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聽同時期的人對康有為、梁啟超的評價,刷新你的認知

聽聽同時期的人對康有為、梁啟超的評價,刷新你的認知

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講到戊戌變法時,對康有為、梁啟超是這樣評價的:「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此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然而,與康、梁同時代的一個人對此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誤清室者乃此二人,誤蒼生者,亦此二人。慈禧垂暮之年,倘康、梁不採取急進態度,則光緒終可暢行變法,乃康熱中過甚,卒演成賣君、賣友慘劇。康最後隻身遠竄,施施然以忠臣志士自命,堪雲無恥之尤,梁則出風頭之念太甚,救國之心不足,不惜以昨我與今我宣戰。」,他就是嚴復。我們在課堂上接受的歷史知識和教育是這樣的:清王朝沒有能夠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措施,縮回守舊的老路上,最終走進死胡同。

這就很有趣了:既然課本說康、梁變法失敗起到了這麼大的歷史作用,那麼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康、梁變法成功反而會造成歷史倒退?因為大清是腐朽的,沒必要挽救而應該推翻,而且革命總比改良進步。對此,嚴復表示不同意,還說,康、梁不僅毀了大清,還誤了蒼生。按照嚴復的意思,康、梁不應操之過急,應該把慈禧熬死再說。

維新派基本是書生,缺乏執政經驗,做起事來只顧理想不顧現實,康、梁最後把皇帝和兄弟搭了進去,自己卻跑路了。據說梁啟超逃到日本人那裡還驚魂未定,臉色慘白。嚴復不僅認為康、梁辦事不行,道德人品也有問題。戊戌變法眼見要失敗,光緒求助康有為,這個「總司令」啥辦法沒有,還是譚嗣同挺身而出去找袁世凱冒險。慈禧要拿人了,康有為逃得比誰都快,跑出去以後卻以「保皇」為幌子騙錢。

皇帝在國內關在瀛台,他在國外可怎麼「保皇」?至於梁啟超,有人評價說「梁啟超就光搗亂了,沒發揮多少正面作用」,嚴復說梁啟超「以昨我與今我宣戰」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梁啟超政治立場經常變化,很輕易也很迅速就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這種說法說好聽點,這叫與時俱進,說難聽點,這叫政治操守不行,政治立場不堅定。此外,梁啟超也有「官癮」,熊希齡組閣時,梁既不想當教育總長,也不想當司法總長,而是想當財政總長。

當然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是有歷史貢獻的,嚴復的評價也不一定正確,任何政權都不可能自動退出歷史舞台。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陝北小山村走出的一支紅軍,九戰九捷,其領導人更是成為中國36位軍事家之一

TAG:小橙子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