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麻醉劑恐致失憶和認知受損

麻醉劑恐致失憶和認知受損

人們在麻醉狀態下對周遭環境的認知可能遠比我們所知的多得多。圖為麻醉師在手術前對病人實施全身麻醉。

儘管人們廣泛在使用各種麻醉劑,但其實我們並不清楚它們的根本原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一份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廣泛使用的麻醉劑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作用,讓人頗為震驚——它的藥效遠不止讓人睡過去這麼簡單!

最近出版的一本由Kate Cole-Adams撰寫的書《麻醉》(Anesthesia)提到了人們在麻醉狀態下經歷的種種怪異和令人不安的現象,包括聽到某些聲音,或造成某種程度失憶等。該書提出的觀點令人驚駭——人們在麻醉狀態下對周遭環境的認知可能遠比我們所知的多得多。更駭人的是,麻醉過程恐怕會從根本上重新布局人們的記憶。

近十年的研究認為,麻醉劑通過阻斷大腦皮層不同區域之間的信息傳輸而讓人失去知覺。這也會導致一些奇怪的副作用,比如失憶和麻醉後的認知能力受損。

「之前的研究認為,普通的麻醉劑包括異丙酚作用於大腦的睡眠系統,就像安眠藥一樣。」 這份研究的作者之一Bruno van Swinderen說,「但我們的研究發現,異丙酚還會干擾突觸前機制,系統性地干擾整個大腦神經元間的通信。這樣看來,它與安眠藥可大不一樣。」

這份研究對最常用的麻醉劑之一異丙酚進行了分析。「我們發現異丙酚限制了所有神經元突觸所需的一種重要蛋白(syntaxin1A),」 van Swinderen說,「這降低了大腦神經元間的聯繫。我們認為這種對突觸間聯繫(大腦的通信渠道)的大面積干擾,才讓手術的進行變為可能。」

這一觀點與近期的另一份研究結果相符。後者發現,手術後醒來的患者中出現了不少認知能力下降或者失憶的狀況。麻醉劑不僅能導致暫時的老年痴呆癥狀,還能使那些本身已有一些這類問題的病人清醒惡化,比如阿爾茨海默氏病症患者。

「這一發現對那些大腦活動脆弱者有著重要意義,比如大腦在發育階段的兒童,或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患者。以前從來沒弄明白為什麼普通的麻醉有時對兒童和老人有不好的影響。這一新發現正好解釋了這一點。」

希望將來對動物的研究能讓研究者們更好地了解這些機制如何運作而讓人失去知覺。

這份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未解之謎 的精彩文章:

人死後穿的壽衣為什麼像古代官服?國人必須知道!

TAG:世界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