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什麼去愛你,星星的孩子?

拿什麼去愛你,星星的孩子?

很多人習慣於把自閉症的孩子說成"天才",好像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愛心來接受他們——這在本質上還是要比較出一個優劣來。

今天,我不想把這些孩子加以夢幻色彩,或者試圖找出他們異於常人的天分來激發人們的情感。我想說的是,關注他們,並不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同情和憐憫,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他們需要學習溝通,學會與人交流,與生活交流;而我們需要學習接納,學會接受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群體,在這個過程中各自尋求進步。

一個好的社會,不會憑空而來,需要人人學習,人人進步。這個世界不光有競爭,合作也非常重要。

故事一

等待連接溝通信號

上午10點,星星家園正在上課。

隔著玻璃門,我看到一位年輕的女老師正在教他們認識人民幣。

"看一看,這張是什麼顏色的?對,是黃色……"老師的聲音很大,配合著誇張的肢體動作。五個孩子背對教室門坐著,我看不見他們的表情,但很明顯地,他們沒有積極回應,老師只是自問自答。

五個孩子有兩個比較安靜,另外三個中有一個女孩用手在桌子上划來划去,最邊上的黑衣男孩不時地用手拍打腦袋,還有一個穿紅衣服的男孩坐在中間,喜歡東張西望。一回頭看到門外有人,就沖我笑起來,我也對他微笑。他突然顯得很興奮,拍拍坐在旁邊的另一個孩子的家長,再用手指指門外,嘴裡嘟囔著什麼,我聽不清,猜想大概是:"有人看我",或者"她對我笑"。我心想這孩子還蠻有意思。他再看我時,我仍然對他笑。他於是沖我招手,示意我進去坐在他身後的椅子上。怕影響老師上課,我沒有進去,男孩顯得有點失望。

另一間教室里,年齡較小的幾個孩子圍坐一圈,聽老師講遊戲規則。僅從遠處看,不會覺得這群孩子有什麼不同,仔細觀察才發現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在認真聽講:有的一直在玩著自己的手指,有的眼睛默然地望著另一個地方,有個孩子突然站起來,試圖跑出教室,被家長拽了回去。每個孩子的身後都跟著家長。

遊戲開始了,老師做了一個簡單的示範,一些孩子在模仿,還有幾個孩子原地不動,這時候,身後的家長便拿起孩子的手,學著老師的樣子去教他。孩子沒有抗拒,也沒有積極響應,在他們臉上,讀不出歡喜或是厭倦。

是的,他們是一群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年齡從3歲到14歲不等。他們喜歡獨自玩耍,不太依戀父母,不愛與人目光對視,大多數語言發展延遲,無法表達內心感受,有社交障礙,甚至還有些強迫症和小怪癖,極少的孩子表現出特殊天賦。這些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延安有1000多個,他們就像生活在遙遠的星球,等待有人破譯心靈密碼,連接溝通信號。

故事二

內心埋藏愛的渴望

課間休息,家長們帶著孩子走出教室。

一位女士突然問我:"你就是明明的媽媽?"

"誰?"

"明明剛才指著你說"媽媽",嗯,就是穿紅衣服的男娃娃。"

哦,原來他叫明明。

這時我才注意到,所有的孩子都出來了,唯獨沒看見他。明明奶奶一直坐在門外,她說,上課前明明把她推出來,不讓陪著。

我去教室門口,明明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發獃。看到我來,他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咧開嘴笑了。我沖他招了招手,他迅速起身快步走到我跟前,伸開雙臂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在我臉上親了一口。

"自閉症孩子因為鏡神經元受損,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也不關心他人的感受,有的孩子喜歡親近人,甚至見到陌生人就和親人一樣,親密地抱住對方,沖對方微笑,完全沒有戒備心理。"如果不是老師提前告訴我這些,我可能會被他的熱情嚇一跳。

明明13歲了,個子超過1米5,按說早就過了最佳的康復年齡,但奶奶仍堅持每天都送他來。因為"他喜歡來上課",也因為 "不上課自理能力會明顯退步"。

明明5個月大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3歲多被發現患有自閉症,父母離了婚。老兩口帶著明明跑了很多大醫院,也吃了許多偏方,收效甚微,後來基本放棄了。明明的自閉症不算太嚴重,但無法正常上學,所以一直留在家裡。老人能做的只是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無法給他更多的幫助。

2016年11月,延安星星家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成立。聽說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孩子效果明顯,奶奶有些心動,就去報了名,老兩口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專門接送孫子上課。每月2000元的費用相比大城市來說已經很便宜了,但對沒有固定收入、靠兒子養活的老兩口來說也十分艱難。

"訓練有效果嗎?"

