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陰:縣級市裡面生活水平和質量拔尖的城市

江陰:縣級市裡面生活水平和質量拔尖的城市

經濟

江陰在縣級市裡面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還是拔尖的。不要和大城市比,沒這個必要。

相比於其他地方,蘇錫常的集體經濟發展尤為突出,而江陰可以作為蘇南模版

均勻而密集的人口,平坦的地形,長江下游的地緣位置,沒有大的戰爭和災難。蘇南地區的經濟在初期積累中優勢明顯,江陰受益於此。

生活在江陰的人,對小城市交通的便利感覺特別直接,公路網發達,小汽車多。均勻的人口帶來了遍布村鎮的服務、零售業。蘇南相對集中和靠近的各個市區彌補了消費額外需求,出門就能買東西,出行便利,市區間距離也能接受,這些直接的體驗,要離開了江陰才更深的感受到。

本地工資真的高么?不見得,但是外來勞動力彌補了生產力不足,交通和位置帶來了機會,做生意的人多了,工資不再是生活水平那麼直接的體現。個體戶、作坊式的經營手段在江陰特別普遍,靈活性特別高,可能是因為長三角地區產業多元且門類齊全的特點。

大的村鎮企業附帶的衛星效應,是很多作坊企業的生存之道。一旦大企業的泡沫被戳破,作坊企業也會被牽連,但是轉行或者退出往往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


環境

早些年,企業數量井噴,環保意志相當滯後,無錫出現的太湖污染是典型的經濟發展後遺症。江陰沒有大湖和大山,所以耕地和發達的村鎮水道(數百年江南經濟命脈的遺產)成了污染的重點對象。

多元的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和部分高污染輕工業,對耕地和河湖產生了長久的污染。大家還是愛乾淨,回過頭來治理。通過建公園,加大綠化面積,目前基本外在的污染沒有那麼明顯。意識有了,污染只是變得不那麼表面。

環境不是江陰的優勢,但是目前,幾乎所有的工業城市都沒有優勢。江陰小,易治理,每年回來都會相當明顯的體會到環境改變和提升。


人文

向來鄉下無人文,多年來辛苦的勞作和財富積累確實留下了很大的人文空白,多數父輩沒時間回頭看書,餵飽肚子為先。但是長三角整體水平和提升應該都屬於全國領先。

旅遊業發達,經濟利益帶來的人文發展的不會慢,空不空,等精神文明建設完成後再給答案吧。


宜居水平

物質方面,交通和人口優勢,使得物質需求都可以滿足,這是長三角普遍的。

文化方面,生活安頓了,體驗還是要靠自己,手段越發多元,文化體驗不能停留在江陰,不然自己的小格局誰也改變不了。是從這裡出發,而不是以這裡為終點。

宜居的小城市,江陰算一個,環境保護快步跟上。蘇錫常沒有限購,住不習慣還可以去張家港崑山常熟太倉啊。哪個適合選哪個,開個車太方便。

江陰本身魅力或許不夠,可是長三角本事就是一家,呆在這裡,格局不要那麼局限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貓茶話 的精彩文章:

如何六國撐到秦始皇死,秦國還能不能統一天下

TAG:老貓茶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