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梁小虹: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梁小虹: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造就第250位講者 梁小虹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兼常務副理事長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大家好,我是梁小虹。航天到底能不能顛覆未來?我真的不知道,但是航天一定能夠影響未來!我今天的報告能夠影響你們的未來,請大家認真聽。

很多人可能對航天、火箭都沒有了解,並沒有看過真的火箭,甚至從未注意到這些。但我今天要講的是能影響到你們未來生活的事情,這一定得從火箭講起。

火箭發射影響未來

我們先看一個錄像(註: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火箭發射),請大家注意最後一句口令——「跟蹤正常」。特別遺憾,300多秒之後,火箭發射的推力終止,火箭墜入大氣層。

這是一枚什麼火箭?這是我們用了整整十年(2006~2016)研製的一枚中國最大的火箭。它的起飛推力是1064噸,有8台100噸的發動機及2台75噸的發動機同時點火,它可以把我們現有火箭的運載能力從低軌的10噸提至25噸,從高軌的5噸提至15噸。

就是這枚火箭,它本應承擔我們未來極其重要的任務,也被寄予了特別多的期待,但是很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並且由於它出的問題,還給後續諸多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被動和不利影響。

舉個例子,執行嫦娥三期探月工程(繞、落、回)主任務的嫦娥5號,原計劃是要去月球的背面採樣,而且是人類迄今在月球採樣最多的一次。但目前來看,由於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失利,該任務能否執行還未可知。

緊接著,我們還要在2020年完成天宮站的發射,中國人要在天上搭一個短期有人值守的天宮站,把100噸的實驗倉、空間倉搭載到太空上去做科學實驗。該任務也同樣受到了影響。

再來看看還有什麼任務?有的國家的航母經常到我們家門口來晃悠,到南海、到東海、到黃海。它來沒關係,但我們不能不知道它來了,也不能不知道它來幹嗎了。

它不是來給我們送米的,它是過來威懾的!我們必須掌握它們的動向。

那它的航母戰鬥群在什麼位置你看得見嗎?形象地說,在茫茫大海上,一個航母戰鬥群就是一顆小米粒的大小,你能看見嗎?如果沒有天上的預警衛星,你都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等你能看到的時候,它們已經把你消滅了。

說到中國的北斗衛星,我們要在2020年發射完成全球組網的35顆衛星,這其中包括完成導航、定位與授時,今年我們就要完成16顆衛星的發射。

預警衛星還有別的什麼用處?它還可以對地震、山洪、颶風等災後重建做出評判。大家還記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嗎?北川到底震成什麼樣我們並不知道,當時我們沒有應急衛星群,沒法評估災區情況,一切只能憑著自己的決心,儘早打通通往北川的道路。

但是下了這個決心就一定能實現嗎?不是的。道路能否打通,這並不看我們的決心有多大,而是看打通的條件是否具備。如果不了解地震的情況,我們就很難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衛星及衛星群去了解。

火箭發射任務太重

大家看一看,我們近五年到底發射了多少衛星?從2013年的15顆到2017年的18顆,我們總共發射了90顆。在2016年我們發射了22顆,和美國人並駕齊驅、名列第一。

有人說,再多打幾顆行不行?行,但生產能力不夠呀。我們的火箭通常是3年以前就開始進行零部組建研製和分系統齊套的試驗,接著是總裝測試,再拉到發射場去發射。發射周期最短的是15天,最長的要100多天,按照這個頻率,我們每個月基本能打一發。

有人說,這個頻率已經很不錯了,超過了歐洲和日本,有時候還和美國並駕齊驅。但今天來講這還遠遠不夠! 2018年我們的任務是完成35次發射,35次!這要創造中國航天火箭發射史上的新高!

但是,今天我站在這兒說,我沒把握。

為什麼沒把握?一年計劃完成35發,那麼一個月要打將近3發,其中不允許有1次失敗,哪怕是1次失敗,全部計劃都得推後。我們的計劃里沒有留任何的餘量,如果有一點閃失,我們的任務一定完不成!

大家看看,2018年伊始我們拉開了一個什麼樣的序幕。9號長二丁(註: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接著是長三乙(註: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再是19號的長十一(註: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10天里我們發射了3枚火箭。

今年的任務很重,但是我心裡沒有底。我總不能把胸脯拍得噹噹響地說,35沒問題,還可以更多。因為我們還有好多問題:火箭衛星成本高、發射周期長、人員力量不足、特別是質量控制不穩定。我不敢保證做到百分之百萬無一失,一旦有問題,整個計劃就得泡湯。

所以,35這個數字是個特別大的壓力,但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完成。

火箭發射市場需求

來看一看,市場到底對我們有什麼要求?我們說「對地觀測「得了高分,而今中國技術突飛猛進,我們可以從200公里到30000公里對地進行觀測,觀測的精度從10米到5米、3米、1米、0.5米,如今精確到了0.1米。