"有。"奶奶說,明明現在可以自己坐公交車,自己過馬路,能幫她買麵條,還能認識一些基本的數字、漢字,能打簡單的智力遊戲。最重要的是,來這裡孩子每天都很高興。半年期滿的時候,因為經濟原因家裡曾想放棄,但一到上課時間明明就鬧著要出門。而且奶奶發現,一旦不去上課,明明就開始退化。她說,有一次因為生病,連續一個星期沒出門,結果一個星期後,明明連回家的路都不認識了。

其實,明明很少見親生母親,突然對我喊"媽媽",或許是我的某個特點或舉動讓他聯想到了自己的媽媽,雖然孩子不善表達,但在他內心深處,應該埋藏著對母愛的渴望。

到現在,親生父母都無法坦然接受明明的存在。明明奶奶已經65歲了,身體不是太好,她時常擔憂,將來老兩口不在了,這個孩子怎麼辦?

故事三

上帝只是關了那扇門

看過奧斯卡獲獎電影《雨人》的人,都會對那個患有自閉症、行為怪異的主人公印象深刻。他有過目不忘、天才般的特殊能力,可以瞬間計算複雜的數學運算。你可能以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會有過人之處,因為"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就必定會打開一扇窗"。可現實是,有時上帝只是關了那扇門。

大眼睛,長睫毛,皮膚白皙——西西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6歲了。

媽媽是在女兒2歲時發現她有異常的——經常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裡玩,無論媽媽怎樣哄她和大家一起玩,或是其他小朋友就在她旁邊嬉戲,她都無動於衷,只專註於自己的玩具。西西爸爸從外地出差回來,一個禮拜沒見女兒,伸手想抱抱她,她竟然反應冷淡,徑自走開。西西極少開口說話,有情緒時就尖叫、哭鬧。最初,西西媽媽還以為女兒只是發育得晚了一些,因為平時都是老人帶孩子,她覺得可能是"隔代親"的溺愛才導致了女兒性格不好。"自閉症"這個診斷結果,一度讓西西媽媽無法接受。

"死寂般的深夜,望著身邊熟睡如天使般的你,絕望、冰冷的感覺,刻骨銘心。"那一天,西西媽媽在微博上留下這樣的文字。

這之後,西西媽媽辭去工作,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網上學習各種有關自閉症的資料,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女兒互動,輾轉北京、西安各種康復機構,為的就是讓女兒儘快康復。因為干預得比較早,西西恢復得相對較好,但與正常的同齡人比較,還是有差距,也沒有發現異於常人的天賦,所以在她讀幼兒園時,遇到了麻煩。

西西先後被三家幼兒園勸退,都是家長以影響自家孩子為由,聯名要求西西退學。西西媽媽非常難過。

她記得,西西剛出生的時候,她曾經夢想孩子將來能學舞蹈,讀北大,而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孩子將來能自食其力,融入正常生活。如今,西西半天在星星家園繼續康復,半天去幼兒園上學。西西媽媽也"學乖了",她不再告訴幼兒園西西患有自閉症,只是說她發育比較遲緩,希望老師能關照她、接納她。

西西明年就7歲了,能上小學嗎?西西媽媽說,很難,走一步看一步吧。

采 訪 後 記

寫下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心裡一直很壓抑,有種陷入重圍找不到出路的感覺。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發生原因及機理不明,無葯可治,目前仍是世界性難題。即使在被關注程度愈發密集和科學的今天,依然只能通過干預訓練,最大程度讓患者學會自理甚至自立。

家長們從最初的無助和迷茫,到不惜一切代價求醫問葯,他們艱難地學習接受和自救,有的離鄉背井,有的"自學成才",而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經濟和精神力量做支撐。在延安,對於一般的自閉症家庭而言,星星家園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創辦於2016年底的星星家園,是目前延安唯一一家專業自閉症康復機構,創辦人高旭東也是一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從最初迫切地需要"方便自己孩子康復訓練",到推己及人"讓延安自閉症孩子都有機會康復訓練",星星家園的公益性定位決定了它收費的平民化,一些低收入的自閉症家庭因此看到了希望。然而,這註定是一件難以平衡的事情——一邊是專業特訓行業的高投入,一邊要確保普通家庭能拿得出的低學費,經濟虧損無法避免。高旭東並非富豪,星星家園運行1年多,就開始捉襟見肘,入不敷出。未來怎麼辦?高旭東還沒想好,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僅靠他個人去走,絕對不行。

患了自閉症的孩子如同在心裡築了一堵牆,把自己和外界隔離起來,這堵牆同時也築進了家長的心裡。但這只是其一。我想,愛的疏離和缺失,社會的忽視和孤立,也正像一堵牆,把自閉症孩子和家長一同關在裡面,找不到信號,見不到陽光。

我們一時無法推倒孩子心裡的牆,但至少可以先把外牆推到,然後試著在內牆上打幾個孔,讓陽光照進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原文首發於《延安日報·悅讀》1月21日頭版,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ezi915 的精彩文章:

TAG:yezi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