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牽著狗 而我卻變成了猴

你牽著狗 而我卻變成了猴

01

在遠古時代的大草原上,直立行走的人類開始了群居行為,並且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營地。

火種的出現讓他們得到了溫暖還有不會引起感染的食物。

在人類營地的遠處,有一座起伏的山丘,那裡住著他們的宿敵——狼群。

隨著時間的流逝,冬天即將來臨,食物漸漸匱乏,為了生存,人和狼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衝突。

狼群之中,有這麼一小部分的狼,它們年邁或者病弱,不足以分到足夠的食物,甚至沒有食物。

它們心裡清楚的知道,只要自己一倒下,身邊的同伴就會毫不留情地將他們啃食乾淨。

這天晚上月亮升起來了,狼群的首領決定對人類的營地發起一次突襲,運氣好說不定能得到豐厚的食物。

但是天不遂狼願,人類早有防備,它們才接近營地就被發現了。

弱狼群沒能跟隨狼群逃走,只能隱匿起來,到了後半夜準備逃離時它們發現了營地附近的獵物骨頭。

飢餓佔據了理智,它們放棄了逃跑選擇留下來啃食。

走犬骨骼示意圖

第二天,人類發現營地周圍的骨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小群狼,它們沒有對人類進行攻擊行為,只是遊離在營地附近。

漸漸地,只要人類留下骨頭,它們就會靠近營地,食用後便離開,並且當危險靠近時,會發出嚎叫以示警報。

這些弱狼索求的回報則是人類吃剩的動物的骨骼,還有人類排出體內的食物殘渣。

食物殘渣中的肉食以及素食纖維加上動物骨骼的物質元素讓弱狼得到了足夠的食物,為了維持這種關係,它們開始親近人類。

人類狩獵時,它們選擇跟隨人類並且利用自己的天性幫助人類更快的獲取食物,它們沒有私吞將獵物交給人類,以此換取骨頭或者人類獎賞的肉。

人類一看,這群狼跟外面的妖艷賤貨一點都不樣,甚至有點小可愛,便接受了跟弱狼互惠互利的關係。

這批弱狼,就是後來的狗。

31000年前的狗頭骨

在這個事件中,表面上看是人類用食物換取了弱狼的信任,進一步馴化它們成為了狗;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弱狼被馴化成狗其實是它們的選擇。

一開始,它們意識到跟著狼群會餓死甚至可能被吃掉,而跟著人類不但有足夠的食物來源而且穩定,於是它們選擇了人類。

那麼怎麼讓人類接受它們呢,它們便開始了示好,我要跟你交朋友,所以我給你一點甜頭,幫你放哨,而你為了跟我成為朋友,你給了我一些好吃的。

於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話: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

02

從狗的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物種成為另一個新物種的進化,是存在巧合性的。

如果弱狼沒有發現營地外丟棄的骨頭,它們就不會選擇跟人類生存合作,也就不會有狗這一種動物。

那麼,人的進化,是否也存在這種巧合性呢?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似乎人類的進化也存在這種巧合性。

達爾文的進化論提過,人是由南方古猿一支演化過來的。

南方古猿在距今約200~300萬年的時間段里,其中一支脫離了古猿類,因為環境的改變而被迫下地行走並逐漸向人類進化,這就是進化論認為的人類的先祖。

同樣,達爾文的進化論中還提出了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類誕生的重要標誌。

在達爾文的觀點中,人類的直立行走是適應環境的選擇,節省能量的同時解放了雙手,並且開發了大腦。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人類進化學說的觀點中,存在著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環境。

因為東非氣候的突然變冷,導致大片熱帶雨林的消失,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從樹上被迫遷居了大草原;

又因為非洲大地上氣候的變熱,為了減少太陽照射面積和水分的流逝所以古猿學會了兩足行走;

為了散熱古猿褪去了身上的毛進化出了汗腺,並且為了補充體內電解質及鹽分的流逝所以開始吃鹽;為了禦寒又進化出了厚厚的皮下脂肪…

就這樣逐漸演化成了人。

整個演化過程中,環境的變化是整個假設的前提,也就是「適者生存,物競天擇。」

可是,根據科學家在東非地區的考察,他們發現,從1550萬年前開始,大裂谷地區的雨林和草原的混合都和現在是一樣的,根本不存在上述傳統所說的氣候大變化。

也就是說,非洲的南方古猿竟然可以從虛擬的自然條件下完成從獸類向人的進化,這是不是就太荒唐了?

人類的進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東非大裂谷的這次氣候考察則迫使我們拋開進化論的立點,從其他角度去看待類人物種下地行走的原因。

比如食物和佔領優質生活環境,又或者是否存在其他物種之間的競爭等等。

當然,如果人類為了讓這個學說成立,而強迫東非的古猿非直立行走不可,也不管這些古猿是否願意也一定要下來走路,就算沒有自然環境的變遷也要虛擬出一種環境,藉以支撐這套進化理論,那麼如此霸道的行為,掩蓋的是該學說的脆弱還是真實?

