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甘」變成「陝甘寧」之謎

「陝甘」變成「陝甘寧」之謎

1935年10月初,毛澤東親自率領的紅軍陝甘支隊(即中央紅軍主力)離開甘肅通渭縣,向東北方向進軍。走出幾十里就看到沿途有一些零星的回民村莊出現。這裡的回族群眾經常同漢族交往,一般都通曉漢話。紅軍隊伍進入村子後,當地回民看到紅旗,紛紛跑到路邊,端出泡好的茶水並招呼說:「紅軍先生,咱們沒有什麼東西招呼,請喝茶吧!」在這樣一個很陌生的少數民族區域,中央紅軍受到群眾這樣的迎接,實在是感到有些意外。

紅二十五軍給回民留下好印象

中央紅軍長徵到達西北回民區之前不久,經過了彝、藏、羌等民族聚居的地區,積累了不少民族工作的經驗。9月末中共中央在甘肅通渭縣召開會議,了解到在向陝北前進的路上要經過回族聚居區,於是特彆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陝甘支隊對全體人員進行了民俗民情教育,特彆強調不得吃豬肉,不得借用回民的日常用具。各部隊對炊事班事先都進行了檢查,要求將原來所存的豬油提前吃完,進入回區後只許攜帶菜油和豆油。

10月上旬,陝甘支隊進入了回民地區,意外地發現當地群眾不僅不逃避或對抗,而是群起相迎。在村子裡的牆壁上,還寫有「紅軍和回族同胞是一家!」「回族人民團結起來,打倒賣國賊蔣介石!」等標語。

中央紅軍經過詢問知道,8月中旬紅二十五軍曾從這裡經過,給回族群眾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當時,軍政委吳煥先為了搞好同回族群眾的關係,專門找群眾座談調查,給部隊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項注意」。

三大禁令是:一、禁止駐紮回民的清真寺;二、禁止打回族中的土豪;三、禁止在回民中吃大葷。

四項注意是:一是要注意遵守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二是要注意不用回民的水桶在井裡打水;三是要注意迴避青年婦女;四是要注意實行公買公賣,不準在回民中說「豬」等。

吳煥先向部隊做出民族政策的規定後,在鎮內召集當地名人和阿訇開座談會,說明紅軍不收款、不催糧、不拉夫抓丁的政策。軍部首長吳煥先、程子華、徐海東又熱情而隆重地拜訪了清真寺,還贈送了綉有「回漢兄弟親如一家」八個大字的錦緞匾。接著,老阿訇和回族群眾帶著禮品、趕著羊只,回訪了紅軍。紅二十五軍走後,當地民眾都稱讚紅軍好,此時看到新來的這支隊伍打著紅旗,頭戴有紅五星的軍帽,便自發地前來熱烈歡迎。看到長征途中這種少見的場面,毛澤東非常興奮,到達陝北後便稱讚紅二十五軍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執行得很好。

紅軍離開的那天成為回族群眾的紀念日

10月5日,毛澤東率中央機關抵達西吉縣單家集村,並在此留宿。紅軍進村後,便有幾位戴著白帽子、留著白鬍子的老人前來迎接,並雙手捧著小瓷碗敬茶水。中央總負責張聞天出面答謝,感慨地說:「這個地方的回族群眾真好!」

毛澤東、張聞天進村後,馬上去清真寺拜訪阿訇,說明紅軍尊重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保護清真寺,保護迴文回教,主張民族平等。阿訇聽後很高興,馬上招呼回民們騰出一些房子給紅軍住,並按市價賣給紅軍糧食,還請毛澤東在清真寺吃了飯。當天晚間,毛澤東不顧行軍疲勞,在北廂房同阿訇馬德海長談,了解當地的風俗和民情,對回族地區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0月6日拂曉,中央領導率紅軍離開單家集,行前戰士們按照老規矩把借來的木板等如數還清,損壞了的按價賠償,並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部隊離開村子時,回民們站在桌子旁邊鞠躬拱手為禮,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不停地向回族群眾招手致意。後來的幾十年間,當地民眾每逢這一天都不忘紀念。

