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物有值 慧命無價

萬物有值 慧命無價

文化!薈萃智慧的海洋 10

萬物有值 慧命無價

在商品交換的時代,萬物包括勞動資源淋漓盡有皆可待價而估,然資本世界裡,萬物靈也成為一種商品,人之體力化現為賺錢工具,而腦力則化成為知識專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銅嗅熏蒸的氣場里,久居鮑肆之深早已不聞其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這個草木生死之命,亦當值得去沉迷享受榮華富貴?我們就靈肉結合之體而言之,草木身命不過是慧命的修鍊工具而已!我們用身命賺來的術數財富有價,但用慧命修來的天人合一之道,卻是亘古隨君!人生如河,命在運中,運在命中。命與運猶如樹行之運當本乎理念之正!生命價值並不在於根系是否發達,而在其花果奉獻之多寡!

生命過程就是修鍊過程,就是超越挫折與暢順的過程,逆境不悲,順境不喜,從而「淡雅明志,寧靜致遠」。人類教育的目的絕對不是將孩子培養成賺錢機器去忙忙碌碌地蜂蟻般一生,我們需要在風浪雪雨中穩定內心找准方向,這就需要挫折教育來培養堅強意志!挫折教育應是人生的基本教育,小苗在風霜雷霆之境中也許成為參天大樹,但在溫情如春的暖室里大多成為了觀賞植物!很多人放棄自信奮鬥勢運,聊落認命,且隨天命風雨飄搖一生,如草介之石,如濁河流沙。很多人在困境中逆起,千錘百練,讓同樣一粒天命之種結出超越其它的豐碩之果,無限地放大了生命價值。

人在迷茫時常常自問,我從哪裡來又向哪裡去?我為什麼活著?生命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又體現在哪裡?這些深層次的話題,也許很多人從生其實至死都沒有去思考過。價值是什麼?從社會學角度說,它是恆久的社會理念,因為所有的東西,存世愈是久古其價值愈大。人生其實也是一樣,對某種事業追求越是持久用心,它就越有價值。從經濟學而言,價值雖由價格反映,但價值與價格卻不同!因為價格是沉浮變化的,然其變來變去,也永遠掙脫不了價值規律的束縛與駕馭… 這就是所謂的生命無奈!

我們常常用塵眼衡量周圍萬物,雖說物以稀為貴,但這仍言價格!然而價值如何由價格實現?這常常困擾大眾人心。因為定價權掌握何處?大都弄不明白。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在不斷矯正自己的價值趨向,因為人生理想標準的不斷降低,在不斷變化的現實面前我們的價值也在自我定位著… 有的人情感無著,有些人財富無著,有些人的地位無著,有些人名氣無著,但反之認為自己生命是很有價值,雖然根系很小卻向社會年年都奉獻著果實!

價值是什麼?從哲學意義講,價值是一種恆定的普世的博愛的理念,它不是具體的東西,然而人生的價值可以體現在理念依託的具體指向中,極塵微卻道高明!列車員的無私敬業,教師的誨人不倦,士兵的衛國犧牲,官員的造福一方等等… 有的人本末倒置,把職業優秀當為事業成功,以麗仕豪宅、兒孫滿堂來標榜自己的突出價值,而這些連人生的價格都不是!價值是一種人類永恆的正確理念,它是歷經歲月大浪陶沙後的脫胎換骨,它是博愛,它是慈悲,它是仁義,它是自然,它是孝義,它是誠信, 它是超然於物外,它是大地回春前的醞釀,它是溪流潺潺中的堅強,它正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指向,所以價值就包含在天地萬物的規律之中,人之命造依其運律而行則得道多助,人之命造逆其運律而行則失道寡得。由之草木一秋之命價,僅屬一次交易價格而已,它與亘古不變之慧命價值相比,智者與愚者之選擇難道會相同嗎?