03

如果我們現在的情況是自然選擇的過程,那世界上的黃、白、黑、棕四大人種應該是由一種猿類進化變異而來的。

如果進化論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這四個人種應該是四種不同的猿類演變而來的;

可是進化論里的觀點是人類是同一種猿類進化而來,因為只有一種猿類可以進化成人,其他的猿類是不可能進化成人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是自己抽自己大嘴巴子嗎?

如果只有一種猿遺傳進化出了四種人種,這本身也是違反進化論的,我們也找不到地球上曾經存在過黑猿、白猿、棕猿、黃猿的證據。

再者,退一萬步講,就算四個人種是同一種猿類進化變異而來,我們都知道進化和變異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

只有適應生存的變異才會被保留下來,那麼四個人種的變異不就又違背了自然生存法則了嗎?

非洲屬於熱帶地區,為了生存非洲的黑猿要發生變異,應該變成白猿,這樣就可以反射一些陽光,這樣變異在物理學上才更說的過去;

同理,歐洲的白種人大多數生活在北緯30°以北的北回歸線外,甚至是歐洲北部一些更加高緯度居住的白種人,黑色的皮膚不更加應該保暖吸熱嗎?

如果這兩點都不足以說明的話,同樣是居住在赤道附近的美洲印第安人,他們每天接受的紫外線照射和非洲的黑人是一樣多的,可他們卻是棕色人種,而非黑色人種。

04

根據1995年中國科學院發表的中國古人類考古50年綜合性成績文章總結:

元謀猿人的化石只有兩顆內側門牙,一左一右;

藍田猿人的化石只有一個下頜骨;

丁村人的化石只有一小塊頭蓋骨和三顆牙齒;

馬壩人的化石只有一個不完整的頭蓋骨;

柳江人的化石只有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四個完整胸椎及五段肋骨;

資陽人的化石只有一塊頭蓋骨、一塊完整的硬齶;

山頂洞人的化石稍微多點,三個完整的頭蓋骨,幾十顆牙齒和一些脊椎骨。

你會說這不是很多了嗎?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元謀人到山頂洞人之間有150萬年的時間,我們居然僅僅憑著這點東西就將人類150年的進化史給勾畫出來了。

憑著一個頭蓋骨我們就能敲定它是人還是猿了,萬一它是地球發展史中還未被發現的物種,只因為它的一塊頭骨跟人類很像,它就得是人類的先祖?

不止是中國,國外的古人類研究也有著同樣的問題。

《化石》雜誌1995年第一期曾報道過:

衣索比亞的亞得斯亞貝巴的記者招待會上,科學家展示了大約450萬年前人類始祖的化石,並將其命名為南方古猿。

證據是頭骨後部的一小塊、耳骨和牙齒的一些碎片。

還有就是1856年德國的迪塞爾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發現了一塊不完整頭骨和幾條腿骨的化石,從此尼安德特人就成了早期智人的代名詞。

尼安特人化石

科學從來講究的是嚴謹性,可最能證明進化論的主要證據——古化石,卻恰恰是進化論最脆弱的一個本性。

除了考古學目前所有的證據難以支持進化論,近代的生物學更是難以支持進化論。

首先,生物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的,合成蛋白質需要DNA,可合成DNA又需要DNA聚合酶(一種蛋白質),那是先有的DNA還是先有的蛋白質呢?

其次,物種之間是存在染色體數目差異的,比如猿有24對染色體,人有23對染色體,根據進化論,物種的進化是慢慢進行的,那麼從猿到人類,染色體變化就是如下的過程:

24—23.9—23.8—23.7—…—23

可是,生物缺少任何一點的染色體都無法正常生存。

那麼,失去了一對染色體的這種非人非猿的中間過渡類生物又是如何生存這麼久的呢?

他又是怎麼成功進化成人類的?

這又要回到考古學上,在目前的考古實據中,只能夠證實脊椎動物是可能從無脊椎動物進化過來的,卻沒有能夠證明靈長類動物進化成人類的實質性化石證據。

至今連一個可以證明中間過渡類物種的化石都沒有,那進化論作為一種假說就因為其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上,所以就應該是唯一嗎?