精確到0.1米的對地觀測使得我們可以看清在場的所有人,男女老少全都看得一清二楚,連各位的車牌號也逃不掉。但是,該如何科學使用這些數據,是我們目前考慮的一個問題。

我們要把觀測到的這些數據應用到社會治理及國防建設當中,還要運用到無線WiFi的使用中。

大家都知道現在飛機上可以用WiFi了,都感覺是個好事。

現在全球三分之一的航班有WiFi,美國的這個比例達到三分之二,而我們中國才剛開始,且情況並不太理想,比如復興號上有WiFi但和諧號就沒有。

不過我們相信,未來我們可以做到,無論搭乘何種高鐵或飛機,人人皆可享受到便捷的移動通訊。

再來看我們的交通,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哪裡的城市都一樣擁堵。但是我問你,這種擁堵是必然的嗎?你們可不可以設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當車輛、信號、道路及管控體系都變得智能後,這個問題將不再出現。

過去這十幾年,我們從互聯網進步到移動互聯網,接下來我們將打造萬物智聯。今天你往這凳子上一坐,你的信息就留在凳子上了,你往床上一躺,這床就告訴你它上面還睡過什麼人, 你一穿鞋,這鞋又會馬上告訴你是否得了腳氣,仔細想想,這還挺可怕。

火箭發射技術迭代

但是技術的發展一定是往前走的,問題和需求倒逼技術的更新進步。那技術怎麼進步?首先,研發重複使用技術。我們正在開展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技術研究,包括傘降回收和垂直起降技術,完成部分試驗驗證,一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其次,研發海上發射技術。我們開展了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技術研究,完成首次試驗飛行,為商業航天發展提供新的支持。我們可以將一些小火箭和商業火箭的發射轉移到海上,在公海上怎樣打都砸不到人,只能砸著魚。

而在此之前,每次火箭發射完都能聽到火箭殘骸將貴州、四川、青海、寧夏等地房子砸塌了的情況。

在現在的中國,你想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太難了!找不到了!所以,我只能每次祈禱,火箭別把人砸死了。但如果是砸在海上就沒問題了,我還沒聽過中國人在海上出什麼問題,因為中國人還沒扎堆到海上去呢。

第三,發展組合動力技術。我們要集成火箭發動機和航空發動機的優勢,實現亞軌道飛行。各位儘早買票,目前還不太貴,到亞軌道轉一圈,看一看我們美麗的、藍色的地球。

我曾在發射北斗的時候看過一次,正好火箭上有一個攝像頭,我看到地球是藍藍的,那一天我激動得不得了。地球是一個非常美的星球。

第四,我們要推進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1000噸以上的叫大火箭,而3000噸的叫重型火箭,它可以把100噸的東西瞬間推到200公里的高度。重型火箭的研製我們要在2030年完成。

2018,商業航天元年

如此多的技術爆發意味著商業航天的到來。我們可以說,2018年是商業航天的元年。在商業發射、太空旅遊、天地一體化里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全球的商業航天已經風生水起。

在美國的SpaceX讓我非常敬佩,他們那麼一點人,卻做了那麼多事情。我感覺到確實老了,但現在不是老和年輕的問題,而是體制的問題。現在,我們要努力地改革我們的體制、機制,讓我們體制內的生產力也得以充分爆發。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國內的商業航天發展態勢喜人,我們現在有商業航天的衛星公司、火箭公司、測控公司,我們還,在著手準備商業性的發射場。當一切條件具備後,商業航天的利好空間也就來了,這裡面將誕生出無數獨角獸。

我們常說下一個風口在哪兒?在商業航天,這將是一個超萬億的市場。

在這個領域,豬可以吹起來,馬可以吹起來,什麼都可以吹起來。

商業航天涵蓋了小衛星、太空旅遊、新材料、航天生物等等眾多領域的項目,未來我們一定能發展的更好!

為子孫後代找個備份星球

1935年,被譽為航天之父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去世,在他的墓志銘上鐫刻著這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里,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

人類從衍生至今已有300萬年,這期間無數和人一樣的物種都滅亡了,人類會不會和其他物種一樣,也有滅亡的一天呢?

我想問大家,當我們的子孫後代要滅亡時,他問他的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你們當時為什麼不給我們找一個備份的星球?你們當時為什麼不做個技術讓我們飛向那個星球?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們像你們之前那樣快樂的生活?」

你該如何作答?

如果我們在天有靈,能聽到這些話,我們的臉上都會淌下慚愧的淚水。眼下,我們可能覺得那一天非常遙遠,但我們的航天工程師卻一直在做這件事,我們所有人都在努力做這件事,希望一定能在未來,給我們的子孫找到一顆備份的星球!

謝謝!

今日互動話題:

你覺得我們應該開闢外星球嗎?

編輯丨蔡蔡

文字丨方芳

校對丨其奇、LUSE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上海,克隆動物真的會早衰嗎?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