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海馳援演練,目標潛艇座沉海底如何找

深海馳援演練,目標潛艇座沉海底如何找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對失事潛艇的救援是世界海軍共同面臨的難題,而如何發現失事潛艇,則是難點中的難點。新年度一開訓,南海艦隊某防險救生支隊就將該課目列為訓練重點,體現的是大抓實戰化訓練的態度,反映的是新組建部隊在改革強軍中所展現的奮進姿態。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資料圖

深海馳援,目標潛艇在哪兒?

趙 陽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黎友陶

「南海某海域,潛航深海的某型潛艇突發險情,與外界失去聯繫。」1月15日,接到演習救援任務的南海艦隊某防險救生支隊多艘救生船和拖船快速前出,趕往疑似事發海域。

經過6個多小時高速航行抵達預定海域,救援官兵卻忐忑起來:以往執行援潛救生演練,潛艇「失事」時都會釋放指示浮標,大體可以知道「失事」潛艇的位置。而該「失事」潛艇並沒有釋放用於指示位置的浮標,一切都是未知數。

「我們熟知的失事潛艇,大多都沒有釋放失事浮標。因此,援潛救生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如何發現失事潛艇的位置。」演練指揮員、該支隊支隊長王文聰告訴記者,潛艇突遭險情來不及釋放失事浮標本來就是常有的事。

大海撈針,談何容易?潛艇潛坐海底,不會發出任何聲音,想要發現它十分困難。更讓官兵們措手不及的是,由於受強冷空氣影響,海區浪高3至4米,給搜索目標帶來更大困難。

演練現場,迎著巨浪,一艘救生船快速出擊,運用聲吶對疑似海區進行測掃。該型救生船裝備了較為先進的聲吶探測設備,但由於氣象條件影響,裝備優勢受到限制。一遍、兩遍、三遍……最後無功而返。

「失事」的潛艇,到底在哪兒?

在該救生船測掃的同時,救援指揮所迅速調整搜索方案:根據潛艇最後通信時間和位置,結合海區流速流向,重新劃定3個疑似海區。該支隊救生船和拖船被分為3個搜索群,各自在任務海域展開搜索。

波峰浪谷間,某救生船聲吶操作員駱周遊凝神靜氣,捕捉著來自深海的一條又一條信號。欣喜一次次爬上臉龐、又一次次消失,留下一片凝重。駱周遊經驗豐富,曾多次準確發現水下目標。他告訴記者:來自海底的信號很多,如何辨別有用信息是聲吶操作員面臨的一大難題,一個細小的失誤就可能與目標失之交臂。

「發現疑似目標位置,方位×××。」某救生船聲吶操作員賀偉經過多次對比,在雜亂信號中捕捉到一絲微弱的異常信號。指揮所迅即組織兵力進行確認,然而確認結果又一次讓官兵失望。

海上指揮所再次調整搜索方案,以劃定區域為中心,擴大搜索範圍。3個搜救群從3個不同方向對劃定海區展開拉網式搜索。

「報告船指,發現目標位置,方位×××!」聲吶操作員駱周遊的報告,打破了指揮室的寧靜與緊張。與此同時,其他搜救兵力群也傳來消息,直指同一水域。隨即,兩名潛水員接到命令後迅速下潛,對潛艇進行精確定位。

「發現目標潛艇,方位×××,能見度低於2米!」潛水員從海底傳來相關信息。隨後,8名潛水員緊急入水展開作業:供電、通氣、輸送食品,充氣完成的潛艇開始慢慢上浮……

採訪手記

把從難從嚴真正落到實處

去年11月,阿根廷海軍宣布搭載40多人的聖胡安號常規潛艇失聯48小時,阿根廷先後出動眾多搜救力量,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對失事潛艇的救援是世界海軍共同面臨的難題,而如何發現失事潛艇,則是難點中的難點。

新年度一開訓,南海艦隊某防險救生支隊就將該課目列為訓練重點,體現的是大抓實戰化訓練的態度,反映的是新組建部隊在改革強軍中所展現的奮進姿態。

如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的導向愈發明顯,但實戰化訓練要求提得高、標準落得低、實際收效打折扣等現象仍然存在,歸納起來主要原因是從難從嚴的標準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訓練中,我們不妨像該防險救生支隊那樣,按照實戰標準設定困難,主動練險練難,讓演練直通未來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