離開單家集的次日,毛澤東隨中央紅軍長征登上六盤山頂,一時心潮澎湃,寫下了《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此刻,陝北蘇區遙遙可望,萬里長征已經到了尾聲,毛澤東的心情自然感到欣慰。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在西北地區建立和擴大蘇區時,毛澤東也注意研究如何發動在當地人口中占很大比例的回族群眾的問題。毛澤東等領導人發現,這裡一些村寨的階級分化並不明顯,同宗同族的觀念強過階級觀念,當地上層人物在族內具有很大的威望。由於這些頭人有著領導本族人反抗外來壓迫的積極性,在當地不能採取漢族地區那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而是要對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做好統戰工作,再通過他們影響本民族內部和其他群眾。

「陝甘」蘇區變成「陝甘寧」蘇區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並與當地紅軍重組紅一方面軍後,於1936年春天東征山西。由於受到國民黨中央軍和山西軍閥閻錫山攔阻,5月間紅軍返回陝北。鑒於當地糧缺和兵源補充困難,紅一方面軍組成的西方野戰軍由司令員彭德懷指揮西征寧夏,其目標是擴大根據地,爭取打通能與蘇聯聯繫的國際路線,並接應紅二、四方面軍北上會師。

西征寧夏又要進入回民區。紅軍出發之際,5月24日,總政治部特別發出《關於回族工作的指示》,強調要造就「在回民中有信仰的領袖」,規定部隊進入回民區後不打回民土豪,注意通過阿訇上層分子來進行下層群眾工作,並組織回民委員會和回民解放協會。為宣傳紅軍的主張,毛澤東發布了《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對回族人民的宣言》,宣布「擔保回民信仰的絕對自由」,「願意武裝回民,成立獨立的回民抗日軍」等主張。這種從實際出發的政策,使紅軍能夠成功地在當地發動群眾、建立政權並發展了民族武裝。

紅軍西征進入寧夏前,回族軍閥馬鴻逵在當地實行殘暴的統治,各種名目的橫徵暴斂已搞得民怨沸騰。馬鴻逵到南京開會看中一位女大學生,不惜花5萬銀元將其買來,用當時還很罕見的飛機將其接到銀川,還自詡這如同阿拉丁用神毯載運飛來一位美女。此時寧夏軍隊的士兵卻已欠餉數月,百姓擺攤賣個西瓜都要上稅,聞之此事的兵民都是怒不可遏。紅軍一進入寧夏,馬上宣布免除馬鴻逵所設的苛捐雜稅,不打不攔阻紅軍的軍隊。

寧夏的馬家軍兵無鬥志,紅軍在環縣一戰擊潰其第三十五師後,其餘部隊均一觸即潰,未做多少抵抗即撤向銀川一線依託城池工事堅守。為了進一步瓦解敵軍,紅軍對俘虜的馬鴻逵屬下回軍官兵進行教育後,全部放回。紅軍採取這一舉動後,寧夏軍隊連續四個月不再出戰。一方面軍在此休整,隨之南下隴東的靜寧、會寧一帶,實現了三大主力的會師,勝利結束了長征。

紅軍西方野戰軍進軍寧夏後,連續解放了曲子、環縣、定邊、豫旺、同心、鹽池等許多城鎮和鎮原北部,於6月中旬成立了回民解放獨立師,以馬青年為師長、歐陽武為政委。在新解放的回族區域里,紅軍還發動回民組織了游擊隊。這些由回民組成的民族武裝配合主力紅軍,進行了保衛地方的一系列戰鬥,固原、鎮原等地還建立了有上層人士和下層群眾代表共同參加的蘇維埃政權。至此,寧夏東部縱橫200餘公里的地區也併入原來的陝甘根據地,就此出現了史冊上一個響亮的名稱——「陝甘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一生的禮品清單:他把昂貴禮品都送給誰了?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