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被太平軍打的有多慘?遺書中的兩句話讓人不忍心看

曾國藩被太平軍打的有多慘?遺書中的兩句話讓人不忍心看

太平天國起兵之後,清朝道光皇帝夜不能寐,詔令各地辦團練,募兵勇。曾國藩在湖南組織的湘勇,一夜之間成了對抗太平軍的生力軍。但是,作為書生出身的曾國藩,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除了朝廷對領兵之人的防範,最根本的則源於太平軍的勇猛。

1854年,曾國藩憑藉著近兩萬名水陸湘勇,發布征討檄文後,傾巢而動,企圖一舉成功,顯然,他忽視了太平軍的實力。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兵後,經過多年的征戰,已經成了一支很有戰鬥力的軍隊。所以,在靖港水戰中,曾國藩首戰告敗,被逼差點投水成仁。

從這之後,曾國藩的湘勇與太平軍陷入了長期對壘,雖然最終以曾國藩的勝利而告終,但過程卻並不容易,甚至在多次比較重要的戰鬥中,曾國藩是一敗再敗。

最危急的一次是在1856年。這一年湘勇的核心將領羅澤南,憑著匹夫之勇,分兵冒進,想賺得攻下武昌城的首功,卻被太平軍以誘敵深入、夾擊合圍的計謀挫敗了,羅澤南也中彈而亡。

與此同時,曾國藩卻被太平軍石達開所部圍困在江西南昌城,他命羅澤南回援江西,等到的卻是羅澤南的遺書,不覺悲從中來。而此時石達開攻城也越來越猛烈了,一座孤城,城破只是時間問題了。

即使如此,曾國藩還是盡心儘力地守城,他命令全城所有人,除去老幼婦孺,都必須爬上城頭,與太平軍拚死一戰。而他自己則時刻手握劍鞘,哪怕睡覺也不撒手,目的只是為了城破之後,能夠拔劍自殺,不被生俘。

眼看著石達開已經兵臨城下了,所以曾國藩思前想後,寫下了一份遺書。在這份遺書中,首先是對朝廷的交代,一句「為臣力已竭,謹以身殉」,說明他已經抱了必死之心了,認定此役沒有希望了;另一句,則是對父母家人所說,大意是「兒子已經為國盡忠了,自古忠孝難兩全,自己身為朝廷之官,尚有八百兩俸祿可用,權當養老的費用」了;而對兒子則是三申五令,「切記不可從軍,入了行伍」,而是一而再地教兒子如何讀書、修身、持家,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在另一方面,雖然曾國藩有殉國之氣節,朝廷卻沒有放下對漢人的戒心,不僅在軍餉方面卡湘勇的脖子,甚至很多地方官吏也不聽從曾國藩的管轄,處處刁難。據記載,就有縣令故意下令抓湘軍的差使,可是部下拿著曾國藩的印信前往解救,卻被問到「曾大人是何官職」的荒唐話。

在差人送出遺書後,曾國藩已然了無牽掛了,不料石達開卻深夜撤了圍兵,奔著天京去了,原來是清兵趁著洪秀全所在的天京兵力空虛,想要「偷雞一把」,於是洪秀全才命令石達開回防天京,這才陰差陽錯地救下了曾國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打了三次大敗仗,憑什麼還能被後人敬仰,看了他的日記才恍然大悟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