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表情:閱讀一張臉,看穿一個人

微表情:閱讀一張臉,看穿一個人

職場、情場和江湖,各有各的規則,行走在裡面的人形形色色,各有各的心思。要想準確地解讀別人在想什麼,需要多動點腦子。

本文選自:姜振宇熱售新書《人心叵測》。

心理學可以洞察心理?

好多人崇奉心理學,是認為學會心理學可以洞悉一切。

「有了心理學知識,可以了解自己,更能了解別人的想法,甚至可以影響別人的思維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能清晰地知道其他人的所有想法,不但不會被騙,而且諸事所向披靡,會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是小到談戀愛的個人訴求,還是大到國際事務談判,任何坐在對面的人都逃不過你的法眼,這得有多爽!」

很可惜,科學心理學會告訴你,絕大多數心理學都是研究群體現象的規律和成因,不研究個體。也就是說,經過科學的心理學訓練之後,你可以把幾十億人當成一個對象,充分了解他們的心理規律,就像了解非洲大草原上成群的角馬交配、遷徙的規律一樣。但你卻沒有辦法準確地判斷出具體某一個人在想什麼,就像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出具體某一頭角馬的發情期一樣。

為什麼?因為所有科學心理學都是在非常「乾淨」的實驗條件下得出的純粹結論。沒有複雜的環境,沒有意外的干擾,沒有豐富的變化,對於科學來說,實驗條件越乾淨,研究結論就越準確。但把這些純粹的結論用到真實的職場、情場和江湖中,就會顯得單薄無力。

騙子們的生意好做

這樣一來,反倒是引出了一堆宣稱自己可以洞悉人類心靈的專家。像星座、血型、N 種性格這一類心理分析,大多是以偏概全,沒有完全的科學理論。即在做後置總結和分類的時候,頭頭是道,往往讓人覺得,「對啊!我自己正是如此,我認識的誰誰誰也是這樣」,從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那些不符合自己認知的人。更有甚者還會自行腦補反推的邏輯——「我懂啦!只要星座、血型或者性格類型符合分類要求,那麼他們就一定是這樣的人」。

其實呢?這種套路跟科學心理學做實驗統計的那一半工作是一樣的,只是更粗糙、更不負責任罷了。它沒有科學心理學的後一半嚴謹過程,就是用結論進行預測驗證。對了,留下;錯了,認錯,並扔掉這些沒用的結論。所以,這些江湖套路有著共同的硬傷,總結的時候「順我者入,逆我者假裝看不見」,預測的時候則沒有用,無論錯得多麼離譜,都會想方設法自圓其說。

如何真的看懂人心

職場、情場和江湖,各有各的規則,行走在裡面的人形形色色,各有各的心思。要想準確地解讀別人在想什麼,需要多動點腦子,至少想清楚以下五個問題:

1. 你們之間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比如各自的身份、地位、利益關係、社會規矩……怎麼做才能分出輸贏強弱?怎麼才能獲利?如何才能避禍?如果這一層你都不知道的話,就別妄想研究心理學了,還是先學做人吧,更踏實些。因為絕大多數人做事情,都是按照規則來辦事的。升職、結婚、賺錢有規矩,哪怕做壞事也是有規矩的,所謂「盜亦有道」。

2. 對方的利益訴求究竟是什麼?他想打壓你,還是想扶持你;她想對你撒嬌,還是對你不滿;他是為了立威,還是想要懲罰你?這一層就需要動腦筋了,既要想明白第一層的遊戲規則,也要考慮到對方的真真假假。

3. 對方說的話可信嗎?漂亮話誰不會說?尤其是第一層規則想明白了之後,後面所有的話都可以按照規則來編造。你要是光靠聽人家的話來做判斷,比如星座、血型、性格,聽別人表面怎麼說,就敢總結分類,知不知道你可能跳進了一個插滿鐵釺子的大火坑?多可怕!

4. 對方真實的心理狀態,除了會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還會通過表情和動作表達出來。如果對方故意用假話騙人,那些語言都是空洞的,但表情和動作同步的作假難度很大。即使你遇到了高手,特別會演,連表情和動作都是行雲流水、惟妙惟肖,也不要怕。人身上還是會有一些藏不住的「微」表情和「微」反應的秘密。

5. 仔細想一下,如果你解讀出來了對方真的恨你,你該怎麼辦?人家說一句真真假假的話,你該怎麼接,才能減少恨意、化險為夷?有些時候,就算準確讀心,也會半途而廢,因為不會接話,不會處理明槍暗箭。所以,光讀懂心思沒有用,還要學會影響和控制局面。

微表情技巧

一、一秒識破謊言

大部分人的臨場撒謊,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簡化回答,這是一種共同的心理趨向。臨場謊言,並不一定是腦子裡什麼都沒有,被問到了才慌忙從零開始想。

臨場謊言和有準備的謊言,核心特徵是積極施騙還是消極施騙,像非法傳銷、保健品銷售、演講培訓成功學之類的東西,行為人是有目的有意識積極主動的來施騙,就屬於有準備的謊言。而不希望別人發現,不希望別人較真,也確實沒有進行過攻防演練或者內容背誦之類的準備,就是簡單想過,則屬於臨場謊言。

