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香結:荸薺庵談藝錄

霍香結:荸薺庵談藝錄

傳播:藝術品鑒賞 | 美術館運營|名家訪談 | 藝術教育 | 拍賣|收藏

簡 介

INTRO

霍香結,別署螻冢,蕭乾父。五毒俱全之腐儒詩渣書奴各種外史。涉獵經學,文學,書畫, 篆刻等領域。70年代出生於桂林,現居京。

霍香結:荸薺庵談藝錄

文人畫本質上是由人格上升到道體的繪畫,具象世界已經全部打破,離相,是一個直觀世界的碩果。正因為著象,世界的表象在我們的思維中形成了禁錮,反過來,人也被這種表象鎖住,而看不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心不明,見不性。釋教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常說的不著象,也是這個意思。緣起性空,文人畫始終在找那個甘之如飴的詩性和禪味。由思考進入的形而上層面。他要表達的那個東西始終是內心深處與絕對宇宙精神溝通的靈光片羽。除了筆墨趣味,文人畫在學院繪畫的教學系統之外。中國的文人畫奇特之處也在這裡,它是一個哲學系統,思想體系。就好比詩歌,沒有一所教授詩歌寫作的學校。完全依靠大量的自我閱讀,思考和實踐與修行建立起自己的觀感世界。文人畫更加本質的呈現了人的心靈,生命與宇宙的對話。我們稱之為性靈的那個東西,也就是心性道體。她已經把繪畫遺忘了。繪畫作為一個軀殼存在。天然丹霞禪師把廟裡供奉的木頭菩薩用來燒火取暖,看守廟宇的和尚則被嚇壞了。總而言之,文人畫是在中國文明圈特有的土壤中誕生的。隨著不同階段思想的波動,也有新的發展。釋教精神本土化過程也可以看作逸品這一類繪畫產生的思想根源。被董玄宰厘為南宗的王摩詰、蘇東坡輩均以釋家為聖糧,而牧溪、梁楷,以及明清之際的八大、石濤、漸江、髡殘輩則由儒入佛,或由佛入道,或儒釋道互相參入,雨露均沾。時也,命也,而成就其繪畫的也是時和命。這個時,是不逆。命是性天。離相這種思想是立即斬斷,截斷眾流,讓人對世界的認識以一種非常迅速的動作結束對錶象的迷惑。但是易經所秉持的象,和這個相,二者是有區別的。這種象是一種內在的食物,可資內養的氣,更是一種思想方式,而非表象,具象。

01-暗香

02-當花瓣離開花朵

03-旃檀林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懿收藏 的精彩文章:

TAG:懿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