GIF

04

人類一直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將自己放置在食物鏈的頂端。

並且在區分自己和動物時,喜歡用製造和使用工具,又或者有無語言來區分。

可是根據人類自己的研究發現,這方面的行為也不是人類特有的。

黑猩猩會將樹枝弄分叉用來獵取螞蟻,也會用石頭砸碎堅果;水鳥會用食物去引誘魚兒…

同樣的,動物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甚至比人類更加便捷有效。

鯨魚的叫聲能傳上千米,人類的一嗓子頂多幾百米。

除此之外,人和動物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就是人能直立行走而動物是爬行。

生物學表明,脊椎動物的四肢著地這樣可以分散脊椎骨的壓力,相反,直立行走人的脊椎受到的壓力過分集中,所以人到中年總會腰椎盤突出;

上半身的壓力都要靠膝蓋緩衝,導致人的膝蓋非常的脆弱;

整個身體的重量都需要腳骨來支撐,人的腳骨就會比一般的動物大很多,腳骨的變大表示骨質之間的間隙變大,於是又有了骨質疏鬆。

醫學上也表明,人類因為直立行走而產生的13000多種疾病是四肢爬行脊椎動物所沒有的。

這時候就會有朋友站出來反駁老臣,你老說直立行走不好,直立行走不好你拿啥在這寫文章?

既然你這麼說了,那老臣有什麼辦法,老臣只能說說四肢行走的好處了。

人類手腳的分工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古猿離開了叢林,從而使前肢變成了手臂。

可是我們前面說了,東非大裂谷的氣候變化這個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那是什麼促使了古猿進行人腳分化呢?

再者,距我們較近的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直立猿人還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他們所生存的山區環境和遠古的猿類並沒有多大區別,比起後肢直立行動,四肢行動不是更具備「適者生存」的原理嗎?

進化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而在地球的自然界里更好的生存條件又有哪些:

跑的快,可以更有機會捕捉到獵物;身子靈巧,可以避開天敵的攻擊;目光敏銳,洞察力就高,效率就加倍;力氣大爪子鋒利,就更能保護好自己。

這麼看來,我們好像從來沒有過這些進化而來的優勢,反而我們的進化是與這個環境相悖而存在的。

這時候,又有人會問,既然我們是退化的,為什麼我們比自然界其他動物要聰明呢?

05

沒錯,智力確實是人和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

智力的來源一般有兩種途徑:

一是面臨艱苦的環境時,為了生存和獲取食物而積累下經驗;

二是群居,群居會出現社會性,社會模式需要更高的智力來調節秩序。

這兩個條件人類都符合,但問題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許多動物瀕臨滅絕,巨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並沒有激發出它們的智力;

其次螞蟻也是群居動物,老鼠也是群居性動物,可是它們的智力能跟人類相比嗎?

在兩個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只有人類一種生物的智力得到了發展。

同樣是靈長類動物,猩猩的腦容量雖然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學習人類的語言和模仿人類的行為來達到一種進化。

比如好萊塢電影《猩球崛起》中的凱撒是有著現實原型的——Chantek。

Chantek是世界上首批掌握美國手語的猩猩,也是其中唯一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

之所以會有這麼一段經歷,是因為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兩位人類學家在研究課題「人類行為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學習形成」時,它被選為了研究對象。

作為跟人類DNA相似度高達97%又不是人類的紅毛猩猩,Chantek符合該研究的一切條件。

人類學家Lyn成為了Chantek的跨種族養媽,並將Chantek當做人類嬰孩一樣教養。

Chantek無法像人類一樣發音,所以只能學習手語。

而僅僅兩個禮拜它就學會了十數種手語表達方式,並且經過長時間相處,它甚至能舉一反三。

隨著手語的熟練度它還學會了金錢交易,可以和大學裡的同學們和睦相處,甚至拿到了大學的畢業證書。

儘管後來Chantek因為一次襲擊學生的事情被關回了動物園,人類社會的生活習性使他無法融入猩猩的生活群體,最終抑鬱而死。

但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人類的行為是從後天學習而來,類人物種如果得到引導和學習,完全有可能發展演化成人類。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里,猿是沒有所謂智力開發行為的,那麼是不是有什麼開發引導其學習新的知識和事物,並且猿也自發的模仿這種生物的行為呢?

答案不得而知,因為老臣也沒有證據。

但可以肯定的是,進化論本身作為一種假設學說並不是唯一,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雖然目前我們無法證明其的正確性,但也無法推翻它的假設。

只能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更貼近於一種信仰,他抓住了一部分的真理,在真理的基礎上大膽的進行假設,相信了的人會去尋找證據鞏固它,不相信的人也會去找證據推翻它。

人類,就是在這樣一個不斷尋求、相信、推翻、繼續尋找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老臣相信進化論並不是唯一,它的反面也並不一定是神創論。

老臣:

既然腦洞都已經開了,不開白不開。

金星和地球之間存在著一條的隕石帶,光臨地球的隕石大多來自於那兒。

天文學家推論這條隕石帶或許曾經是一枚與地球類似的星體,它的公轉周期是260天,與瑪雅曆法的卓爾金歷正好吻合。

瑪雅人與卓爾金星之間是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卓爾金星又曾經發生過什麼,與人類的進化亦或起源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

資料來源:

李衛東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達爾文《物種起源》;

《東非大裂谷氣候考察紀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悍匪 兩個形意拳高手出面才將其捕獲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