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文傑:樓觀與宗聖宮

朱文傑:樓觀與宗聖宮

宗聖宮大殿與老子塑像

省上組織作家赴重點工程採風,安排有樓觀宗聖宮。我第一選這裡,就是因慕老子名。

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尊老子為祖師,樓觀為祖庭。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祗全在道教。」所以說,去樓觀是去尋根的,尋中國之根。

宗聖宮曾是樓觀的中心,這裡幾度鼎盛,幾度衰落。唐代詩人岑參有「草樓荒井閉空山」之詩句。那還是在唐代,唐家主子攀附老子為先祖,以抬高門第,因為老子姓李名耳。當時的道教如國教般至尊,竟有如此「荒井閉空山」的敗落。元代宗聖宮也曾盛極一時。再往後,幾度風雨盛而衰,竟衰落得一塌糊塗,樓觀的中心也從宗聖宮移上授經台,現在的樓觀就被稱為樓觀台了。

如今要在原遺址重修宗聖宮,恢復昔日輝煌,可以算做是拯救文化遺產的大工程,是一切關心中國傳統的文化人的幸事。

在宗聖宮先登紫雲樓。這是在原址移位修復的一個景點。上了樓,眼前彷彿亮了一層天,極目朝東,空濛一片,卻不見一絲紫氣,只能想像著東邊的天,似有紫氣蒸騰,想著想著眼睛也就一派聖潔了。這紫雲樓就是因紫氣東來這一典故而建的。當年周代的尹喜,樓觀的另一位被莊子稱之為可與老子比肩的「博大真人」,在這裡結草為樓,以觀天象,發現紫氣東來,身為函谷關令的他,親自去迎從楚入秦騎著青牛入關的老子。當年尹喜之所以見到紫氣,我臆猜可能與草樓有關,如今內部水泥鋼筋結構、豪華雄偉的紫雲樓,肯定沒有了草木凝聚之仙氣,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更沒這樣的福分了。不過登高一望,自由浮想,也很愜意。身在樓觀,超越千層雲、萬重霧,「東眺驪峰,接晴嵐之浥浥,西顧太白,粲積雪之皚皚」,背靠邃而深、幽而曠之終南,曉雲郁黛朝夕乎其上,靈光寶氣秀髮其間,這該是何等美妙的一刻。

想著尹喜執弟子禮,在樓觀之南高崗築台,請老子講經。於是五千言之《道德經》得以光耀華夏,名垂千古。而我欲尋之根也就在這五千言中了。這是集大智慧,以及天地自然、萬物變化、宇宙哲學之大成的五千言。我們日常早已熟識的一些哲言典故,很多就出於這五千言中。什麼「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清靜無為」、「道法自然」、「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至虛極,守靜篤」、「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抱怨以德」、「輕諾必寡信」、「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等等,舉不勝舉。如此尋根,可以說是數典認祖,原先心中的模糊與混淆,已然逐漸清晰。這字字珠璣的五千言,是真正的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是「處世之誓言,修身之恆言,勸人之格言,悟道之哲言」。西方哲學家尼采評價:「它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真乃「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水池中卧著老子所騎青牛石雕(元代)

有「死而不亡者壽」之譽的三鷹柏

傳說是老子手植的古銀杏樹

進入這啟蒙醒腦之門,認識自己祖先之偉大,這五千言之《道德經》是你一生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智慧寶庫,這五千言是需要一生背誦的。

宗聖宮遺址上,有卧在草叢中的青牛石雕,讓我倍感親近。這當是三千年前老子入關時騎的青牛了。不知是韁繩早已朽腐,還是那棵系牛的柏樹已垂暮,這青牛該是一個自由身了。望著這通靈之神物的怡然自得,我猜想著,它肯定也得道了,全身似乎籠罩在一團祥瑞之氣中。

那棵有「死而不亡者壽」之譽的三鷹柏,無枝無葉亦無樹皮,裸著一身遒勁的筋骨,挺立在你的視線里。那三隻鷹仍各自保持著欲飛的姿態,隨時準備著去搏擊風雲。這自然天成的樹雕,給你一種精神永存的感慨,讓每個參觀者仰望之後都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激勵。

