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石哭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並非寶萬之爭,而是……

王石哭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並非寶萬之爭,而是……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萬科周刊

1月23日晚,水立方,67歲的企業家王石面對3000名聽眾,做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演講,演講的主題叫「回歸未來」,過程之中王石一度淚流滿面。


去年,歷時2年半的寶萬之爭塵埃落定,深圳地鐵通過收購華潤和恆大手中的萬科股份,實現29.38%的持股,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和「白衣騎士」;6月21日,王石正式卸下萬科董事長一職。

有人認為,過去這兩年里,對王石而言是非常至暗的時刻,但王石說:「不算是。」下面摘自他的演講。

就我個人經歷來講,包括在80年代,我經歷的至暗時刻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就說說這個事件發生之後對我的一個衝擊。

就一個帖子,大概內容兩點:第一,200萬我認為是合適的;第二,要求提示員工捐款不要超過十塊錢。

就兩點我就成了歷史罪人。原來曾經在中國有影響力,有名望的著名企業家,而且登上珠峰的這人,突然就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我追求的偉大的企業,在道德倫理上一定要有制高點的,但是現在說「你雖然物理高度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還沒有墳頭高」。

恰巧我覺得這是非常有爭論的問題,到今天也繼續有爭論,我們今天不從錯對來說,對於我講,那是一個非常難受的時刻。

第一我感到非常孤立,第二完全是我個人帶來的。

比如說大家提到了過去的兩年「萬寶之爭」,我說那是對我的品牌來的,對我的公司來的,對萬科公司文化來的,我們的團隊,我們在捍衛萬科的文化。萬科的文化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本身在社會上也得到了呼應的,儘管資本市場不這樣看,他認為應該是資本來說話。所以我們是一個團隊,為捍衛萬科的文化在戰鬥。

但是回憶幾年前的汶川地震,因為我一個人的言論引發的衝擊。我也是人,我不是聖人,突然被網民,被主流否定的時候,我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我們也知道當時的群情激憤,因為我個人言論,使公司信用受到很大衝擊。但是我認為我沒有錯,我的痛苦就在於我的信念認為我沒有錯。但是整個言論認為你不但是錯了,還到了十惡不赦的地步,因為你很吝嗇,突然在形象上我成為一個吝嗇的人。

我是吝嗇的人嗎?我是嗎?我不認為我是。但是問題在這兒,我就是這樣一個位置,我感到非常孤立,非常無援,感到自己非常軟弱。

這個時候有人勸我,「王總,你現在必須辭職,而且離開這個國家。你製造這個事件大家多少年回頭看會重新審視。」但我不能為了將來如何評價而離開,我辭職不會因為這個理由。

我對辭職做了準備。準備什麼呢?如果我的言論影響了萬科的股價,投資者受損失我會辭職;如果消費者拒絕買萬科的房子,萬科銷售受影響我會辭職;如果萬科的員工覺得董事長錯了,他們罷工集體辭職,有那樣的情況我說他們不用辭職,我辭職。只要這三種情況不會發生,我不會辭職,但是心裡是非常痛苦的。熬過那段時間是非常難的,但是熬過來了。

來源: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攝

這裡想和我們在座的來分享四點,就是我怎麼過來的:

第一,我做了最壞的打算。

甚至我就準備肉體上被消滅,當然我不能坐以待斃。你做了最壞的打算,還準備接受,你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第二,還要保持樂觀的態度。

誰知道十天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誰知道一個月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第三,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你儘力了,你失敗了你不會後悔,因為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反過來講,如果沒有儘力,是你心存僥倖最後失敗了,你會後悔,為什麼當時你不再努力一下。

