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種癥狀是血栓前兆!教你一個動作「沖走」血栓,躺著就能做

8種癥狀是血栓前兆!教你一個動作「沖走」血栓,躺著就能做

國內外醫學統計資料表明:腦血栓的致死率幾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據估計,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血栓。

GIF

腦血栓又稱缺血性腦中風,是由動脈或靜脈中的血液凝塊造成的。

臨床醫學實驗證明:在心腦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於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導致的。

其實腦血栓前期一般是有跡可循的。《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告訴你血栓發作前的8個前兆,幫你躲過一劫。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范常鋒

血栓發作前的8個信號

1

口眼歪斜或流口水

例如一側面部無力或麻木,微笑時發現嘴巴歪了,或刷牙時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

偏側肢體無力

上肢無力:

持刀刮鬍子時,突然感覺手臂無力以致剃刀落地;

不能順利使用筷子夾菜;不能系扣子穿好衣服等。

下肢無力:

行走時向一邊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動作;

走路時不自覺地反覆跌倒,尤其轉頭、仰頭時容易出現。

以上情況要注意進一步發展成腦血栓的可能。

3

說話不利索

說話費力、「大舌頭」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4

視物模糊

由於給眼睛供血的動脈閉塞,或負責分析視覺的大腦中樞受損,病人可能突然一隻眼睛看不清。

5

突發頭暈

這是腦血栓極為常見的一個信號,表現為頭昏沉、頭悶感,甚至有天旋地轉、身體不穩、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覺,嚴重時可伴噁心、嘔吐、大汗等情況。

這是因為大腦內負責協調身體平衡的部位出現了異常。

6

愛犯困或者哈欠連連

比如,看平時喜歡的電視節目都能睡著,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斷等情況,提示大腦供血不夠維持清醒,可能是動脈出現狹窄甚至閉塞。

GIF

7

頭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或原有的頭痛性質改變,多表現為疼痛持續不緩解,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

8

嗆咳、吞咽困難

吃飯或喝水時出現嗆咳,甚至吞咽費力,可以伴有言語不清楚、聲音嘶啞等情況,提示是負責咽喉部肌肉運動的神經或中樞出現了異常。

血栓愛騷擾8類人

據美國衛生局統計,全美每年有約10萬人死於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任何人都有可能得血栓,有特定危險因素的人風險更高。

美國《預防》雜誌網站提醒以下8類人,應該更加留意。

1

超重或肥胖的人

體重超標的人,患上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明顯高於體重正常者。肥胖越嚴重,風險越高。

這是因為,身體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動起來就越困難,如果有久坐習慣,情況會更糟。

2

吸煙者

吸煙看起來主要影響肺部,其實還會傷害血管。煙草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讓血細胞更容易凝集起來。

吸煙還與心臟病和外周動脈疾病有關,它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會增加患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

3

孕婦

即使在堅持鍛煉的情況下,懷孕女性發生血栓的風險也會上升。

這一方面與她們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關,另一方面,胎兒生長過程中,會對孕婦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壓力,阻斷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

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見避孕藥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會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發生腿部腫脹、氣短。因此,存在血栓風險因素的女性,不建議採用藥物避孕。

5

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如果你正在對抗嚴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類型的惡性腫瘤(如腦癌、卵巢癌、胰腺癌、結腸癌、胃癌、肺癌和腎癌等)會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風險

此外,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腸病(如節段性腸炎和潰瘍性結腸炎)也會增加血栓風險。

6

久坐、缺乏運動的人

連續幾個小時甚至更久都不移動身體,會導致血栓風險顯著上升。特別是喝水不夠充足時

坐長途車或飛機等許久不動的人,發生血栓的風險較高。長途車、公交車司機等職業的人也應注意加以預防。

7

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遺傳性疾病也會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8

以前得過血栓的人

患過靜脈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1/3會在10年內再次發病

這是因為,血栓形成於靜脈瓣膜周圍,會對靜脈造成一定損傷,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損傷可能導致多發性血栓。遵醫囑用藥,避免其他的血栓高危因素,有助於降低複發風險。

一個小動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綳腳,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GIF

每次勾腳、綳腳要盡量達到最大幅度,動作要儘可能緩慢柔和,雙腳同時做效果更佳。

本期編輯:劉雲瑽動作示範: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8種家居的「最佳尺寸」,身體喜歡住這樣的房子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