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屆奧斯卡最大中國看點:華人不為美國金融風暴背鍋

本屆奧斯卡最大中國看點:華人不為美國金融風暴背鍋

北京時間1月23日晚,第90屆奧斯卡提名出爐,此前陸川執導的《誕生在中國》及以慰安婦為題材的《二十二》兩部影片均未入選提名單元,不過隨著最佳紀錄片提名的公布,一部名為《國寶銀行》的紀錄片卻火遍了華人圈。

在國內知名影評網站《國寶銀行》評分高達8.5分,影評講的是美國司法審判庭上一起荒唐的刑事訴訟案。

2008年席捲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家喻戶曉,而為了給事件找一個「宿主」,以便追究主體責任,美國檢察院竟然瞄上了華人孫啟誠開辦的國寶銀行,於2015年將它被推上被告席,100多條子虛烏有的欺詐罪名,條條指向這家社區小銀行。

年逾古稀的孫啟誠和他的家庭無辜捲入這場司法審判,與美國政府打起一場歷時5年的官司,影片以這家銀行為名,紀實拍攝了孫啟誠和他的家庭5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

影片《國寶銀行》片段

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史蒂夫詹姆斯(Steve James)執導該片。身為美國的一名獨立電影人,史蒂夫長年關注美國社會的弱勢群體,深耕紀錄片製作,曾獲得第13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第24屆哥譚獨立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等在內的多項大獎。

史蒂夫直言,拍攝初衷源於兩點,一是孫啟誠家庭是無辜的,其二是這起事件反映出了美國當下司法中存在缺陷和種族歧視。

華人銀行被控「詐騙」

2010年一個清晨,位於紐約唐人街國寶銀行的紅色大樓里,突然進入一群警察,以銀行涉嫌一樁房屋貸款欺詐案為名,聲稱要對銀行資金情況展開調查。

國寶銀行

時年80歲的國寶銀行董事長孫啟誠哪裡知道,這是一項有預謀的行動。不久,各類涉嫌抵押貸款欺詐、偽造商業記錄等指控紛至而來。至2012年5月31日,曼哈頓地區檢察院提起對國寶銀行2名主管和9名前僱員訴訟,起訴書共184頁,涉及100多項罪名。

媒體報道和影片是這樣還原當天情景的:「國寶銀行的員工們被銬在一起,拖到曼哈頓刑事法庭,一些人甚至可能被判處25年監禁……」

影片中使用漫畫形式的訴訟場景

影片《國寶銀行》片段

事實是,在這場金融危機之後,全美幾乎所有的機構都接受了虛假抵押貸款的相關調查,而唯一被推上審判席的商業銀行就只是國寶銀行。

那麼國寶銀行的資產有多少呢?公開資料顯示,該行資產從沒有超過二億八千二百萬美元,也就是說,它的資產連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美國銀行資產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事後,就連檢察官、司法專家都承認,十多名華人被手銬栓在一起帶出銀行的情況極其稀有。甚至還有不少律師也因看不下去道出異議,他們說,如果換作非華裔,檢察官絕不會這樣做。

提交600萬美元罰款了事,這是檢察院給國寶銀行的出路。事實上選擇妥協是國際大行的慣常做法,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與政府機構正面發生衝突,破財消災最明智。更何況,這筆罰款相對於打官司所需的律師費並不算多。

然而一個國家金融危機的責任竟要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社區銀行來承擔,這件事打破了孫啟誠的容忍極限,最終,80歲的他選擇應訴,他說這不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美國華人。

事實上,年輕時的孫啟誠本是一名律師,在美生活多年的他發現,當時的紐約沒有一家華人銀行,而華人在美國只能存款,卻無法享受貸款。這種不公讓孫啟誠萌發了開班華人銀行的想法。1984年,時年49歲的他以「算盤」(Abacus)為名,在美國註冊成立國寶銀行。

為了洗去政府機構的這些莫須有罪名,孫啟誠耗上了他的家庭和所有精力,花費上千萬美元在律師訴訟費上。歷時整整五年,2015年6月4日上午,國寶銀行案的陪審團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判決,國寶被指控的所有4項罪共80條,全部不成立。

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但終於一家人換得了清白。彼時,國寶銀行董事長孫啟誠夫婦和4個女兒、4個辯護律師都相擁慶祝,孫家幾個女兒激動得流下眼淚。

「我希望這個案子作為樣本,引發司法改革。」該事件改編的影片播放後,孫啟誠這樣說道,這一年,他81歲。

審判結束後,孫啟誠與家人合影

華人或因太優秀屢遭歧視

讓國寶銀行為次貸危機買單,美國這一舉動難免有歧視華人的嫌疑,否則為何不是享受過聯邦政府7000多億美元資助的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華爾街大投行來擔責,而偏偏選擇拿華人家族小銀行開刀呢?

