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的開創者

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的開創者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一千餘年前,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王朝,擁有大片的御用茶場和園林,掌管園場的竟是一位飲譽當時的畫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達,鍾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稱「董北苑」,他生於唐朝末年。一說是南唐中主李璟遷都南昌時,董源受到朝廷的賞識,隨著政治地位的升遷,使他的繪畫藝術有了一個施展於朝的良機。他的山水畫藝術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樓擺宴、賦詩。董源和當時的肖像畫家高沖古、仕女畫家周文矩、界畫家朱澄和花鳥畫家徐崇嗣等合繪紀實性大作《賞雪圖》,畫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繪。此後,有關史籍皆沒有載錄董源在南唐末年的活動,極可能逝於南唐末年,享年約七十歲左右。

不知是江南層層丘陵上碧綠茂盛的茶樹和水氣迷濛的煙雲滋養了這位山水畫家,還是他發現了這獨秀於江南的質樸之美。但可以確信,用水墨專寫江南真山的董源開創了被今人稱之為「江南水墨山水畫派」(北宋米芾呼之為「江南畫」)。可見在董源擅長的諸多畫科中,山水畫是他最富成就的畫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董源活動的地區正是六朝萌發山水畫的故地。在東晉顧愷之的時代,山水僅僅是依附於人物畫的配景,而且缺乏與人物正確的比例關係和遠近層次。至南朝宋時,宗炳的山水畫開始具備了獨特的審美內容和美感享受,脫離了人物畫,自成一科。

隋、唐兩朝順沿著六朝山水畫的發展,使這個時期山水畫的散點透視日臻成熟,在色彩上,將濫觴於六朝的大、小青綠和金碧山水的施色藝術達到完善。盛唐至唐末,畫家們不滿足於已有的山水畫表現語言,力求開拓新的藝術語言——水墨。傑出的工匠大師吳道子以墨筆揮寫出疏體山水。詩人王維以「水墨渲淡」表現出「畫中有詩」的輞川山水,開始出現了破墨山水。隨後,湧現了畢宏、張璪、鄭虔,至王默,創製出潑墨山水,逐步形成了水墨山水的藝術語言,確立了注重發展個性的趨向。這些大師的水墨佳作無一件存世,今可在唐代的壁畫上看到民間匠師的水墨畫風,足見這在唐代已形成了一定的時尚。

當水墨山水尚處於探索階段時,李唐政權在天祐四年(907)消亡,中國再度陷入分裂狀態。這在客觀上使唐人未盡的水墨山水畫事業,在五代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封建統治政權的武裝割據強化了水墨山水畫的地區性特點,並帶有地質構造上的不同特性。

繼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畫,按北、南兩路分道揚鑣,形成了山水畫史上的兩大畫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後梁的山水畫家荊浩。董源開闢的江南水墨山水畫派是與荊浩對峙的兩大流派之一。這是以地域劃分的畫派,也是畫史上最早的山水畫流派,標誌著山水畫在藝術上的進一步成熟。

董源能作為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藝術積累、地理條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環境,也促成了他的繪畫藝術的發展。與政權更迭頻繁的北方梁、唐、晉、漢、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會政治環境要穩定得多,南朝於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礎在南唐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保大年間(943—947)初,李璟在宮中設立了翰林圖畫院,簡稱畫院,直接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畫。董源常奉旨與畫院畫家們合作。當時享有盛名的畫院畫家有王齊翰、衛賢、周文矩、顧閎中、趙乾等,他們都長於或兼擅山水畫。如王齊翰的《勘書圖》軸(一作《挑耳圖》,南京大學歷史系藏)和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軸(宋摹,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等人物畫中繪有山水。衛賢的《高士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和趙朴的《江行初雪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更是兩幀有人物活動的山水畫。他們的山水畫風雖各有小異,但總體風格基本一致,皆以細筆為工,用墨為主,山石陡峭,多有北方的地:貌特徵,尚未表現出江南地區獨特的風貌。只有畫院外的董源不拘陳格,自成一體。遺憾的是,他的畫風未能主宰畫院內的山水畫壇,卻在院外的道釋畫家中贏得了追崇者,如釋巨然和劉道士等。

董源在北宋中、後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蘇軾等文人的推崇。他們深為董源真率瀟洒的筆致所折服。

董源之所以在這個時期受到文人們的青睞,是因為這些文人畫的開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達和瀟散的審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畫的藝術內涵正在於此。