我們不是有個話叫「往往勝利在最後一下的堅持努力當中」,所以一定要堅持努力。

第四,如何面對最困難時刻的經歷,會成為你的財富。

這是今天晚上我特別分享的。我相信褚廠長和下面我們會請出褚廠長的夫人馬大姐,他們最有資格講這個,如何把苦難的經歷變成財富。

我們再說我們要談的例子,就是汶川地震,對你的財富是什麼?我總結,我雖然那年是57歲,但有人說我像個青澀的蘋果,還是很不成熟,對很多事情認識的很幼稚,這裡不是說反諷的話。

比如說我作為一個董事長,我說了不是錯對,但是引起社會負面強烈反應的話,影響公司品牌,影響股東對股票價值判斷,我個人還是認為沒有錯,但是你應該對萬科負責,就應該採取緊急措施。不要把你個人的情感、個人的訴求和企業等同起來。

像這樣總結出了感悟,我覺得它成了我的財富。當我們意識到我個人的影響力比我想像的大的時候,當我的公司對社會影響力比想像大的時候,就應該有更多的擔當,更多的責任,更多的忍受委屈。


談放下:主動放下,才是對你的考驗

1998年萬科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當中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但也就是那一年我決定辭去總經理職務。為什麼呢?因為對我來說最大的成就不是將萬科做成了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而是將它打造成第一批的股份公司。我在整個過程當中因為擔任了這樣的角色,成為全國的知名人士,也可以說是人生進入了一個高峰。

但是我決定辭職,並不是從萬科退休,而是為了一個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發展不應該讓我在這個舞台上佔用更多資源。我覺得,一個現在企業的建立更多的來講是制度的建立。需要的是團隊,是品牌,而不是個人的魅力。我現在個人影響力大,看起來是對萬科有好處,但反過來講,也可能會造成殺傷力。

我說我給萬科帶來什麼:

第一,選擇了行業多元化,選擇了房地產。

第二,建立一個制度,建立企業制度。

第三,建立了這樣一個團隊。

第四,是品牌。

我記得宣布這個決定的那天,一切都非常平靜,我睡覺非常平穩,第二天早晨也沒有什麼感覺。我同平常一樣地來到公司,當然原來的辦公室變得感覺不再一樣了。我說人呢?照正常來講,很多有關的業務經理什麼的向我彙報,讓我簽字,可是冷冷清清。有點虎落平川的感覺。

這是一個終極問題:對許多企業家來說,不是企業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企業——因為你沒有了自我,沒有了存在感和價值感。

其實,對每個企業家來說,放下都是早晚和必然的事情。人的生命包括職業生命都是有限的,最終你要放下,但這是被動的。主動放下,才是對你的考驗。

很多企業家說我們也學習「放下」,不是我不想放下,是公司離不開我的,離開一個禮拜就天下大亂了。這方面我是有體會的。如何改變你的路徑,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相信我做到了。

我這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你想放下還不行,你就是克服了權力欲還不行,你一定要給你自己再開闢一個新天地,到社會上開闢一個你可以發揮作用的場所。這就是為什麼我99年之後更多的開始到社會上去做公益,到社會上去做慈善,到戶外去做我個人兒時實現不了的夢想,去登山,去飛傘,去帆船,去賽艇,去做這些事情。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要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圖片來源:i黑馬

褚廠長(褚時建)他的人生經歷至暗時刻。從監獄出來之後,73歲帶著老伴到哀牢山去創業。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他的情景,戴著一個草帽,圓領衫,開著口的,正在和一個民工討價還價,就是修水泵,人家要80塊錢,他給人家還價60塊錢。你會發覺這麼一個曾經叱嗟風雲,一年稅利300億的煙廠大王,在山頭上跟修水泵討價還價。我就問他種的成苗什麼時候能夠掛果?他告訴我六年,去的時候是2004年,再去的時候已經是2010年了,他就90歲了。

所以他這樣一個狀態,這樣一個大起大落,曾經是那樣的輝煌,又那麼遭難的,他卻是這樣的告訴我80歲之後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我就非常的感慨,對我是非常有啟發。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就是我在褚時建老先生身上所感受到的。

