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苦難,所以慈悲——讀 janefar的《發生在本命年的那些事》

因為苦難,所以慈悲——讀 janefar的《發生在本命年的那些事》

因為苦難,所以慈悲

——讀janefar的《發生在本命年的那些事》

讀janefar《發生在本命年的那些事》,陪著作者掉了一地的眼淚。24歲,正是最好的青春芳華,作者卻在那個本命年裡經歷了煤氣中毒、挺著大肚子接受大會批判、數次搬家、初子夭折。作者在文中寫道:「每每憶起,都是如鯁在喉,還有止不住的淚水,包括今夜火車上的無眠。」讀完文章,我也無眠了。

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苦難降臨人間?

年初讀蕭紅的《呼蘭河傳》,那是作者童年的回憶錄,她用一雙稚嫩的眼睛看世界,她看後花園的美好,也看世界的渾濁。她用一支極富才華的筆記錄發生在後花園裡她和爺爺的故事,發生在呼蘭河小城裡的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的可悲可憐的故事。作者自身的愛情生活經歷也讓人嘆息,一生漂泊,31歲就芳華早逝。作者說:「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

無數的作家記錄苦難: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及敏銳的感受力寫底層人物的命運,寫生命的誕生、生命的掙扎以及生命的毀滅,整部作品充滿攝人心魄的悲劇感;史鐵生在二十歲時忽地殘廢了雙腿,於是他長久地走進了地壇;路內的《慈悲》記錄化工廠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讓人對特定歷史時期的人的苦難有深深的理解;嚴歌苓更是寫盡了不同人的悲涼,《天浴》中的文秀,《芳華》中的劉峰和何小嫚,《金陵十三釵》中日軍鐵騎下的國人。我在內心裡吶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苦難!

身邊的朋友,也一個個身在苦難之中,婚姻、愛情、友情、工作、孩子,似乎順利和讓人如意的事很少。

讀嚴歌苓的《芳華》,我似乎有些懂了,苦難本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白天和黑夜、陰晴和圓缺,你不能祈盼一個沒有苦難的人生。苦難有天災,更來自於人性,人性有光明,也必有黑暗的部分,所以生而為人,生於人群,就只能接受苦難。

苦難之於人的意義,不能僅僅是承受,深切地經歷過苦難的人,對他人的苦難更能感同身受,這就是慈悲的種子。就像《芳華》中的小嫚,因為經歷過被歧視、污辱和背叛,所以她更能同情和理解劉峰,給予劉峰人性的關懷和溫暖。

經歷過苦難,更能將心比心,能自覺地避免傷害他人,進一步理解他人,幫助他人,這就是慈悲。

苦難的出路也就在這裡,慈悲是一道光,認識人性,理解人性,寬容人性,從而真正地走出苦難,獲得如意的人生。

每一段苦難都是一個禮物,當我們真正地走出苦難,回望那段路,希望會由衷地說「受苦真好」。

看多了陽春白雪,也要了解下真實的人生,多讀讀關於苦難的書吧,養一顆誠實和慈悲的心。感謝janefar老師分享她的經歷和感受,陪著她流的淚滋潤了我的悲心,讓我們在這苦難的人世互相點燈。

這一年,也是我的本命年。

作者:陌上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心素文 的精彩文章:

房車,想說愛你不容易

TAG:簡心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