就是正確的。現實生活中,也常有小聰明者不及下笨功夫之人有成就的現象。

本課還例舉了兩處,描寫智慧和愚笨的寓言小故事。

第一處是想得池塘魚,應先結漁網。《漢書·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第二處是我們今天預習的內容《韓非子》里講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一個農夫偶遇一隻倉皇的奔兔撞樹而死,從此他放棄農耕,坐守其樹,希望能再次撿到死兔。結果這樣偶然的好運再也沒有再度出現,還在等待中荒蕪了自家的田地。

因此想要有所收穫,就應該有正確的作為,結網以漁和守株待兔,又是一組正反面的典型對比。

小朋友們今天學會了嗎,要經常溫習哦。

空白

那我們就跟著又又再來誦讀一遍吧!

GIF

又又

輸入

賢對聖,智對愚,傅粉對施朱。

名韁對利鎖,挈(qiè)榼(kē)對提壺。

鳩哺子,燕調雛,石帳對郇廚。

煙輕籠岸柳,風急撼庭梧。

鸜(qú)眼一方端石硯,龍涎三炷博山爐。

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

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

又又聲律啟蒙

打卡詩賦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又又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易飛老師講論語》第九講—君子之道

TAG:又又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