美國,作為大量移民的聚居地,本應是相互包容的,但在這裡很多時候卻是種族歧視大行其道。十九世紀,當中國國內正遭受鴉片戰爭摧殘之時,不少華人為避戰亂而選擇移民美國。

然而這個夢之國度並沒有接受他們,反而給予了沉重一擊,美國聯邦政府直接制定了《排華法案》來阻止中國工人進入美國主流勞動力市場。華人移民被趕出礦山、製造廠和工廠,只能居住在城市的貧民窟,他們幾乎每天都盼著存夠錢就重回故里。

雖然該法案於1943年被廢除,但依然改變不了它的「地位」——聯邦法律里存在過的唯一一部排擠外國人的法律。此後,華人移民者在美國的處境大有改善,不少華人的寄居心態也因此逐漸轉變,但歧視仍像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即便是這兩年,華人受辱事件也是多次發生。

2016年,美國華人同胞,《紐約時報》都市新聞副主編邁克爾·羅在紐約遭到一位穿著體面的女士無故謾罵「滾回你的中國吧」後,發起了關於華裔在美國遇到的種族歧視的事件召集活動。

活動一經過經展開,立時就有眾多華人勇敢發聲稱自己曾遭遇歧視事件。有人曾當面被說很快會遭遣返;有人在聽音樂會時被迫坐上留給有色人種的「尊貴」位置;也有人跟邁克爾·羅一樣被罵「滾回中國」。

如果說這些還只是個人事件,那不久前哈佛大學在招生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就是明確地指向了團體。所謂種族考量,就是哈佛大學打著「平權法案」照顧少數族裔的幌子,在大學招生過程中嚴重偏袒非裔和西語裔,讓眾多聰明又勤奮的亞裔學生不得不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才能被哈佛大學錄取。

事實上,長期以來,美國大學,特別是常春藤名校把學生的種族作為招生考慮條件之一也不是什麼秘密,像普林斯頓、斯坦福這樣的頂尖名校,長年存在著在錄取時苛擇亞裔申請人,嚴格控制亞裔錄取比例的現象。

數據顯示,被美國大學錄取的亞裔學生往往需要比其他族裔的學生獲得更高的SAT分數。儘管如此,美國高等學府錄取亞裔學生的比例,近二十多年來也一直在上升。

同亞裔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優秀一樣,亞裔在美國也取得了相當矚目的成就。要知道,亞裔只佔美國總人口的5.6%,但卻佔美國數學和物理奧賽隊伍人數和總統獎學金的30%、國家貢獻獎的25%到30%。

中國人的聰明和勤勞是出了名的,但或許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刺痛了那些心安理得接受著國家福利的「正統美國人」。

華人不再沉默欲參政

在飽受歧視折磨後,近些年海外華人不再愛沉默是金,而是站出來勇敢發聲,甚至有些人開始關注政治活動,參政議政的熱情和積極性逐漸增高,華人參選成功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地被報道。

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他還曾擔任過華盛頓州州長,美國商務部部長等職。出生於1950年的駱家輝,祖籍中國廣東台山,是移民家庭的第三代。「我們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是海外華人普遍的訴求,今年將參與加州州長選舉的現加州財務長江俊輝,有望捧過駱家輝的接力棒,繼續在美國政壇上為華人發聲。

將參選加州州長的江俊輝

「作為選民,我會參加每次選舉投票,以行使手中一票的權利,我還會號召我的家裡人去投票。有的孩子小,還沒有投票權,但我經常跟他們講,到了歲數後一定去投票。」紐約河北同鄉會會長董曄表示,華人在美國還是個少數群體,華人參與投票是關心當地政治的表現,而不是徒有公民的身份,卻只能聽其他族裔公民選舉出來的官員的意見。

海外華人能有底氣參與選舉,背後也離不開中國的崛起。「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華人的自尊心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訴求增強,因此他們理直氣壯地走上了選舉和被選舉的第一線。」眾多在華人團體中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士都有同樣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日一游 的精彩文章:

許多日本人拒不承認的731部隊罪行,這家日本電視台主動認了

TAG:一日一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