文化!薈萃智慧的海洋 11

業而兢兢 思而省省

生命如旅,來去似風,世界如途,雨雪其中,世界送我無數疑問,憧憧往來如落英繽紛,我遺世界滿途答案,高歌猛進猶千古絕唱,行之於意志,止之於智慧。生命過程,溝壑縱橫,升華過程,如履平川,人之所為,不過有為與無為,為之所事,不過勝事與敗事。故而立業,當兢兢不息,逆思之省,當夕惕若厲。人類慣於規劃未來,前鑒歷史而觀昔事之得失,後鑒天道而問民心之所向。

《論語》曰:三思而所行。大凡君子賢人,皆有反省之習,只是深淺不同,時機不同而已。人之反省大約來自四類,一是生命中的挫折磨難,二是他人的教誨鞭策,三是經典的聖賢總結,四是歷史的教訓經驗。歷史猶如鏡子,以史為鑒是政治家的反思。在歷史沉浮和朝代更替中所潛藏的規律性東西,常被政治家所捕捉。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重用諫臣魏徵,自曰:「以鏡為鑒,可以整衣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開創大唐走向大治。

日月互推,萬象循循。歷史總是重複著過去的故事!以人為鑒是思想家的反省,以史為鑒是政治家的反思,以己為鑒剛是智者的反思。孔子褒獎顏回曰:「不遷怒,不弍過」,不管西方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還是東方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等,都是從人們日用而不知的大千世界芸芸現象中尋找到生命的運動規律。蘇格拉底一分為二去看待事物,其思維方式成為辯證法的始祖。老子常常告誡人們,「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孔子教導人們,走中庸之路,過猶不及,寧可不及,亦不能過,不及還可以彌補,事物一旦過頭了,就只能被推翻重來,行為如之,作品如之,婚姻如之,朝代如之,萬象萬事又何不如之。

人之逆思,為之篤行,書以載道,道以化人,以書為鑒是讀書人的反思。因為一部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軌跡,一部世界名著《紅樓夢》讓多少人明白了世事無常萬物變遷、榮通富達轉眼即空的道理,令心在紅塵滾滾的反思中,有了難得的定力和方向,有了靈魂的依託和歸宿。生命如泡,起滅瞬間,人生是一支永不回頭的飛箭,高瞻遠矚,方曉路在何方!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然而人的過於自信、自大與狂傲,使我們一生中最難讀透的人便是自己,這就叫燈下黑!所以以己為鑒是君賢之人的自我回光反照。

孟子言: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基。若將每日之事,常常放在良心這桿天秤上,去仔細稱一稱,是誘惑慾望之引還是良心正義重現,其實不用他人評價,內心清晰猶如見其肺肝然。反思,讓人趣向冷靜和理性,少了些躁氣和虛狂。 反思,讓人適時適度而知止,反思讓人在寧靜的省悟後爆發出正義的力量。反思,讓人活的有意義有價值,是理念的真實走向。正思維讓我們兢兢戰戰,如履薄冰,反向思維讓我們遠觀北斗,心存定力,不再人云亦云,隨風逐浪,不再見風轉舵,順情出航。反思,讓我們除掉繁文縟節,反思,讓人平和無懼。 反思,讓靈魂漸生智慧之光,心中明徹透亮,照耀著自己,也感化著周臨。 反思,讓人克服自我,謙謹收斂,反思,讓人減掉慾望,知足無華。反思就是反觀自照,就是讓燈下黑從思中明徹, 反思的過程,也許是個自我否定的過程,是個脫胎換骨的過程,是個少私寡慾的過程,是個靈魂成長的過程。 人只有內心徹底反思,才會引起洗心革面的乾坤巨變,才會形成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局面。 當然莫甚苛責自己,只要能反思,哪怕一絲纖細的善念悔過,也是靈魂的進步與升華。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對於宇宙而言,我們失去的僅僅是點滴沙粒,而得到的卻是澎湃不息的智慧海洋!

作者簡介:

三木秉鳳,本名周鳳森,1968年生於山東濰坊,1985年至濟南學習、1989年工作至今,專業法律,道學、哲學、文學業餘愛好者,願與天下同仁鼎力並肩共推華夏文明回歸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自信。

37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文苑 的精彩文章:

正氣存身 邪道難侵

TAG:河南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