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熊姐姐講科學》:烏龜脫了殼是什麼樣子的?

《小熊姐姐講科學》:烏龜脫了殼是什麼樣子的?

大家好

歡迎收聽《小熊姐姐講科學》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

龜殼

龜殼分為兩部分:背甲和腹甲

在背甲和腹甲之間

除了四肢的骨路

怎麼看不到別的骨頭?

脊椎、肋骨、胸骨……都去哪了?

原來這些骨頭

都長到龜殼上了

龜鱉類的背甲

主要就是由變形的脊椎和肋骨組成

而鎖骨、胸骨等骨骼則形成了腹甲

它們的頭頸、四肢、骨盆和尾巴

也是連在龜殼上的

也就是說

龜殼是烏龜身體骨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給一隻烏龜去殼

相當於把它分屍

龜是長壽的象徵

它們的家族也是歷史悠久

已知最早的龜鱉類祖先

是距今2.4億年前三疊紀的祖龜

它的外表跟今天的蜥蜴差不多

但已經有了原始的腹甲、扁平的肋骨

在之後的漫長時間裡

龜鱉類的肋骨逐漸變成了片狀的 「肋板」

相互咬合在一起

與脊椎共同癒合成了堅固的背甲

它們的鎖骨、胸骨也愈發扁平

面積擴大

形成了覆蓋整個胸腹部的腹甲

與大部分脊椎動物不同

龜鱉類的肋骨、胸骨外側沒有肌肉

皮膚則大多變成了硬化的角質層

一片片與骨豁緊密貼合在一起

稱為盾片

只有少數種類的骨骼外是軟質皮膚

比如鱉類這些軟甲龜

簡而言之

龜鱉類的殼都是「皮包骨」

而龜殼裡面又是"骨包肉"

烏龜爬行慢吞吞

不光因為套著沉甸甸的龜殼

與其他現存爬行動物一樣

龜鱉類的四肢位於身體兩側

而不像哺乳動物一樣位於身體下方

影響了運動速度

更不要說龜鱉類的脊椎構成了龜甲的大梁

一輩子只能保持弓腰駝背的姿勢

爬行時也沒法扭動脊椎

只能完全靠四肢發力

能不費勁嘛

龜鱉類犧牲了輕盈的步伐

換來了遠高於同體型其他動物的防禦力

它們的背甲、腹甲

與身體兩側的「甲橋」結合成一個整體

只留出了頭尾、四肢活動的空隙

遇到危險時還能把它們縮回殼裡去

防禦能力最強的當數閉殼龜和箱龜

它們的背甲、腹甲之間以韌帶相連

腹甲也分為韌帶相連的兩片

遇到危險時

它們可以伸縮韌帶

把腹甲、背甲完全閉合

形成一個無懈可擊的「裝甲盒」

也有一些種類如鱷龜、平胸龜

側頸龜類和海龜類等

頭頸四肢沒法縮回殼內

當不了「縮頭烏龜」

全世界現存的300多種龜鱉類

按棲息地可分為海龜、水龜

半水龜和陸龜等幾種類型

判斷一隻龜的習性

看背甲就能大致猜出來

一般來說

水棲龜類的背甲扁平

半水棲龜類的背甲微微隆起

而陸龜的背甲大多高高隆起

像個小山包

龜是終身生長的動物

作為骨骼的龜殼可以隨著龜一起長大

不過龜殼表面的角質盾片就未必了

養過巴西龜(密西西比紅耳龜)的朋友都知道

小巴西龜生長期間

它背上的盾片

會一塊塊翹起、脫落

長出新盾片

就像蛇蛻皮一樣

而常見的兩種國產龜

烏龜(中華草龜)和花龜

背部的盾片可以持續生長

並在表面留下一圈圈形如「年輪」的生長紋

想說什麼就留言

喜歡就轉發吧~

長按下方二維碼丨關注放學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放學後FinishClass 的精彩文章:

《小熊姐姐講科學》鳳梨和菠蘿的關係你弄明白了嗎?

TAG:放學後FinishCl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