謊話的高級技巧。能把一個要命的謊話說得行雲流水,得益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心裡沒有負罪感,不管說大說小,說深說淺,編得有多離譜,或者說已經很接近事實了,但是如果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裏面不慌,不覺得自己在犯錯,不覺得別人會因為這件事怪罪他,這就叫作沒有負罪感。不經過長期訓練,是很難克服這種與生俱來的價值觀的。我們普通人,有意騙人的時候,多少都會有愧疚感。不管是出於對事情對和錯的判斷,還繞不過「萬一人家發現我在說謊」怎麼辦這樣一個心理障礙。

如果你懷疑對方可能在騙人,應該提出一些什麼問題呢?

三條簡單的建議,你可以試試看:

1)誅心。你覺得對方的動機或者利益是什麼,就直接說出來給對方看。比如:您那邊不會是已經不考慮我們了吧?你不接我電話是不是已經討厭我了?你到我這裡來辭職之前,已經和外面談好了跳槽條件了?等等。把對方的動機,利益訴求,心裡的想法,直接說出來,這種問題往往特別有刺激力度。

2)舒緩。畢竟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在騙人,僅僅是為了試探,所以在加壓之後,看對方反應,分析對方心態,還要記得緩和一下剛剛那些比較狠的問題生成的壓力。比如接著剛才的三個問題:「您那邊不會是已經不考慮我們了吧?」隔一會看看對方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什麼表情然後說:「我們這邊,非常希望能跟您達成合作」;「你不接我電話是不是已經討厭我了?」隔一會看看對方怎麼回復,然後接著說:「我在想,也許是因為你太累了睡得早,才沒聽到電話的」;「你到我這裡來辭職之前,已經和外面談好了跳槽條件了?」隔一會,觀察對方的動作,然後說「公司很想挽留你,因為你的價值很重要。」等等。

3)直接問。高壓之後舒緩,舒緩之後再穿刺,直接問對方的真實意圖。比如:您那邊不會是已經不考慮我們了吧?我們這邊,非常希望能跟您達成合作。今天能簽合同嗎?

提問題,實際上是微反應技術的核心環節。

二、判斷領導有沒有生氣?

上等人,有本領,沒脾氣;下等人,沒本領,脾氣大。

所謂上等人就是被很多人尊重和認同,能把事情和關係處理成這個檔次,自然就是上等人。

那麼,按照同樣的邏輯,沒本領事情處理得糟糕,處處危機和衝突,自然脾氣臭,然後惡性循環,被越來越多的人唾棄,事情失敗又人人否定的,也就是下等人了。

領導生沒生氣,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因為領導在你們的圈子裡,就可以不嚴謹的定義為上等人了。

領導被定義成為上等人之後,大概可以分成三種情況:

一種是脾氣臭,有脾氣直接發飆,罵人:

一種是涵養好,有脾氣自己壓制,表面裝作平和;

一種是心機深,有脾氣表面偽裝,稍後背地裡整死你。

我們分別來探討一下:

1、明顯的憤怒

憤怒情緒不再掩飾的標準特徵:皺眉+瞪眼,身體趨前,全身用力,呼吸劇烈,準備進攻。整個身體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增加,全身肌肉都處於興奮狀態,準備撕咬獵物了。這一瞬間,如果是動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看到這樣的反應,即使再過微小,也一定要小心,對方產生憤怒了,要進攻了。

2、被隱藏的憤怒

一言以蔽之,領導把憤怒隱藏起來,就是不想讓你知道他生氣了。實際上呢,還是生氣的或者是警惕的,只不過覺得沒有必要當面發出來,或者當面發作不合適,便控制住自己。這個情況最為難以處理,普通人根本就注意不到,那麼我們不妨把明顯的憤怒表現縮小,總結為一下幾個特徵:

1)皺眉+眼瞼用力;

2)視線關注集中;

3)全身上下有用力的表現;

如果你發現領導有上述三種表現特徵,但他的表面上卻風平浪靜,甚至和藹客人,這就要小心了。至少,領導沒有你理解的那麼輕鬆和淡定,心裡還是有情緒波動的。本來領導狀態挺好,積極且樂觀,突然之間不愛說話了,不搭理你的,盯著你看,並且有其他兩條特徵,請小心,領導不高興了。

3、兇狠的憤怒和表面的笑容

如果你的領導皺眉,呈現出微豎的形態,眉頭明顯低於眉峰,請注意這不是普通的皺眉,而是憤怒的皺眉,動用了皺眉肌和降眉間肌,這是憤怒的表情特徵形態之一。

豹子在捕獵和撕咬牛羊的時候,會一直緊緊盯著獵物,直到殺死後放心食用為止。無論別人嘴裡說的話有多麼友善,但如果出現了雙眉微豎+視線關注,無論是盯緊的關注,還是特殊情況下的密集打量,都代表了捕獵者心態,也就是危險的信號,說明對方內心深處充滿敵意。

三、你的下屬是不是真的服你?

