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心路歷程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心路歷程

在上一篇《素食主義者怎麼穿》之後,有朋友問我,你是怎麼通過吃素來保持健康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由我來回答,畢竟我純吃素時間並不長,這個問題應該由虛雲大師(1840年-1959年)、印光法師(1861年生,卒於1940年)、星雲大師(1927年生,至今依然矍鑠)……這些吃素卻依然長壽的高僧大德來回答。

我只是就我吃素之後的心路歷程和飲食習慣,來與大家分享。

其實,許多年前我就開始盡量減少肉食,但因為我家在內蒙古,每次回家,媽媽能夠用來表達她對我們的愛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一大鍋燉骨頭,燉魚。尤其是過年時,更是雞肉、羊肉、豬肉、牛肉樣樣俱全,才算是豐盛小康的生活。

因為從小就是這麼吃,當我第一次看到糖醋小排時,總覺得那麼袖珍的一小塊骨頭,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排骨?

可以說,我吃過的肉真的是太多了。

但有些肉我是堅持不吃的,比如狗肉,後來的羊肉,再後來,除了雞肉、牛肉、豬肉、魚肉,蝦肉,其它肉我一概不吃。我以為讓雞、牛、豬、魚、蝦為我獻出生命,就夠了。

然而,我無法忽略內心的不安。尤其是,當我遇到一頭牛,而它用那雙和藹忠厚的眼睛盯著我,我就會覺得心如刀割,雖然我吃的不一定是它。

而豬的智商之高,是我在做科學探索編輯時便很清楚的。我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隻小豬,它特別喜歡我,整天跟著我去學校上學,以至於整個校園的人都知道那是我的豬。有時候,校長和老師們還會幫我把它拴在旗杆下,等我放學再牽著它回家。

後來,這隻沒有名字的小豬不小心跑到了鄰居家的菜園裡,被鄰居用一個耙子殺死了,死時身上有三個血窟窿。我至今依然記得,那是我少年時代最痛苦的回憶。不過,我慶幸它死於幼年,而不是在臘月天被宰殺做成燉排骨,我慶幸自己沒有吃它的肉。

但那之後,不知為何,我開始討厭豬,每次幫媽媽去餵豬時,我都會用一根棍子趕開它們,我嫌它們臟,卻覺得它們的肉是鮮美的,我甚至自己常常向朋友們賣弄我的燉龍骨湯和糖醋小排。

如今想來,人真的是很奇妙的動物,在許多方面,人的想法或許會被其它任何動物驚嘆。人可以一方面說自己是善良的,另一方面卻去虐待一隻無辜,還要為自己獻出生命的豬。

對於雞,我只在小時候養過一隻小雞雛,但不久那個毛茸茸的黃色小生命就死去了,我和老弟給它蓋了一個小小的墳墓,然而,這並不阻礙我繼續吃它的同胞們。

對於魚,我也和許多人一樣,把它們當成沒有思想的單細胞動物,當然,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學會生物科學刊物發表的一篇文章表明,魚具有「精神性發熱」現象,這是魚有意識的證據。在過去,這種新聞我大抵視而不見。

雞蛋,更是我家裡的必備食材,無論是煮雞蛋、做麵包、鬆餅、蛋炒飯、西紅柿炒雞蛋、紫菜蛋花湯、荷包蛋,雞蛋都是主角。我覺得沒有了雞蛋的麵包、鬆餅就不能叫麵包和鬆餅。

以上,是我漫長的吃肉歷史。

如今,連雞蛋也不再吃的素食主義者的我,很快發現,其實沒有了雞蛋的麵包同樣好吃,一點不會受到影響。只要用牛奶、亞麻籽油或者橄欖油調味,再加入一點可可粉、或耶松粉,味道便是沁香美味了。

吃素之後,父母親人朋友都擔心我沒有東西吃,尤其內蒙的親朋,一餐飯沒肉簡直不能叫飯。每當這時,我便告訴他們,吃素之後,我的食譜變得意外的廣泛。

這不是為了勸別人吃素而詭辯,事實上,在我吃肉的時候,常常是一道肉炒某種菜,再加上一個炒青菜,涼拌菜,便是一餐了。

而吃素之後,我會研究用各種素菜搭配在一起或炒、或燉或涼拌,每天吃的蔬果的種類變得更多。我也會買一些仿葷素齋來解饞,這些素齋有些真的比肉類還要可口,又不用擔心吃太多的脂肪。

我每天堅持喝牛奶和酸奶,許多素食主義者連牛奶都放棄,這一點我還無法做到,因為做麵包、鬆餅牛奶都是必備的。

我的朋友中醫趙大夫,孩提時第一次吃肉便發高燒,從此後便不再吃肉,如今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他的女兒也健康得很,可見素食主義者的後代不會受影響。

趙大夫告訴我每天生吃一點党參,或者泡茶喝,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別的就無需太在意了。蘇東坡說,無肉使人瘦,我見趙大夫一點都不瘦,應該是吃的麵食太多,關中人嘛。

我還是要瘦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這是我如今的素食秘訣。

吃素還可以保持頭腦清醒,這一點,在我身上已經驗證。吃素之後,我一整天不管身體是否疲憊,頭腦都異常敏銳,很少出現那種昏昏沉沉的狀態,真是不亦快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芥末青豆 的精彩文章:

芳華:那時,我們都太年輕了

TAG:芥末青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