談創業:是一場生死戰

圖片來源:王石微博

我是從32歲開始創業的。1983年我來到深圳特發創業,第一筆單子是賣玉米飼料。1983年,是一個萬元戶都不得了的時代。我一個月能賺十幾萬,正在我風聲水起的時候,我開始聘請了兩三個民工,文化程度都沒有上過初中,我白天帶他們幹活,晚上我就當教員給他們上課講語文,講數學。我記得很清楚,給他們上完課,光著膀子在記帳,生活創業階段過的艱苦,但還是很愉快。

在這個時候我已經是賺錢賺到三十多萬的時候,發生了一個事情叫肥雞丸事件,雞飼料有致癌素。養雞場的小雞沒人要,這樣你會發現飼料廠不要飼料,玉米也沒人要了,一噸3000塊錢的玉米,被我200塊錢當魚飼料賣。我賺的30萬賠進去,還凈賠40萬。我當時誰都沒告訴,回到大連將大連、天津、青島,玉米庫存一掃而光,但是我首先講貨到一百天付款。因為他們也積壓著庫存,想運運不出去,所以就同意了。

我為什麼訂這些貨?現在回想起來就是賭,我就賭,你香港人不可能不吃雞,當你要玉米的時候發現誰都沒有,就我有。當然這個邏輯沒有錯,問題在時間。因為我一百天就要付款的,所以我特別希望這個船被暴風雨打沉,打沉了我有保險。這時候我發現我心底的陰暗面,我擔心貨到了沒人要,所以寧願希望船沉。

就在這個時候,香港的《大公報》、《信報》給了一條信息,香港要吃雞了。第一條到的船上載有七千噸玉米,被兩個大飼料廠分了。

多年之後回顧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意味著什麼?

作為一個創業家,一無所有的時候,有的是想像力,敢闖、不拘束,當然也有賭博心理,實際上我的成功帶有一部分的運氣和僥倖。

之後你會發現,你做生意基本是參雜著這樣一個賭博和冒險,而且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創業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創業初期往往遇到「賭博」的成分,你要有膽識,但是企業做大的時候,「賭」就會造成很大的風險。

談公益:不是施與受,而是平等的關注與互相的給予

2003年,我被朋友帶著去參觀一位德國女士開的盲童學校。我想,可能是讓我去捐錢吧,心裡帶著一絲絲「給予者」的優越感。孩子們唱歌歡迎我們的到來。領唱的男孩來自拉薩,叫久美,他純真、激情而富有表現力的嗓音令人聯想到義大利盲人歌手安德烈?波切利。

在之後的交談中,久美抓住我的手不放。他用手把我的臉從上到下細細摸過一遍,笑著說,「叔叔,您是個好人!」那個剎那,我心裡打了一個激靈。一個世人眼中身有殘缺的孩子,卻是那麼的自信,對世界的看法是那麼的美好、積極。他揚起的笑臉給予我許多能量。讓我一下子從自以為是的捐贈者的心態上降了下來。

所謂慈善、公益,也不僅僅施與受的關係,不僅僅是給錢給物,更是平等的關注和互相的給予。

王石在生日當天於水立方演講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攝

2004年,我們啟程去北極的時候,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潘文石來首都機場送行。潘教授是我國自然保護事業的先驅,大熊貓研究的大腕,常年紮根野外做調查、搞研究。在機場,潘教授交給我兩樣東西,一個是北大崇左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的旗幟,希望我帶到極點去。此外還有一封信,信的大意:他非常佩服探險的英雄行為,他覺得探險是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等精神是一致的,他衷心祝願我們成功。

我知道自己身上沒有教授所說的這種精神。作為一個戶外活動愛好者,我肯定不會有意破壞環境,但是我僅僅把戶外探險活動當作張揚自己個性的行為,從沒想過把它作為一種社會正面的指向。我是個明白人,能讀懂老教授的言外之意:你是一個公眾人物,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以高尚的行為帶動整個社會!

