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在23歲前的78小時

寫在23歲前的78小時

Semester B開學的第二周,聊聊近來的生活、最喜歡的課。

上學期就知道系裡的鄭寶璇老師是研究傳媒和藝術領域翻譯的厲害角色,這學期終於有幸上女神的課,也很幸運趕上老師退休前任教的末班車。老師是麥考瑞大學博士,一生致力於傳媒翻譯和雙魚編輯研究,有多年媒體工作經驗,歷任寫作人、翻譯、電台節目主持人、記者、電影公司行政、書刊編輯、出版人等等。先後擔任美國和法國著名時尚雜誌COSMOPOLITAN與ELLE香港中文版創刊主編、香港博益出版集團主編,編輯書刊雜誌200餘本,並有多本個人譯作。課程叫做bilingual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translators,大量書單大量輸入及輸出訓練,儘管考核方式不僅有翻譯任務、論文、還有閱讀報告和presentation,但我依舊義無反顧地奔著課程內容和老師的背景選了這門課。這兩周里,每天都以「read voraciously」的狀態閱讀,真的很贊。

Webster是個肚皮圓滾滾的可愛美國老頭,紐約州立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話語語言學領域專家。第一次預習的時候嚇了一跳,每次課都是將近200頁的課件(呃...期末考試複習是個problem..),上課後也的確證明,每節課都是扎紮實實的乾貨,講課邏輯十分清晰,聽他的課有種高中理科課的感覺,可以明顯感受到對思維的訓練。本科期間我對語言學是完全沒興趣的,但來香港讀研究生後接觸到這些語言學領域的大牛老師們,漸漸入境後會就發現這是一個特別有趣且有意義的專業領域,而我們學到的東西其實連皮毛都不算,a long way to go.

Ivan的課依舊有趣並且能學到很多東西,修了他的兩門課,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和special topics in translation。一門是和國外教授合教的文學課,一門是貫穿他自己專業研究領域的翻譯課。和Ivan是一半師生一半朋友了,之前聖誕假期就在他的推薦下讀了很多這兩門課相關的書目,也深入聊了很多想法,還有大把東西要鑽研。除課程本身之外,Ivan送給我讀的書已經堆滿locker和家裡了,這一年沉下心高質量閱讀文學的數量差不多相當於過去20年,收穫無法用語言表達。就是想想離開香港的時候還得去漂書處理,有點捨不得。

今年有好多重要的事情要面對,研究生畢業,找工作,重新租房,也許會留在香港也許要換別的城市生活,好好精進粵語,有個要好好準備的考試......

爸媽常希望我一勞永逸般地找份好聽又體面的安穩工作,可我知道我才23歲吶,正是一無所有的年紀,正是剛開始需要吃苦親手打拚自己未來的時候,怎麼可能選條安逸的路讓自己走?

還是會一直堅信,要踏踏實實的,先進入熱愛的行業,從最低做起,一步步積累,別人30歲有的,我都會有,絕對不為「別人覺得好」這樣的理由去選擇看似好走的道路。

還有4天就是23歲生日了,提前跟自己說句生日快樂吧。

研究生的最後一學期,付出多一點再多一點,希望慢一點走,但一刻都不停地成為希望成為的人。

突然想起Ivan昨天說看畢業生寫給他的話失聲痛哭:「希望我會成功,這樣有天能夠在麥克風前大聲說,Ivan謝謝你,謝謝你曾經是我的老師。」

那我的希望是,未來的每次小聚和聯絡,都會讓他欣慰,我真的沒有辜負他對我所熱愛的付出和支持,真的在用心好好做自己愛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ita學習成長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Rita學習成長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