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大寒過後必吃它,比羊肉便宜,比豬肉鮮美…補五臟護血管,還不上火

大寒過後必吃它,比羊肉便宜,比豬肉鮮美…補五臟護血管,還不上火

?

點上面「

脈脈養生

」……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剛過,大寒的意思為天氣寒冷到極點,大寒節氣後的15天,是一年中最危險、最容易生病的時段,同時也是年前最後的進補好時機。




一說到冬季進補,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羊肉,暖身補陽!羊肉確實是冬季進補的好東西,但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羊肉的膻味,而且有時候吃了還容易上火。有什麼適用性更強的進補佳品嗎?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侯喜信推薦,大寒過後,不妨多吃雞肉,有助於抗凍防病。



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




俗話說「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吃雞,是古人眼中最好的滋補方式。



1

溫補驅寒


無論是天氣變冷前或寒冷時,適時增添衣物固然可以保暖,但這時來碗熱騰騰的雞湯,一喝瞬間身體就會變得較溫暖,比較不怕冷。有些補湯如薑母鴨、十全大補湯比較燥熱,體質偏熱的人吃恐會有反效果,而雞湯屬於溫補會比較適合。



2

降血壓






雞肉連續5年被評為年度最佳綜合飲食,

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曄

介紹說,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精氨酸,這種氨基酸的神奇之處在於:




能輔助清除血管斑塊,是血管的清道夫;


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輔助調節血壓的功效;


精氨酸,還能在人體內轉化成一氧化氮,有助於平滑肌的舒張,在能夠維持血壓穩定性物質中排名第一。



3

抗病防感冒


雞湯需要長時間燉煮,熬出相當精華的補湯,鮮嫩的雞肉極具營養可提升免疫力,再加上熬煮過程中會釋放一種氨基酸,可以阻止發炎時白血球活躍的情形,增加抵抗力,舒緩感冒癥狀。


4

補腎養腎


冬天想要養腎補腎的話,建議可以利用雞湯來進補,可以改善腰酸背痛、手腳冰冷、頻尿、夜尿等等問題。



5

增肌減肥




雞肉是高蛋白低脂肪肉食,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蛋白,維持機體正常功能,還有輔助增肌減肥的功效,是減肥人士、健身達人的常吃肉食,也更適宜中老年人。



6

防骨質疏鬆


雞湯除了富含維生素B之外,還可以可滋陰調經,健脾,此外還含有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



冬天最好的湯補方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侯喜信推薦推薦的雞湯食療方,既能滋陰補陽,還有助於防治心腦血管病,提高免疫力。



黃精黑豆燉雞

▼▼▼▼▼▼▼▼▼▼▼▼▼▼▼▼▼▼▼▼▼▼▼▼▼▼▼▼▼▼▼▼▼▼▼▼▼▼▼▼▼▼▼▼▼▼▼


原料:

取黃精15克、黑豆50克、枸杞5克、雞半隻、生薑、料酒適量




做法:


1、光雞洗凈、斬件、飛水;




2、黑豆洗凈、浸泡;黃精、枸杞沖洗。




3、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水九分滿,武火煮15分鐘後改文火燉煮45分鐘,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




方解:


黃精,因進食其根能充饑,古將其稱為芝草、「仙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提取物有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能降壓、降糖、調理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黑豆補腎利水,與黃精、雞肉同燉,可調理五臟,補腎益精,平補潤而不燥。

▲▲▲▲▲▲▲▲▲▲▲▲▲▲▲▲▲▲▲▲▲▲▲▲▲▲▲▲▲▲▲▲▲▲▲▲▲▲▲▲▲▲▲▲▲▲▲▲▲▲▲▲▲▲▲▲▲▲▲▲▲▲▲





雞肉巧搭配




雞肉可燉湯、紅燒、小炒,食用方法多樣,但搭配的好,營養價值更高。




1.雞肉+板栗


雞肉補脾造血,栗子健脾,更有利於人體吸收雞肉的營養成分,也有利於提高雞肉的造血機能等功效。




2.雞肉+人蔘


人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雞肉含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素。兩者同食有填精補髓、活血調經的功效。




3.雞肉+金針菇






金針菇富含鳥苷酸鹽,結合雞肉中的肌苷酸鹽會釋放出谷氨酸鈉;又有菌固醇、膳食纖維、多酚類、礦物質,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吸收,又有抗氧化能力,可以保護血管,輔助降壓,也有益於大腦。




4.雞肉+女貞杞子


女貞杞子燉烏雞,有較好的滋補作用,對於秋冬乾燥季節,肝腎陰虛出現目暗不明、視物不清、腰酸、遺精、耳鳴耳聾、頭暈眼花等癥狀都有較好療效。




5.雞肉+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湯燉湯不僅味道鮮美、氣味芳香,脾虛浮腫、食少無力、肺癆咳嗽、盜汗、帶下、產後無乳、月經不調、風濕痹痛、水腫等有一定的作用。