「我也可以變得更高尚一些!」從此,我再也不能為了張揚而張揚,應該嘗試把自己的戶外探險活動與公益活動結合起來。「探險有極,公益無限」,在接下來的探險活動中,我都盡量賦予其一個公益主題,南極,為拯救白頭葉猴進行募捐;珠峰,零垃圾登頂等等……

如果說潘教授的信讓我意識到自己可以做更多環保的事兒,參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則讓我受益良多。

2004年6月,我受到首創公司董事長劉曉光邀請,前往內蒙古阿拉善月亮湖參加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大會。說實話,那個時候我的參與是很被動的,但是參與之後,發現這麼多天南海北的企業家聚到一起,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治理沙塵暴,那麼熱烈的討論,那麼的富有激情。雖然有地域、文化、性格的差異,但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可以說,我在阿拉善是個受益者。我在這裡學會了妥協,學會了包容。那麼多企業家,都是老闆,誰做誰的主?開會得有規則,決策要講民主,在這裡,我們採用羅伯特議事規則實現程序民主。還有,為了讓事情進展下去,有時候必須要把分歧放在一邊,不妥協事情就進展不下去。

站在這個節點上往前看,我希望自己的第三個三十年,能把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公益環保事業上。


生命如何才不算虛度?

在持續的成長中,王石說,他有四件成長法寶與大家分享:

1、堅定的願景

2、適度的運動(包括無氧運動)

3、健康的飲食

4、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不要成為沒文化的運動人,也不要成為不運動的文化人。企業家、運動者、文化者,王石似乎都心嚮往之。他自由來去於企業、登山、讀書之間,人們看到的是那份瀟洒、捨得,卻鮮有人真正體會到這背後他的堅韌、彷徨、奮鬥和執著。

67歲的王石,在2018年開始學習體育項目蹦床。蹦床曾是跳水、體操運動的輔助訓練,後來成為奧林匹克的金牌項目。他說,進入第三個人生階段,人體的柔韌、身體的協調性是非常重要的。

圖片來源:王石微博


王石說,人這一輩子,最難的就是認知自我。

對人們來說,全面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天賦,也能知道自己的弱點,成功的人大多是靠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天賦。所以王石始終認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人們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和讚美,失敗並非成功之母,失敗次數多了就徹底失敗了。能揚長補短的地方盡量揚長補短,能克服短板,並且把短板變成優勢,那更加難得。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萬科周刊

實際上,王石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才卯著勁在60多歲的年齡去哈佛、去劍橋讀書。之所以沒放棄就是一個理由,因為到他這個年紀,如果放棄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

「話說回來,我為什麼要這樣和自己過意不去,我為什麼要克服我的短板,因為我覺得過語言關對我們全球化,對中國企業家階層非常重要,尤其在我們這一代出來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王石指出,很多國內的企業家越往後發展,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國際交流,所以他下定決心就是要過這一關。

到了國外學習之後,王石才感受到,不僅要系統了解西方文化,還要更系統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知道哪些是應該保留的,哪些應該是批判吸收的,而哪些應該是結合的。

所以我們說回歸未來,本身面對未來的我們要回歸,就像我們對親情的理解。面對未來,親情什麼時候都是不可或缺的,他都應該增加它的溫度。」用王石的話來說,現在來講面對未來,對傳統文化也是一樣的,去人類文明的源頭去擁抱未來,這個非常重要。

《灰犀牛》《黑天鵝》

為什麼一些大概率、大影響的事件,人們常常卻無視它們,而導致嚴重後果?

新財富2018年度重磅推薦組合:《灰犀牛》+《黑天鵝》——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宏觀和微觀的案例,分析人的認知模式和應對模式,展示了行為經濟學中的一些新洞見,為我們識別危機和應對危機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財富雜誌 的精彩文章:

日本樓市崩盤史末:它的前世是我們今生?

TAG:新財富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