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老狐狸的赤子之心

司馬懿,老狐狸的赤子之心

當第一遍粗看《軍師聯盟》時,我知道,最難的劇評一定是這篇。

不是因為司馬懿穿女裝消解了意義。

而是,今天的我們,因為和曹叡一樣,

一直生活在以利益為導向的社會。

做事一定是以己方得利為出發點,以己方得利為結局。

我們即便想到司馬懿的目的,也會嘲笑的斷然否認。

因為,那個,太理想主義了。那個,太「為人民服務」了。

就差把司馬懿的女裝換成黨旗,

背後奏其哀樂,耳邊迴響「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戰士」了。

但是歷史上的司馬懿是什麼?

那是亂臣賊子啊。犯上作亂,篡了曹家天下的陰謀家。

他,不更應該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嗎?

但其實,司馬懿,包括他兩個兒子都是理想主義者。

因為一個時代真的落幕了。

當年跟著曹操做子弟兵的曹真都去找曹操報到了。

三國局勢已定很多年了,見過漢朝大一統的人們都老了,走了。

何晏,劉禪,曹爽這些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

是沒有見過一統的江山。

他們在各自的三國里,過著舒服的小日子。

他們都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是沒有動力去開疆擴土的。

這任務,蠻難的。不如,享受當下。

安享三國太平,已經是大勢所趨。

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應該隨波逐流。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都屬於那個時代的另類。

如果沒有這些另類,說不定今日中國就是三個國家。

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理想主義,

在於他倆還有一個建功立業,一統江山的夢。

而他倆的老子,比他們更徹底一點。

司馬懿是希望自己能給百姓帶來太平的。

以此為出發點,他在多次測試曹丕後,

認為曹丕是同行者,才「拜其門下」。

對於司馬懿來說,曹家是實現他「大一統的百姓安樂」的途徑。

這和諸葛亮,以劉家為途徑來實現他「大一統的百姓安樂」是一致的。

渭水河畔背著出師表的司馬懿,只不過是魏國的「諸葛亮」。

他的確有資格背誦《出師表》。

而聽了司馬懿出師表和司馬懿對信使分析的諸葛亮,才會說出:

「不但知我,還自知,到此境地。」

能成為對手的人,都是交心的朋友。

朋友之間,說話是敞亮的,那都是真話。

然後,兩人在各自的大營里仰望星空,又「談」了一次。

兩人談到了天意。

司馬懿說自己不執著天意,而天意也必將吞噬兩人中的一個。

後來,諸葛亮聽到曹叡大敗吳軍的時候,又說到天意。

說天意棄蒼生啊。

這「天意」到底是什麼呢?

是由誰來完成「大一統的百姓安樂」吧。

司馬懿之所以不執著,因為他有接班人,他覺得曹叡可以。

而這是諸葛亮最不能接受的。

自己日夜陪讀的劉禪,居然不行。

諸葛亮就像大多數指望孩子做大幅度階級躍層的中產階級父母一樣,

檢查作業,訂正考卷,指望孩子將來完成自己此生未達成的目標。

但是諸葛亮未達成的目標,要求孩子劉禪完成。

那麼,劉禪就要比諸葛亮還要厲害,俗稱「天才」。

天意告訴諸葛亮,是的,有這樣的天才,但不是被你圈養的那一個。

是被曹丕散養在宮裡的曹叡。

曹叡,沒人教,已經會打仗了。

站在恰當的「老闆」位子,又有野心,又正當青春,還懂業務。

他就是天意安排實現所有開創三國霸業的前代英雄夢想的人。

他將完成大一統中的百姓安樂。

對於司馬懿來說,是不是在自己手裡完成,從一開始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參與進來就行了。

所以,他不執著。

而且這樣的少年,還是在和自己的爭鬥中,成長起來的。

他更高興。

而對於諸葛亮來說,

會打仗的曹叡是不會三月期限到,派個草包將軍來送人頭的。

所以,前一秒還樂呵的諸葛亮,下一秒就暈過去了。

真的,這魏國,老的還沒死,小的已經成長起來了。

這太令人急火攻心了。

而且,老的和小的,已經培養出了不用言明的默契。

司馬懿在接到聖旨後,先問曹爽是否已經到了長安?

催著他收拾行囊,但連接班人都沒有到位,

這是三國時期,沒有高鐵,不可遠程辦公,車馬很慢,書信很慢。

真十天後,司馬懿下崗了,誰幹活呢?

曹叡下著明催暗拖的聖旨,而司馬懿懂他的心思。

所以,司馬懿也就寫了「書信很慢」的請戰表。

君臣二人此時,為了不同的目的,

同心協力,同仇敵愾,熬死諸葛亮。

早已抱定熬死諸葛亮想法的司馬懿,

自然不能出戰。

於是,穿上女裙是應該的。

穿上女裙到諸葛亮面前來場時裝秀,

那也是作為朋友,給閣下交個底。

別費勁了。我們強著呢,不和你爭一時長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饅頭渣炒蛋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若不死,司馬懿死

TAG:饅頭渣炒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