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十餘年的雜思:我們為什麼失去了古人那種寫史風骨?

讀史十餘年的雜思:我們為什麼失去了古人那種寫史風骨?

讀史十餘年的雜思:我們為什麼失去了古人那種寫史風骨?

少時,愛讀史,卻不知是在誤讀史;現代人寫史以所謂唯物史觀為風骨,實際則是以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重新解構歷史。以現代的視角去編織古代人的歷史,而為己所用。

這樣的史觀是符合現代民族國家建立「民族和國家認同」的趨勢的,越南的歷史中書寫了大量「中國」的侵略史,韓國也是如此,蒙古也是如此。

但是這樣的史觀並不是古人的角度,而是我們現代人出於構建自己國家認同的需要,站在我們需要的角度來讀史寫史。

例如我們曾被教育「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後來不提這個了,又開始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真的嗎?印度希臘埃及文明真的可以叫做中斷?「古中國文明」真的可以叫做傳承?

例如我們從小被教育「中國」是大一統的國家,這也是我們教科書的基本史觀,但是真的嗎?殊不知古代王朝壓根沒有民族和現代主權國家的概念,「古代中國」以朝廷、儒家禮儀文化,朝貢體系,宗族體系建立對內對外,中央地方的概念。

要知道我們理解的國家、民族和政府,乃至歷史,和古人是完全不同的角度和概念。

我們現代的國土是以清王朝的統治腹地,和清王朝朝貢體系下的周邊地區為基礎,然後經過百年的國際政治博弈中形成的。

切勿陷入「我執」。讀史便就以古人角度讀史,可以以現代人角度用史,但是需心存些「洞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