董源一生作畫極其勤奮,僅北宋的《宣和畫譜》就著錄了內府度藏的他的七十八件名作,今鮮有存世者。觀其圖名,可知董源喜畫夏山和雪景寒林,人物活動如漁舟、隱士、牧牛、漁歸、盪槳等都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

五代畫家作畫,和前人一樣,一般不落名款,董源也不例外。今作為董源的山水畫有十幅左右,其依據主要是後世可靠的題跋論證和收藏印、畫史著錄等,雖不能都確定為是董源的真跡,有些可能是後人仿作,但可以確信,這些都屬於富有董源畫風特色的山水佳作,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

古往今來,大凡山水畫的開派畫家都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諸如皴法、造型、構圖和意境等。董源在這幾方面均有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創,茲細述如下:

(一)皴法。

在山水畫史上,凡有巨變,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種用筆墨的方法,專用於描繪山、石的脈絡和質感,也以此表現近樹主幹的皮紋和質地。盛唐王維「始用渲淡,一變構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開始,出現皴法。這些山水畫家主要集中在關陝一帶,他們的山石線條以方硬工穩為主,完全取決於對當地地貌的感受。這在傳為唐代的山水捲軸畫和墓室壁畫中的配景可略見一斑。北方的山水畫風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圖畫院的山水畫風與北方沒有大大的差異。董源由於掌理皇家林苑,對江南的土質丘陵有著切身的審美感受。他用鬆散舒展的線條鋪展了江南丘陵綿延不斷的起伏之態,反映了土質山疏鬆平緩的地貌特徵,意向平和沉靜。因這種線條隨意性極強,長短參差不齊,輕鬆自然,猶如披麻(散開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長短參差不齊,長者即長披麻,短者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創新不知啟迪了後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畫家。

(二)造型。

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險峰,多作平巒緩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漁者、渡客等星星點點,饒有生機。遠景的山巒頂上聚集著成片的礬頭,即壘疊的巨石,形同礬石的結晶體,一簇簇的苦點區分出各個礬頭的外形,平列展開於畫面上。

(三)構圖。

以平視為主,略帶俯視,景深較大,多取橫向的全景式布局。現存與董源畫風相關的古畫多屬長卷。

(四)植被。

董源筆下的植被是構成其密體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實地實景。北方由於氣候乾燥和山脈多石,浮土上的林木與裸露的岩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江南空氣濕潤、雨量充沛,草木極易覆蓋在以土質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

董源的山水畫意境注重鄉野間的生活氣息,饒有情趣,與李思訓講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畫迥然不同。董源山水畫法有兩類,「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可見他既能作水墨意筆,又長於青綠山水。今在傳為董源的畫跡中可略見他的小青綠手法,如《龍宿郊民圖》軸。

董源才藝廣博,還兼工人物、龍水、牛虎等畫科,當時有不少權貴之家請董源繪龍水屏風,享譽頗久。可惜他在這些畫科方面的造詣已無畫跡可尋,我們只能把焦點聚集在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畫上。

今傳為董源山水畫佳作者近十幅,其鑒定結論多出自明人。對這幾件山水畫進行綜合比較後,可分為三個層次:(1)《瀟湘圖》卷、《夏景山口待渡圖》卷和《夏山圖》卷的造型程式、表現手法頗為相近,與畫史中記載的董源山水畫風完全一致,且流傳有緒,代表了董源山水畫的藝術特徵。(2)《龍宿郊民圖》軸、《秋山行旅圖》軸、《溪山行旅圖》軸及《寒林重汀圖》軸是接近董源山水畫風的精品,可資探討董源畫法的豐富性。(3)《溪岸圖》軸、《洞天山堂圖》軸等等,是後世畫家仿製品中的精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董源的一些藝術手法。這類作品留存最多,有的是出於造假的目的,有的是由於後人誤鑒所致,但從側面反映了董源山水畫對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 董源 絹本淡設色 縱50厘米 橫320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寫江南夏景。開卷處平沙淺岸,江河橫陳,小舟往來其間,山巒疊起,叢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邊有待渡者,展現出平遠遼闊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點表現山巒林木,畫法與《瀟湘圖》一致,畫幅高度亦相同,因而有的鑒賞家認為二者為一卷,後來被人分割,中間有缺損,因而不能連貫。本圖無款印,董其昌於卷前引首題「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跡」。

