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靠山,不如自己就是山;等風來,不如奮力追風去!
有靠山,不如自己就是山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生活中,人們都希望有強大的力量,有貴人來扶持自己,也就是有「靠山」,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順利。
「靠山」這個典故的來源和大詩人李白有關。
唐玄宗非常寵信善於偽裝的胡人安祿山,甚至曾經打算讓他做宰相,而駙馬張洎(jì)是安祿山的好友,經常把朝政的一些秘密告訴安祿山。
有一次,張洎跟李白談了自己與安祿山的交往。李白直言不諱地說:「胡人確有謀反之心,到時恐怕會連累你。你萬萬不可靠山(安祿山),還是靠皇上吧!」
張洎聽從了李白的勸告。不久,安祿山果然起兵反唐,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
「靠山」之說從此流傳開來。
人之所以更喜歡依靠別人,是因為仰仗別人比自己努力要輕鬆得多。
但是,「靠」的狀態,人是站不穩的,重心不在自己的身體上,一旦有點風吹草動,自己也就順勢倒下了。
靠山,山會倒,有時候再大的「靠山」也沒有用。
清代的和坤權傾朝野,貪污的金銀財寶無數,富可敵國,是因為有乾隆皇帝做靠山,可是皇帝這個靠山也不是永遠可靠。
乾隆正月初三死,繼位的嘉慶皇帝初四就宣布撤銷和坤的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之職。初八,和坤被拘捕並審訊。正月十八,嘉慶下達賜死的詔書。
剛剛五十歲的和坤,自己的性命和巧取豪奪的財富,在失去靠山後頃刻間化為烏有。
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東西,以無常為常,以常變的東西為不變,以不可靠的東西為可靠,這是顛倒看世界,是執迷不悟。
把別人當做靠山是愚蠢的想法,山和海都有崩塌和乾涸的可能,更何況生命短暫的人呢?
其實,人在這世間能依賴的只有自己,沒有人會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孤獨;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所以你要奮鬥一生。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唯有自己,唯有自己頂天立地,才能不畏懼身邊人事的轟然倒塌,因為你的天地從來不曾依靠別人而運作。
有靠山,不如自己就是山。
所有的靠山,所有的依靠都是是因緣和合,有一天因緣盡了,昔日再強大的靠山也會完全崩塌,就算是求佛菩薩保佑,也還要自己積德行善。
有的貪官燒香拜佛,講究風水,在辦公室裡布置了「靠山石」,但是沒有用,因為一個人最大的靠山是自己的人品,最大的風水是人的德行。
求人如吞三尺劍,靠人如上九重天。
現實,很殘酷。要麼有錢,別人仰仗你;要麼有用,別人需要你。不然,誰都靠不住!
人心,很叵測。要麼互惠,別人利用你;要麼吃虧,別人算計你。所以,心裡要有數!
你對人的好,對別人來說就像一塊糖,吃了就沒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道疤痕留下了,會永遠的存在,這就是人性!
人生說到底:百般的滋味都要自己嘗;難言的苦痛都要自己扛;落下的風雨都要自己擋!
每個人的人生里都會遇到一場措手不及的大雨,如果你身陷雨中,沒有人為你撐傘,你也只能讓自己有聽雨的心情。
一隻猴子,肚子被樹枝劃傷,流了很多血。
它見到別的猴子就扒開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
看見它傷口的猴子都安慰它,告訴它不同的治療方法。
它就繼續給朋友們看傷口,聽取意見,後來它感染死掉了。
一隻老猴子說,它是自己把自己弄死的。
痛,說一次就痛一次,不如自己默默癒合!
內心強大如山,才是真正的靠山。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與其每天擔心未來,不如努力現在。與其討好別人,尋找靠山,不如強大自己,讓自己成為山。
等風來,不如奮力追風去
風箏,要有風才能飛上天空。
沒有風的時候,需要我們快速奔跑,產生的氣流帶著風箏上升,等風箏飛到一定高度後,真正的風也就來了。
等風來,不如奮力追風去。
古人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平靜的水面,丟下石頭,就會直落水底;而在激流之中,丟下石頭,水的急流可以讓石頭漂流,這就是「勢」。
人生有借勢而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上天。
善於「借勢」的人,善於抓住機遇的人,總能比別人走得更快,飛得更高。
機遇不可能時時都有,所以,人生還需要「造勢而為」,在無風的時候,我們更需要跑起來,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也許在人生的大部分時光,都沒有可以讓我們青雲直上的「好風」,沒有任何東西能讓我們飛翔,但是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空間可以助跑,只要不停,永遠都不會下落。
終有一天我們會依靠自己的力量,飛翔更高的天空。
也許我們用儘力氣,也只是為了過好平凡的一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心念所至,生萬千喜歡;做個些許辛苦,卻又異常幸福的人,聚沙成塔,滴水穿石。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但是,只要心中有夢,就不會荒蕪;只要在路上,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歲月的周折里誰也猜不透命運的底牌,所以等風來,不如奮力追風去,放棄等待,選擇追逐,隨風而去,奔向夢想的彼岸!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註明來源出處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