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例因「布加綜合征」引起的漏診

一例因「布加綜合征」引起的漏診

尹紅玉 南充市順慶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前言】

對於一個疾病來講,上級醫院的診斷固然很重要,但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也應該有敢於懷疑的精神,有自己的判斷,不可一味的相信。

案例經過】

一個很平常的周末,我一如既往地在忙完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後,坐下來審核住院部一大疊的檢驗報告,當審到一個血常規的報告時,我放下了手中的筆,認真地查看每項異常結果(如圖1)。

圖1

該病人年齡63歲,RBC:3.46×1012 /L,HGB:86g/L,EO%:12.7%,MCH、MCHC,均降低,MCV也接近下限,應該不是急性失血引起的貧血。直覺告訴我該病人極有可能感染了鉤蟲而引起貧血。於是我又在電腦上查看了病人的歷史結果。3天前該病人在我們醫院門診查了血常規,結果(如圖2),RBC:2.41×1012 /L,HGB:49g/L,EO%:11.6%,MCV、MCH、MCHC均降低。

圖2

才想起該病人前一天才輸過血的,應該是來複查血常規的。但是該病人的血常規EO%一直處於高的狀態,這使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我又查看了大便常規的結果,遺憾的是未查見鉤蟲卵(如圖3),隱血陰性。

圖3

查看病人的診斷-----肝硬化,其他的檢驗結果生化(如圖4),乙肝兩對半(如圖5),凝血功能(如圖6),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相符,沒有什麼特別的。

圖4

圖5

圖6

【案例分析】

但是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我,該病人的貧血會是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嗎?或者是由於脾功能亢進引起?

病人的生化結果顯示BUN:4.21mmol/l,在正常範圍以內,也應該不會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貧血。如果是脾功能亢進,早期以白細胞或(和)血小板減少為主,晚期常發生全血細胞的減少。而該病人初次檢查WBC和PLT均正常。這使我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判斷。經過我們科室幾個同事的討論以後,決定與臨床溝通一下,希望他們讓病人再次送檢大便標本,以便複查。而臨床給的答覆是:該病人曾多次在兩家不同的三甲醫院住院,明確診斷為「布加綜合征」,不需要複查。我們也說了自己的推斷:該病人貧血,且兩次結果均顯示EO%增高,很可能是感染了鉤蟲,還是希望他們再次送檢。臨床醫生還是拒絕了。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和科室的同事們都很鬱悶。

我們又去查了該病人的病例資料,的確是布加綜合征,長期貧血,曾多次在兩家三甲醫院住院,長期反覆輸血,且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史。(附:布加綜合征Budd-Chiari:是由各種原因所致的肝靜脈和其開口以上段下腔靜脈阻塞性病變,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靜脈高壓為特點的一種肝後門脈高壓症。別名肝靜脈阻塞綜合征,常見原因與先天性血管畸形,外源性壓迫等有關)。

科室的同事也說,我們已經和臨床溝通了,告知他們複查了,我們已經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是他們不複查,也與我們無關了。我還是不放心,在已經列印出來的血常規報告備註欄用簽字筆寫上了:因蟲卵陽性檢出率低,建議再次送檢大便標本查蟲卵。然後告訴科室的同事,並在科室的微信群里說:如果遇到該病人送的大便標本,希望各位同事多仔細認真地查看有無鉤蟲卵。

第二天早上上班的時候,值夜班的同事告訴我一個好消息說,在病人的大便標本中找到了鉤蟲卵,但是很少,塗了3張片子,均很少。

我們都慶幸終歸是找到了。那一整天,我的心情都很好,總算沒白費力氣。終於為病人的貧血找到原因,希望她再次入院時,不再是為了來輸血。

本以為這事在此已告一段落,又隔了幾天另一個同事告訴我說,她碰到了那個病人的主管醫生了,就問了一句病人怎麼樣了,醫生說病人已出院,問他給病人用藥沒,答沒看到報告。我猜測或許是醫生根本就沒有關注此報告,只是覺得輸血效果滿意就讓病人出院了。哎…..,有點鬱悶,好在留有病人的聯繫方式,醫生說會告知病人,讓她去買驅蟲的葯吃。我也終於放下心來。

經過這件事情的一波三折後,我們科室也決定了,在以後的工作中如遇到鉤蟲卵的,都告知臨床醫生,以免漏診。

【總結】

1、標本前:在做大便標本的時候最好結合病人的血常規結果,留意是否有貧血和EO%增高的標本。

2、標本的塗片:一定要塗厚一點,以能透過印刷字跡為宜,且面積盡量大一點。

3、鏡檢: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找是否有蟲卵,對於可疑標本,視野越多越好,也可以多部位取材,多塗幾張片子,必要時可要求臨床再次送檢。

4、HGB、EO%正常,大便隱血陰性的標本也不應放過,可能與病人抵抗力好,感染的蟲的數量少,感染時間較短,或消化道出血的量未達到大便隱血所檢測的靈敏度等有關。

5、遇到貧血伴EO%高的病人,可以把病人的名字記下了貼在顯微鏡旁邊,鏡檢的時候就可以多留意一下,以免漏檢。

以上為筆者自己平常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參考文獻: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419-428,452-456,612.

說明:本文為中華檢驗醫學網、檢驗醫學微信公眾平台全網首發,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 的精彩文章:

血糖檢測學問多,你還在這七大血糖檢測誤區中徘徊嗎?

TAG:檢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