人經常是這樣的,最直接的感受和想法,往往來自於動物的決策;但是先進的大腦通過思考和學習,會根據不同的規則來更替並取代,情緒的動物的決策。微表情之所以能準確判斷出人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就是從動物態的情緒進行切入判斷的。一個人,也是一個動物,會率先有動物感受和決策,就這一點破綻,可以通過生理規律和情緒規律來分析,不管當時人後來再怎麼隱藏和掩飾,也能知道那一瞬間,他的真實想法。

在你的工作之中,有沒有見過類似的情況,你的下屬會在你講話或者批評的時候,身體出現用力的動作,比如握拳、皺眉、咬牙、按筆、捏桌子、挺腰,又或者出現向前進一步,視線逼人的舉動?但是,後來他們都不會像動物那樣大喊大叫,連撕帶咬,都會卑躬屈膝,溫良恭儉讓的跟你對話,表達服從和謙卑。

如果有過類似的行徑,你要小心了,因為對方心裡,並沒有把你擺在高位來仰慕和服從,至少在那些矛盾衝突發生的一瞬間,他們都像動物一樣,想要跟你干仗。那些後來的舉動,都是苟且的,用來騙人的,是用來遵守社會規則的,而在他們心裡,你是一個可以撕咬的對象,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是更強大的,可以把你打敗。

倘若你真的知道了這一點,會不會有點生氣?什麼,我的手下竟然心存不敬?那我必須開除他!如果是這樣的智商水平,還是果斷放棄現在的位置,去大理麗江之類的地方漂泊一生,或者是去西藏開開光,受受苦,因為你也是情緒化的低級生物。

手底下的人不服氣,甚至心理認為自己比你強,這是太正常不過的情況了,千萬不要因為這樣的動物本能而生氣,你倆比的又不是誰個大、誰牙口更好、誰打架更厲害?

人類社會之所以文明,就是因為可比的東西太多了,各種規則多到一輩子不能窮盡。所以,你要跟手下比的,是誰的資源多,誰更能利用規則,誰的智慧更高明,誰得到的支持更多。至於出於動物心態的驕橫跋扈,根本不必在意,只要不上擂台,那點小心思根本就動不了你的一根汗毛,那就是一個初級決策的本能反應而已,他沒有真本領去撕咬你。

人的生活基本上分三層:

第一層,也就是最底層,先找到安身立命的法子,好好上學,好好工作。掙到足夠的工資,吃想吃的,玩想玩的,好好對待自己的家人,別讓他們吃苦受累受委屈。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能完成這個任務,就已經是混得很好了。

第二層,往上一層,不要受欺負。世界上總是有壞人的,不管是單位里給你穿小鞋的,還是社會上賣假藥的,他們表現得再積極,也是為了獲得你身上的利益。他們的表現,一般都是社交表達非常好,但背地裡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你如果就聽之信之,前面好好打拚來的成果,也可能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微反應的技術,在這一層可以用得上,你不光聽別人怎麼說,還要注意他們的表情和動作,能夠察覺出有異常,然後跟進幾個問題刺激一下,看看他們是否會露出更多破綻。有了這一層防身護體,也許就能穿破很多偽裝,躲過危機,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當然,不是只有微反應這一個工具可以實現自我保護。事實上,受過良好科學訓練的人,會具備三樣非常過硬的本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證檢驗的思路。有了這三樣,即使不學習微表情,應對現實生活中的騙子也足夠了。因為騙子們的表現,恐怕連常識和邏輯這一關都過不去,而那些擁有神奇本領的人,也不會動不動信仰稱神而罔顧事實。重事實,講邏輯,是所有科學學科的基本規範。

第三層,最高層,人和人的交往,本質就是利益的協調。合作或競爭,都會存在心口不一的現象,這不一定是壞事。懂得談判策略,掌握人類心理規律,會通過情緒表現洞悉真相,可以幫你提高交往的效率,除了不被騙,還能更快地獲得更好的資源。看穿真假,是為了防騙;而看穿真假之後正確應對,則能夠獲取更多的優質資源。那些高級客戶之所以話不多,就是因為他們身上的好資源多。然而,無論有多少資源,無論受過多好的教育,他們仍舊有動物性,對於事物的判斷仍然會有情緒,只是外顯的社交表達比較高級。對於這些人,你若敢用血型、星座和色彩來判斷,也算你膽子大。

犯罪的人,什麼星座的都有;貪官,什麼血型的都有;被劈腿、被欺負、被殺害的人,什麼性格的也都有。所有分析人的方法,都是按照社交行為來進行分類的。社交行為,第一不可窮盡,第二可以偽裝。你跟一個量子物理學家連話都說不上,何談分析?

但行為分析可以,微反應可以,原因就是我們的研究看的是人的動物性。情緒和生理反應不靠皮層管控,所以可以跨社會、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和性別。

本文選自《人心可測》,如需轉載請保留本行及以上圖書相關完整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天鵝圖書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相當於一場3萬元的英國旅行

TAG:黑天鵝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