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名將朱靈

三國名將朱靈

東漢末年,外戚勢力與宦官相繼把持皇權,朝政日益衰敗。漢靈帝即位之後,沉迷酒色,公開標價賣官,肆意大興土木,百姓難以為生。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朝廷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將這場聲勢浩大的變亂基本鎮壓。六年之後,又逢「董卓之亂」,皇帝大權旁落,東漢名存實亡,而地方豪強袁紹、孫堅父子、公孫瓚、曹操等也相繼趁勢崛起,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大幕。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這動蕩的年代英雄豪傑遍地都是,英雄事迹處處可聞,其中即有戰功卓著的清河郡名將朱靈。

朱靈,字文博,冀州清河人。起初跟隨袁紹,後來投靠曹操,在歷次征戰中立下汗馬功勞。據《三國志》和《九州春秋》記載,朱靈不僅功績赫赫,深受士兵愛戴,而且還具有識人的智慧和舍私為公的高風亮節,頗有名將之風。其死後祭祀於曹操廟中,能夠從祀與太祖廟庭的人很少,前後僅二十三人。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公孫瓚與袁紹在清河郡一帶為爭奪地盤、攻城略地,展開拉鋸戰。一日,朱靈領命率兵攻取公孫瓚所守的一座城池。然而,就在朱靈陳兵城外,即將對將士們發起進攻命令之時,只聽得城樓上公孫瓚的兵士向城外高喊停戰。朱靈向城樓上望去,頓時心如刀絞,原來不知何時,住在城內的母親、兄弟等家眷被敵軍士兵押解到了這兒,並勸他投降。自古成大事者,都難免要經受忠孝難兩全的考驗,朱靈望著城樓上的一家老小,對著城池號啕大哭,說:「兒子不孝!大丈夫一旦立身出世,為他人效命,哪裡還能顧及家裡呢!」於是力戰攻克城池,但是家人也因此都被公孫瓚殺害了。在「孝悌」觀念十分濃厚的東漢,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實非易事,這也是朱靈異於常人之處。

第二年秋,曹操攻打徐州,朱靈奉袁紹之命督三營前去助曹操,並立有戰功。當其他部將紛紛返回袁紹軍時,朱靈因仰幕曹操的器度,覺得曹公才是真正的明主,而決定留在曹營,他的士兵亦因為敬仰朱靈,而與他一起留下。

此後,他追隨曹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為曹魏的霸業立下汗馬功勞。

建安四年(199年),為阻止袁術投靠袁紹以增強袁紹的軍事力量,朱靈奉曹操之命與劉備一起在徐州附近截擊袁術,殺得袁術軍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袁術走投無路,最終死於逃亡途中。這次勝利為之後的官渡之戰掃清一個障礙。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馬超時,密遣朱靈等人夜渡蒲阪津(今屬山西蒲州),據河西為營,大敗馬超。曹操返回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後,朱靈等留守長安(今陝西西安),擊破了南山賊寇劉雄。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張魯時,當地的氐人阻攔住自武都(今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進入漢中的道路,朱靈與同僚一同將擋路的氐人擊破。

220年,曹丕自立稱帝,改國號為魏,建元黃初。當時朱靈號稱魏國的良將,官至後將軍。皇帝為表彰朱靈多年來的功勞,封他為鄃侯,增其戶邑,後改封高唐侯。

太和二年(228年),魏軍伐兵東吳,朱靈為中路先鋒。東路大軍曹休被東吳軍誘入伏擊圈,朱靈率兵前往援戰,為東路軍解了圍困之急。

朱靈去世後,謚號「威侯」。他是三國時期清河郡一帶唯一的名將,明嘉靖年間,清河縣知縣羅釗奉旨創建鄉賢祠,朱靈位列其中,受到鄉人的供奉和祭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誌清河 的精彩文章:

楊善會捐軀赴難

TAG:方誌清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