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又長知識了,佛教傳入中國的這3條路線,不得不看

又長知識了,佛教傳入中國的這3條路線,不得不看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一般認為有兩條,即西域的傳入和南方海路的傳入,現在有些人認為,南方還有陸路的傳入路線,這樣似乎就有三條傳入通道。

西域的傳入路線。印度佛教最初傳入中國,幾乎都是走的西域一線,所經正是古絲綢之路的路線。這一線又分為兩路,一是南路,二是北路。南路自東向西,從敦煌出發,西行到鄯善國(今新疆若羌),沿沙漠南緣、昆崙山北麓行進,過於闐(今新疆和田),再折向西北方向的莎車,越過蔥嶺,由此往西可至大月支、安息(今伊朗)等國,往南可入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及天竺境內。這一路的中心是于闐國。北路自東向西,也由敦煌出發,到玉門關再折向北,經伊吾(今哈密),西行至高昌(今吐魯番);或從敦煌西進至樓蘭國(今羅布淖爾西北),折向北也到高昌。自高昌西行,經焉夷(今焉耆)、龜茲(今庫車)、疏勒(今喀什),越過蔥嶺而至大宛(今烏茲別克的費爾干納)、康居(今阿姆河以北,鹹海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大片地區,包括烏茲別克、塔吉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的部分地區)等國。往西南,可至大月支、罽賓等國。龜茲是這一路的中心。

沿這兩條路線進入中國的早期來華僧人中,有安息國的安世高、大月支國的支婁迦讖、天竺僧曇柯迦羅、康僧鎧等人。鳩摩羅什走的是北路。中土西行求法高僧也多走這兩條路線,法顯先是走南路,到鄯善國時又折向北,到北路上的焉夷國,再往南穿過大沙漠,到達于闐,仍走上南路。

這兩條線路,都在天山南麓,因而也稱為天山南路,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一條天山北路,從東向西,自哈密出發,沿天山北麓而行。玄奘曾走過天山北路。

南方海路的傳入路線。從東晉、南北朝開始,由海路來華的僧人逐漸增多。這條海上路線是從天竺出發,經由師子國(今斯里蘭卡)、耶婆提國(今蘇門答臘和爪哇一帶)、南中國海,到達交趾(今屬越南)、廣東等地上岸。求那跋陀羅、真諦等人來華是在廣州上的岸,求那跋摩是在交趾上的岸,法顯回國走的也是海路,本想在廣州上岸,結果卻飄到牢山(今山東嶗山)去了。

南方陸路的傳入路線。南方的傳入路線,除海路之外,有人主張還有一條陸上通道,這條路以四川為中心,從南部進入四川的通道有滇緬道,是經今緬甸、雲南一線入川。四川北部有甘青道,是從益州(今成都)出發,沿泯江北上,到今天青海的格爾木,再往西而到鄯善國,可繼續西進于闐,也走上絲綢之路。往東出川的通道有褒斜道和金牛道,即所謂的古棧道(參見《佛教初傳南方之路〔文物圖錄〕》,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據《漢書》載,張騫出使大月支國時,曾在該國看到出自四川的布和竹杖,經打聽,才知道是從身毒國傳來的,回國後,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漢武帝,認為從四川肯定有一條更近的通往西域的通道。元狩三年(前120),漢武帝遣張騫赴川,打通從四川到天竺的通道,但張騫死於滇(今雲南昆明附近),後來漢武帝又派十餘人再去,仍至於滇而止(見《漢書》卷九十五)。溫玉成先生否認這一傳入路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最牛的姓氏,人口一億,創立8個王朝,出了66位皇帝,是你么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