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過嚇一跳,學士原來這麼牛!

看過嚇一跳,學士原來這麼牛!

現代教育制度中讀完本科,除了畢業證書外還有一個證書,叫學士學位,這個學士學位,證明你已經取得了相應學科一定的學術成就,達到了一定的學術水平。但是在古代,學士一詞卻又另一番意思。

現代教育制度中讀完本科,除了畢業證書外還有一個證書,叫學士學位,這個學士學位,證明你已經取得了相應學科一定的學術成就,達到了一定的學術水平。但是在古代,學士一詞卻又另一番意思。

中國古人很重視教育,對教育制度也早有明確的規定。據《周禮》記載,我國最早的學校出現在公元前2700年的五帝時代,名為「成均」。夏朝,既有「校」,校,教也。就是用於教育人的地方。到了商朝,被稱為庠,庠之制有堂有室也(《儀禮·鄉射禮》),黨有庠(《儀禮·學記》)。周則是序。

戰國時,齊國設立稷下學宮,廣招天下飽學之士到這裡講學授徒,著書立說,是一個集教育、學術研究和政治諮詢為一體的官辦機構。儒家亞聖孟子孟珂、荀子、魯仲連、彭蒙、尹文等都是稷下學宮的成員。稷下學宮不拘一格,集儒道墨法名陰陽學派有能之士,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期內完成了影響後世的無數名篇巨制。在稷下學宮中,德高望重的人,被稱為稷下先生,而年輕的學子,則被稱為學士。這大概是中國第一所國辦大學,而他的兼容並蓄的辦學思想,大概比蔡元培先生當年的北大有過之而無不及。兩者取得的成就,也並不能同日而語。

同時,學士在古代還泛指讀書人,《莊子·盜跖》: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貴者也。南北朝之後,學士則有成為了官職,魏晉時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北齊置文林館學士,北周置麟趾殿學士,皆掌著述。南朝梁有抄撰學士,隋有東宮學士。唐初開文學館,以大臣十八人兼學士,討論文典,號稱十八學士,又置弘文館學士,講論文義,商量政事。開元13年(725)置集賢院學士,撰集文章,整理經籍。開元26年(738)又置翰林學士,掌起草詔令,沿襲至明。宋有翰林侍讀學士與侍講學士,為皇帝講論經史,沿襲至清;著名的清官包拯包青天當時有一個官職就是文淵閣大學士。 明代設翰林院學士及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學士遂專為詞臣之榮銜。 清 代改翰林院學士為掌院學士,餘如故。 清末期內閣、典禮院亦置學士與大學士。大學士成為文臣的最高職位,官至正一品。

南北朝之後,學士多指學有所成的人,正所謂學而優則仕。而學士的地位,在清朝達到鼎盛。隨後,學士就成為了一個學位名,專指在某一領域取得一定學術水平的人。

戰國時,齊國設立稷下學宮,廣招天下飽學之士到這裡講學授徒,著書立說,是一個集教育、學術研究和政治諮詢為一體的官辦機構。儒家亞聖孟子孟珂、荀子、魯仲連、彭蒙、尹文等都是稷下學宮的成員。稷下學宮不拘一格,集儒道墨法名陰陽學派有能之士,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期內完成了影響後世的無數名篇巨制。在稷下學宮中,德高望重的人,被稱為稷下先生,而年輕的學子,則被稱為學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笑笑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儒家是中國封建帝制的背鍋俠?

TAG:江南笑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