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孩子吃到超標還是攝入不足?

你的孩子吃到超標還是攝入不足?

/

在孩子們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佔領了基石般重要的地位,如果小朋友們缺乏蛋白質,將可能會造成:

1、消化不良、食慾不好、吸收不好、嚴重時常腹瀉。這是因為構成腸黏膜和消化腺的蛋白質的更新最快,因此,可能最早出現癥狀。

2、水腫出現

水腫就是通常所說的浮腫,最先出現在下肢,進一步可發展至腹部,然後是上肢和面部。這主要是由於蛋白質缺乏導致肝臟功能障礙,合成的白蛋白減少,降低了血漿滲透壓,使組織內的水分不能進入血液,進而經腎臟濾過排出。

3、體重減輕

這可由脂肪消耗和肌肉萎縮導致。

4、貧血

這是因為合成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原料不足所致。

5、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障礙

6、免疫力低下,常容易感冒發燒

7、頭髮枯黃,毛髮稀少

/

蛋白質雖然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如此重要和特別,但可能有些媽媽會認為孩子在日常飲食中已經攝入了足夠的蛋白質,這麼常見的營養素,在當今多數人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缺乏呢?

這裡就要聊到幾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情景。

情景一:

明明今年兩歲半,爸爸媽媽由於白天都有工作,所以白天帶娃的任務都落在了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非常疼愛孫子,常常是孫子想吃什麼就做什麼,難以考慮到營養是否均衡。

情景二:

小月月今年四歲,在公立幼兒園讀中班。早餐在家裡吃,午餐和下午餐都在幼兒園吃,晚上在家裡還會再加一餐。幼兒園的飲食沒有找專業的營養師設計,只是普通廚師按普通菜譜烹飪。

情景三:

豆豆今年三歲,由於出生後經常感冒發燒,是醫院的常客,導致後來脾胃虛弱,吃東西常常積食,稍微多吃一些肉類、豆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就會積食、便秘,所以媽媽和外婆都不敢給他吃營養高的食物。

情景四:

甜甜的爸爸媽媽每逢節假日,都會盡量抽出時間帶著孩子們外出遊玩。出門在外的飲食很難注意到營養均衡,常常是走到哪吃到哪,嘗嘗當地特色或是隨便簡單的湊合吃吃。

情景五:

俊俊從出生後兩個月開始奶粉餵養,可沒過多久就全身反覆濕疹發作,測試過敏原後被醫生診斷為蛋白質過敏。從那以後俊俊只能喝氨基酸奶粉,到一歲半以後父母便不再給俊俊喝奶粉,氨基酸奶粉味道不好,孩子不愛喝,普通奶喝了又會過敏,甚至後來發展到對海鮮一類的食品也有過敏反應。因此導致許多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都無法食用。

以上五種情景,都是中國家庭里的孩子們最常見的飲食問題。無論是五種中的哪一種情況都非常容易導致小朋友飲食里的蛋白質攝入不足!

/

那你知道孩子們每天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嗎?

按照美國官方(美國醫學會食品與營養委員會)的推薦,一個「活動水平適當的健康人」,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是0.8克/每千克體重。這是最低量。於是一個30千克的兒童,每天至少需要攝入24克的蛋白質,這大概相當於至少2.5斤的干土豆,1.2斤(瀝水)麵條,或者2.4斤的米飯中的含量。父母們回憶一下,家裡小朋友能吃這麼多嗎?

但這還是最低量,是維持「不出問題」的建議量。有很多考慮(尤其是你想提高免疫力,想孩子長得高等等……),讓我們不能只守著這個最低量。另外,如果孩子生病了身體需要恢復就需要更多蛋白質,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

還是那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推薦每天蛋白質攝入不要超過2.5克/每千克體重。這相當於一個30公斤的孩子,每天攝入75克的蛋白質。也就是說剛剛的2.5斤的土豆,1.2斤(瀝水)麵條,或者2.4斤的米飯需要乘以約3.1倍!

所以,這下你知道孩子的蛋白質攝入到底是不足還是超標了嗎?如果還有疑問,可以諮詢你身邊的NATURE營養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ture營養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Nature營養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