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身帶動四肢的練習方法和原理

以身帶動四肢的練習方法和原理

以身帶動四肢的練習方法和原理

——聽張殿成老師侃太極專題講座學習筆記

錄音整理:王洪生

(2018年1月19日)

我們經常說「以身體帶動四肢」,「四肢」是指我們的兩手和兩條腿。那麼它是怎樣帶動的?今天我們簡單來侃一下它的原理和練習方法。

練太極拳經常講到「一動無有不動」,這個「一動」是指什麼?什麼地方一動才會帶動周身的動?這個「一動」是指的就是胯,只有這個部位動,你的周身才會動。今天我們講以身帶動四肢,也就是講以身體的旋轉帶動四肢的運動,因為我發現我們群里的朋友還有許多人不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所謂的「帶」是指「帶領和帶動」,另外要明白「帶領和帶動」不是說手一點不動。

首先講一下以身帶手。左右的以身帶手,大家都很熟悉,有的朋友可能對「手的上下是不是以身帶手?」還不是太熟悉、不明白。以身體帶動兩腿是如何實現的?今天我給大家剖析一下。通過對「以身帶手」和「以身帶動四肢」的剖析,我想給大家得出一個結論來:目前社會上會說的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區別在哪裡?用什麼標準去衡量一個人練的是「太極拳」還是太極操?還有就是評什麼標準去判斷一個練太極拳入門還是沒入門?太極拳「入門」還是「沒入門」與練拳時間的長短沒有關係,起碼不是因果關係。有的人可能練了一輩子也沒有入門,判斷一個人練太極拳「入門」還是「沒入門」?是「太極拳」還是「太極操」?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做到「以身帶手」,這是個「門坎」。我們有的朋友練太極拳有幾年的時間了,想提高、想練出點功夫,這個「門坎」必須邁過,邁不過這個「門坎」談功夫、想進一步提高都是空話,不管你練什麼拳架都是「空架」,特別是我們想練點功夫上身的這部分人、年輕人在沒有解決「以身帶手」這個問題前,別談什麼「功夫不功夫」的問題,也不要談「什麼丹田不丹田」,談丹田唯一的可取之處是從身法上談丹田,也就是陳小旺老師說的「保持丹田的核心地位」,陳家溝的土話也就是「把兩腿放在屁股中間」,這樣才有意義,否則沒有任何的意義都是空話!對我們練拳沒有任何的幫助。要想做到以身帶手是我們身體上肢的左旋右轉,也就是我們身弓的左旋右轉,身體的左旋右轉才能帶著兩手運動,也就是說胸向發生改變,那麼身體上身的左旋右轉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因果關係和根在哪?目前社會上練拳的朋友身體的左旋右轉實現的方法不對。什麼叫方法不對?目前社會上練拳的朋友身體的左旋右轉與兩條腿同時一起動,同時在轉,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擰膝蓋,身體往右轉擰右膝蓋,身體往左轉擰左膝蓋,練的時間長把鞋都練變形了。身體上身的左旋右轉是如何形成的?是通過轉胯形成的,而不是身體上身和膝蓋上下同時一起轉。兩手和身體主幹的連接是通過肩關節,兩條腿和身體主幹的連接是通過胯關節,我們現在很多朋友練習太極拳沒有練到胯,所以造成很多朋友練太極拳把膝關節練傷,也就是膝蓋的左右擰轉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看一下胯關節(或者說髖關節)它有什麼特性和規律?松左胯身體向左轉,松右胯身體向右轉。也就是說你的身體胸向要發生改變,你想讓它向左就松左胯,你想讓它向右就松右胯,就是這麼個規律。我們的胯具備這個功能,但是在身體向左轉的時候你一定要把你的左腿的膝蓋給它固定住,身體向右轉的時候要把你的右腿的膝蓋固定住。為什麼要固定?轉左胯的時候左腿是支撐點,轉右胯的時候右腿是支撐點。「松左胯身體向左轉,松右胯身體向右轉」與其它因素有沒有關係?如虛實、重心移動和步形等都沒有關係,身體主幹的左旋右轉就是通過兩胯的交替松沉來實現的,轉的是胯。松胯是因,下沉和偏轉是果。我們整天講「掤」勁是太極拳的母勁,大家知道「掤」勁是怎麼來的嗎?那不就是實腿的胯一旋轉產生的嗎?象懶扎衣轉六封四閉的第一個動作,所以我們說身體主幹的左旋右轉是兩胯的交替松沉實現的結果。現在大家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手的上下也是身體帶動嗎?手的上下同樣是身體帶動。手的上下為什麼說也是身體帶動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外三合」,「外三合」最重要的是肩胯相合,如做定步雲手時,旋轉左胯的時候右肩沉,左胯與右肩相合,旋轉右胯的時候左肩沉,右胯與左肩相合,兩手一上一下實際是兩肩在一上一下,不光手在動。我們講兩胯在套路里的運動規律的時候講過:胯不動手不動。要說太極拳有什麼秘訣的話就在這裡!!!

如果我們能練到以身帶手的話,以身帶腿就簡單了。為什麼呢?以身帶腿也是旋胯,我們講在步伐轉換的時候,要把身體的重心100%移到實腿上,才收回虛腿,這樣虛腿才能輕便靈活。怎樣才能把把身體的重心100%移到實腿上呢?就是一個胯的旋轉下沉,也就是「坐腿掖胯」。「兩個胯」是一個整體,你是分不開的,實腿的胯往後往下旋的時候,虛腿的胯肯定是往前往上去,有的人叫「送胯」,實際上實腿的胯往後往下旋是因,虛腿的胯肯定往前往上是果。「實腿的胯往後運往下旋,帶動虛腿的胯往前往上去」這就叫「以身帶腿」。所以在步伐轉換中,實腿的胯旋轉下沉,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把身體的重心100%移到實腿上,達到一個「坐腿掖胯」的狀態;二是實腿往後的時候,虛腿往前,從而達到以身帶腿。所以我們說在練習太極拳中要實現以身帶動四肢,就是要旋轉兩胯,沒有別的。掌握了兩胯旋轉,我們既能把拳練好,又能夠防止練傷膝蓋。練拳把功夫下在練習兩胯上,那是值得的,如果下在其它方面就有可能走彎路。太極拳用四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虛實、開合」,如果用八字來概括就是「虛實、開合、起落、旋轉」。很多人練拳虛實不分,身體重心在中間慌來慌去,永遠不可能練出功夫,至於如何練?我在這裡就不在啰索,前年拍了幾個小視頻1-5集大家可以參考,另外我在北京辦了培訓班大家可以利用周末來參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運動關愛健康 的精彩文章:

「兩胯內收內合」的練習方法和步驟

TAG:太極運動關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