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而復得的試卷答案

失而復得的試卷答案

這幾天,我頗不痛快,感覺心裡堵得慌。這事還得從周日晚自習說起。

周日晚上,評講一套中招語文試題。第一大題「積累與運用」中的名著題答案很長,我讓學生批註了人物及性格特點,事件發展的關鍵詞等,但又覺得不夠。在評講結束後,還有一些時間,我就打算按照之前的做法把答案發下去,人手一本,再仔細讀一讀完整的故事情節,再次圈畫,加深印象。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我走向電腦桌,信手拿起答案,可是感覺平時沉甸甸的答案今天變輕了許多。我心裡犯嘀咕:難道答案丟了?應該不會吧!答案在電腦桌的角落放了兩個多月了,需要用時再發下去,數量一直正好,不多不少。有人悄悄拿了嗎?再細看,果真少了。原本厚厚的一摞變薄了。我心存僥倖:會不會是我順手把答案攪到其他學科答案里了?我不死心,就耐著性子數了一遍。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天哪,少了十幾本。

我快速回憶了最後一次使用答案的時間,是上周的周日晚自習。那天也評講了一套中招試題,當時答案還夠數。那答案什麼時候被人拿走了呢?只可能是剛剛過去的周五下午。因為離校前布置的放假作業是一套中招試題,估計就有投機者在放學前偷偷拿了答案。

想想真是想發火,偷拿答案,不僅反映出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感覺學生辜負了我對他們的信任!因為相信他們,就一直大大方方地讓每個學生都知道答案就在班裡。而且,之前還沒有過這樣的事。不行,今天這事得好好說說,不上課了!

「同學們,上周日晚上答案還夠數,答案不可能是別班同學拿走的。肯定是咱班同學。抄答案的感覺很爽吧?我剛才還表揚本次作業整體來說質量高,這對我來說真是極大的諷刺!你不羞愧嗎?我辛辛苦苦、認認真真批改抄來的作業,有意思嗎?消遣我呢?」話音剛落,學生騷動起來。我環顧教室,學生表現各異。有的學生和同桌竊竊私語,不知在交流什麼;有的學生如在夢中,似乎根本沒聽說過此事;有的學生事不關己,滿臉不耐煩;有的學生局促不安,眼神閃躲。我心裡有數了,清了清嗓子:「我也不願意浪費大多數同學的時間。但是,凡事做了就要承擔後果。在你伸手拿答案的那一刻,就應該預料到東窗事發的一天。誰拿了主動站起來,我不再追究。別想著紙里能包住火。」

我耐心等待著,班裡突然安靜下來。看著牆上的表,過去一分鐘了,還是沒有人主動承認,看來得來點重鎚。「只要你做過,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我不屑於用互相檢舉的方法來挖出拿答案的同學,學校不是培養告密者的地方!敢做就要敢當。」說著說著,不自覺間,我的嗓門高了。生氣、失望、恨鐵不成鋼,伴隨著挫敗感向我湧來!「我就是這樣教你嗎?教你弄虛作假,教你不勞而獲,教你敷衍應付?」別偷偷摸摸幹些上不了檯面的事,咱們是人,又不是陰溝里的老鼠。做事就不能光明正大一些嗎?」又過去了一分鐘,宇宇站起來了,濤濤、浩浩、偉偉等人陸陸續續站了起來。

我仔細打量站著的人,清一色都是男生,集中在一個宿舍。他們大多數是學困生,七門文化課,常常會有三四科不及格。語文稍微好一點,但成績也是班裡的低分。看著他們佝僂著背,耷拉著腦袋,羞愧又沮喪的樣子,又覺得他們也沒面子挺可憐的。他們文化課基礎很差,論成績在班裡沒有什麼存在感,一味責備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我想到了陶行知「七顆糖」的故事,也想「東施效顰」,不由得分貝降低:「站起來的同學,我要表揚你們。第一,你們很誠實,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第二,你們尊重老師,無人反駁我的話;第三,抄答案表明還是想學習,比那些壓根不想完成作業的人好得多。」

聽到我的表揚,他們的頭抬起來了,滿臉不可思議:我犯了錯誤,老師還表揚我了?「不過,就算想完成作業,這種方式可不行,」我話鋒一轉。「你們學習有困難,向老師提出來。以後布置作業,適當給你們降低難度,減少題目,但要保證自己獨立完成而且要認真書寫。」他們如釋重負,其中的「調皮鬼」濤濤甚至撫了撫胸口長出一口氣,又問我:「老師,就這樣放過我們了嗎?不懲罰我們?」「當然有懲罰。給你們一天時間,在明天下自習前把試卷上的字音、字形、古詩文名句默寫、課內文言文、古詩賞析寫一遍,我挨個檢查。」

「不多,不多,我們一定完成!」他們紛紛表示。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可以繼續上課了吧,可事情還沒完。我不放心,把站起來的人數和已有答案數目相加,發現答案還是不夠,剛剛熄滅的火苗又有燃起的勢頭。不行,還得追究!不敢主動承認的人,肯定不是班裡最差的學生,一旦承認形象盡毀!所以他們硬著頭皮,裝南郭先生。怎麼才能把答案收回來,既要敲山震虎,又能保存他們的顏面呢?這話得說好。「還有一些人濫竽充數,混在人群中,不好意思承認。是害怕毀掉在老師和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嗎?人都會有惰性,有時也會隨波逐流,甚至盲從。這件事我不想讓它發酵了,好了,繼續上課,答案不夠一人一本的,同桌先兩人看一本,開始讀名著。讀完後,一個一個把答案交到教室後面。再給不敢主動承認的某些人一次機會,你也要交出藏起來的答案。我並不清楚誰一人看一本,其他人也不清楚。」

學生開始讀名著了,剛才的尷尬和不愉快似乎也消融在書聲琅琅中。下課後,學生湧向後面交答案。待學生離開後,我又一次清點數量,發現又增加了5本。還發現了一張紙條:老師,對不起,看著別人拿,我一時衝動,也拿了一本。我放家裡了。明天中午我讓我爸送來。

答案還缺5本,到目前還沒有收齊,但我相信,可能在某個飯後,可能在新的周日的下午,電腦桌上答案的數量又會增加。

回想這次答案風波,我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牽出蘿蔔帶出泥」地清算舊帳,而是就事論事,給學生一個台階,避免了興師動眾的大面積「批鬥」,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正如《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理念:老師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對學生給你造成的不痛快進行報復。我想如果真那樣做了不但無濟於事,可能還會激發矛盾,導致事件升級。遇到突發事件,老師確實需要開動大腦,運用教育機智,才可能巧妙化解難題。教育的藝術沒有止境啊,且行且思且積累吧!

【作者簡介】王麗君,靈寶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師,中小學一級語文教師,強紅瑞語文名師工作室骨幹成員。曾獲「靈寶市師德標兵、「三門峽市優秀班主任」、「三門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等稱號。平時好讀書,愛運動,勤寫作,善於學習,積極上進,追求卓越。成長座右銘:高度不一定是目標,向上才是語文教師應有的姿態!

策劃:強紅瑞

編輯:王林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陌路心語 的精彩文章:

讀書,語文教師的終身修行――讀《中國文脈》有感

TAG:陌路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