那棵傳說是老子手植的古銀杏樹,可能曾迎擊過雷霆,裂為四杈,歷盡磨難仍新枝嫩葉鬱鬱蔥蔥,其樹冠蓬大,使斜出的那一枝有難於重負之感,好在用支架撐著護住了這一片繁茂。蒼涼與生機和諧在這有著三千年輪的長壽樹上,似乎也象徵著宗聖宮的榮與衰。這裡遺存的古木古石無不自含仙氣,彷彿人格化了,自有一分清奇瀟洒,仙風道骨。

對修復一新的幾座已成規模的宮殿式建築,莊重而巍峨,當然這是建設者的功德,我卻興趣不在,我的意識仍留在這廢墟中,那殘垣斷壁間急需保護的幾通石碑。因為它們身上散發的是遠古的氣息。

宗聖宮 「天下第一福地」石碑

樓觀被稱為天下洞天之冠。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稱,而那塊「天下第一福地」石刻讓我驚嘆。原來此碑有一橫一豎兩通,橫的仍卧在宗聖宮,豎的則站在樓觀台的碑廊中。

在授經台,同行之人紛紛去摸石碑上「第一福地」的「福」字,以祈求福佑,而我卻早已躲得遠遠的。在這老子傳經授道的地方,我默記老子在《道德經》上的幾句真言,「知足者富」,我要的是這個「富」。因為老子告誡我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還有那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警示。可以說,此時的我心靜如水,不敢奢求什麼,順應自然,為而不爭,應當是我遵循的信條。

在老子祠後院,有一八角形石盤,擊之如磬,我一個人上前擊了幾聲,不管不顧什麼三六九的祈福順序,只是想在這磬的清越之聲中領悟幾分「大音希聲」的境界。這塊並不起眼的石叫響石,傳說是女媧鍊石補天留下的,贈給了老子,老子用來碾葯。傳說是美妙的,而我在想,老子一生不是也在補天嘛,他補的是人們精神上缺失的天。他的學說涵蓋宇宙,卻像這塊響石一樣,純而不噪,有極強的穿透力。響而不鳴,「光而不耀」,肯定是一般凡人難以企及的神明之境。

樓觀作為道教祖庭,和全國其他道教宮觀相比,自有它獨特高超的一面。這裡突出老子學說,以道為宇宙萬物的根本,建築也是以老子殿為中心,並專門建有四子堂,莊子、列子、文子、譚子,先秦道家諸子在這裡全部被奉入道觀,還有祭祀尹喜的文始殿,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樓觀,香火味濃的神學思想就顯得相對弱一些,迷信成分也就難以泛濫膨脹,你能感到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的哲理之光。

授經台前,有一碑亭,亭子守著一眼泉,一池水,碑上有趙孟頫隸書的「上善池」,字體大器厚重,蒼勁有力。相傳元代發生瘟疫,以此泉水醫好無數百姓,老子煉丹也是取此之水。

「上善池」意取《道德經》的「上善若水」。老子對水,有獨到的審美認識,老子貴柔,以水喻之,有「水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使我想到了水滴石穿、柔能克剛。

周至為山水形勝之地,山曲為周,水曲為至,被稱做金周至的這塊寶地是關中的「白菜心」,而終南山、樓觀都位於周至,終南最勝,樓觀最名。當然了,老子的樓觀有仙則名嘛!

授經台極頂為老子祠,憑欄遠眺,心神曠怡。天寬,一隻鳥追著雲飛;地闊,一縷炊煙淡遠了地平線。而蘇東坡在這裡留詩一首,讓你感動得異常舒心。「劍舞有人通草聖,海山無事化琴工。此台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好一個「意已空」,沐浴在這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的空氣中,胸中塊壘,早已消解,惟有獨享這靈空之境的悠哉樂哉了。

遙望山前已成規模的宗聖宮,想像著,樓觀山上山下連成一片,修篁搖曳清風徐來,綠樹簇擁碧瓦紅牆,一個完整的大樓觀圓你一個綺麗的夢,讓你留連的是這人間仙境中充溢的靈慧之根、祥瑞之氣,樓觀也將不愧為天下第一福地,媲美於黃帝陵、少林寺和孔林,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聖地。那麼,宗聖宮的建設者們就功莫大焉。

2002年11月30日

攝影:朱文傑

朱文傑:1948年生於西安,現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市文史館館員。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傑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

老西安記憶

長按

西北作家

長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西安記憶 的精彩文章:

文傑說郵:早春且憶長安柳

TAG:老西安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