《夏山圖》五代 董源 絹本 水墨淡設色 縱49.2厘米 橫313.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並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將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夏山圖》構圖從高遠取景, 整幅重嵐疊岡, 淵渚煙汀, 樹木華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鄉氣象。畫中樹木、山石, 全用墨點簇皴而成, 樹木濃重厚實, 有蔥鬱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點皴法, 干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 極盡變幻莫測之奇。

《夏山圖》五代 董源 絹本 水墨淡設色 縱49.2厘米 橫313.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龍宿郊民圖》五代 董源 絹本設色 縱156厘米 橫160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的《畫鑒》里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 疏林遠樹, 平遠幽深, 山石作披麻皴;一樣著色, 皴文甚少, 用色濃古, 人物多用紅青衣, 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 龍工秋嵐遠景, 多寫江南真山, 不為奇峭之筆」, 又稱「其用筆甚草草, 近視之幾不類物象, 遠觀則景物粲然……」《龍宿郊民圖》畫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 華輦之下, 歌舞昇平, 儘管筆法是與李思訓多少有關的青綠設色, 然而山頂作「礬頭」, 山坡用「披麻皴」, 已發展了李派的體貌。

《溪岸圖》五代 董源 絹本設色 縱221.5厘米 橫110厘米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此圖以立幅構圖表現山野水濱的隱居環境,上端繪崇山峻岭,聳立的山口間露出一股溪流蜿蜒而下,山澗又有流泉飛瀑。在山腳下匯聚,山麓築有竹禽茅舍,岸邊水榭中高士閑坐。此畫以墨色染出山石體面,溪水波紋以細筆畫出,在董源的傳世作品中很少見。此畫的左下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畫」款識,鈐有「天水趙氏」及「柯九思印」,及近人張大千、張善孖諸藏印。

《寒林重汀圖》五代 董源 絹本設色 縱179.9厘米 橫115.6厘米 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此圖表現江南水鄉風景,畫下方近處以重墨擦染沙岸,細筆勾出蘆荻,畫面中部陂陀上寒林叢中露出村舍板橋,遠方溪水對岸也繪有山丘村舍,再遠處溪岸重重,延伸至畫外,以濕墨擦染而出,予人以一望無際之感,是典型的董氏水墨江南風景。畫幅右上鈐有「宣文閣寶」大印,可知在元代曾為內府收藏,詩堂上有「魏府收藏董元畫天下第一,董其昌鑒定」題識。

董源款 《青綠山水》 立軸四屏

材質、形制:設色紙本

尺寸:105×80.5cm×4

董源《江堤晚景圖軸》絹本設色 179 x 116.5 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據張大千先生的考證,訂為董源的作品。史載董源「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北宋時,也是以青綠得名,且 山石作披麻皴,都是董源風格的特徵。畫中綠波粼粼青山高,酒帘靜處馬蹄輕,一片春意駘蕩。本幅為張大千先生遺贈。

董源《龍宿郊民圖》絹本,設色,156x160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家在這件幅闊,近於正方形的立軸上,採用「平遠」的構圖:從畫面右下的近景開始,將土坡由下向上層層疊架,與中景的峰巒連成一脈。而山的兩側,右為山坳谷地,有小徑通往後方;左為曲折蜿蜒的河流,切割左右兩邊的矮丘、沙洲或坡陀,一直延伸至畫面上方的遠景,全幅展現江南一帶平遠曠闊的景觀。

在石青、石綠和赭石等礦物顏料下,可清楚見到水墨的痕迹。畫家以「長披麻」皴描繪土山疏鬆的質理,畫樹榦和枝葉則用濃墨勾勒、點染,增加蒼茫渾厚的氣息。豐富的筆觸變化,混合著古雅的設色,這一類風格,對徽宗畫院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明顯的影響。

《圖繪寶鑒》記載董源畫:「人物多用青紅衣,人面亦用粉素」,在這幅作品可得到印證。河岸旁,有兩船相連,數十人連臂作歌舞狀,船頭、岸上數人擊鼓;山麓間有人家張燈於樹,山舍村屋前見十餘人來往,相互作揖,顯示一派昇平歡樂、節慶娛慶的氣氛。人物的活動,與本幅畫題「龍宿郊民」(「籠袖驕民」的諧音)代表承平天子腳下的人民相符合。

來源:美術傳承 原作者無法查證,版權歸原作者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生活才是畫畫的源泉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