6.雞肉+黃芪






黃芪燉雞具有特別好的養心、補氣的效果,是各種想補氣的人的理想佳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這道葯膳補益功效好,性質也很溫和,不像人蔘燉雞那麼燥熱,老人孩子都可以吃。



一鍋好雞湯的秘訣




有人納悶,不管怎麼調整配方,但為什麼自己煲的雞湯就是沒有外面喝的鮮美呢,今天就告訴您秘訣,讓您9步煲出一鍋大廚級好湯,過年保管讓家人讚不絕口。



1

選用母雞


熬雞湯最好選用母雞,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



2

除掉附件


去掉雞身上的一些「附件」,可令雞湯更美味,否則易讓雞湯有股異味。



影響湯味道的「附件」包括:雞的內臟(如雞肝、雞肺等),雞爪上的趾甲,雞鼻(位於雞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間)。


     

3

冷凍一下


新鮮的雞肉買回家之後,應該先將其放進冰箱冷凍室凍2~4個小時,目的是讓雞肉「排酸」,這樣熬出來的雞湯沒有腥味,味道更好。



4

燙洗三遍


熬湯前,先把雞用熱水燙洗三遍,這樣能讓雞皮不容易破,還能使湯色美觀。



5

使用砂鍋


熬雞湯最好用砂鍋,而不是鐵鍋,因為鐵鍋會把鐵鏽的味道帶進雞湯中,而砂鍋能夠「聚攏」鮮味,讓湯更鮮美。


     

6

加足水


熬雞湯時不要中途往湯中加水,否則會影響雞湯的鮮美。如果非要加水,應該首選開水。


    

7

少用調料






熬雞湯最常用的調料是姜和蔥,最好不要加過多味道濃烈的調味料(如八角、桂皮),以免破壞雞肉本來的香味。




如果要加大棗或者桂圓之類的「調料」,應該在肉六七成熟時放入。


     

8

最後加鹽


放鹽不可太早,否則不但影響湯的鮮味,肉也容易燉不爛,一定要在湯快燉好時放。



9

去浮油有妙招




雞湯雖好,但是有的人還是會嫌過於油膩,其實有兩個小方法就能去浮油。




1、處理雞的時候,把皮去掉,黃黃的雞油也刮掉,這樣煲出來的湯就比較清。不過因為沒有皮的保護,肉質水分比較容易流失,口感沒那麼好。




2、大盤紫菜吸油:



首先將大盤紫菜完整的取下一層,不要揭碎。





然後把雞湯的火關小,讓它一點點的冒泡,這個時候把紫菜平放到湯中,你會發現紫菜在慢慢的下沉,這個下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吸油的過程。




最後當紫菜快要沉下去的時候撈出,這樣雞湯中的大部分油都被被吸附出來了。



5類人喝雞湯要注意




雞湯雖好,但並非百無禁忌,5類人喝的時候要注意了。前三類人倒不是說不能喝,一周喝一次是無妨的,痛風患者和腎功能不全患者盡量少喝。



1、胃潰瘍、胃酸多、胃食管返流患者


因為雞湯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而對於這三類患者而言,胃酸多會刺激潰瘍,加重胃食管返流現象。但是對於消化不良,胃功能比較差的人群而言,適量的喝雞湯有助於消化、開胃。



2、膽囊炎、膽結石患者


由於雞湯中油脂、脂肪含量高,在腸道的消化過程中需要膽汁的參與,而對於膽道疾病的人群而言,油脂攝入過多會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排入腸道。這便容易促使膽囊炎發作,以及增加膽結石風險。




3、高血脂人群


同樣由於雞湯中的脂肪作怪,促使人體肥胖,血脂增高,容易在血管壁沉澱,形成斑塊和血栓。所以,三高人群,雖然很多時候感到體虛,卻不能盲目喝雞湯。最好的方法是去除上層油脂和去皮食用。既達到補充蛋白的目的,又避免油脂攝入過多。



4、痛風患者






我們知道痛風患者最怕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鮮、肥肉等。而雞湯經過幾個小時的慢熬,導致湯內含有大量的嘌呤,是對痛風患者非常不利的飲食。



5、腎功能不全患者


對於腎不好的人群來說,低蛋白飲食是必須的。但是喝雞湯,則不可避免吃雞肉,雞肉屬於高蛋白食物,並不適合腎功能不全人群。另外,雞湯中脂肪含量極高,腎功能不全人群也需要控制。




比羊肉便宜,比豬肉鮮美,降壓補五臟,滋補不上火,冬天最好的湯補方,一定要記得喝呀~


(本文綜合自《快樂老人報》《家庭醫生》《健康時報》《生命時報》)




關注

脈脈養生

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

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

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

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

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

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

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

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養生 的精彩文章:

濕氣重吃幾勺,長斑吃幾勺,睡不醒吃幾勺,一用一個準!錯過遺憾!

TAG:脈脈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