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 2024年中國空間站或將一家獨秀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 2024年中國空間站或將一家獨秀

用魚眼鏡頭拍攝的國際空間站飛過北京上空的軌跡 楊宇光攝

長江網1月25日訊(長江日報 記者高萌)23日,俄羅斯載人航天系統總設計師米克林介紹說,俄方打算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以其部分艙段為基礎建造新的軌道空間站。

24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迄今為止,圍繞我們頭頂只有兩個太空站,國際空間站和中國天宮二號(准太空站)。「從使用壽命上來說,國際空間站快到更新換代的時候了,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將實現由追趕變成超越」。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人類將何去何從?是否會有一個不明朗的過渡期?中國空間站是否會成為主導?24日,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員楊宇光也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做出了解答。

2017年4月27日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

俄羅斯以此為基礎建新的

據悉,俄羅斯擬建的新軌道空間站將由5個艙段組成,總重約60噸,是目前國際空間站總重的七分之一。建好後的新空間站將可容納3名宇航員長期駐站。

俄羅斯載人航天系統總設計師米克林透露說,俄計劃在2019年年底前向國際空間站再發射3個新艙,在國際空間站停止運行後,俄航天部門將以這幾個艙段為基礎建造新的軌道空間站。

24日,針對俄計劃建新空間站,楊宇光對長江日報記者表示,「這個情況比較複雜」。他介紹,國際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是以美國和俄羅斯為主,日本等16個國家聯合參與的國際合作項目。「目前,所有參與國已同意把國際空間站『延壽』到2024年,美國國會已授權。還有個說法是運營到2028年,但不能確定。」楊宇光說。

然而,他表示,不管國際空間站「命運」如何,俄羅斯已公布計劃建造新的軌道空間站。他判斷,由俄羅斯承建的「星辰」號服務艙,也是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以及第一個上天的曙光號功能貨艙將是新造空間站的主體。「俄羅斯建造空間站的技術從和平號時代到現在,實際上並沒有質的飛躍。」楊宇光說,「如果把國際空間站中俄羅斯部分與其他部分斷開,基本上還是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怎麼處理

或銷毀或由私企接管

單就國際空間站退役以後的「命運」,楊宇光認為會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像過去老的空間站那樣,讓其離軌落入海洋銷毀掉;二是交由私企集團經營。

「由於國際空間站個頭太大了,有500多噸重,讓它離軌本來就是挺困難,而且說實話如果銷毀就太可惜了。」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部分艙段已經老化得很厲害了,維修需要很大一筆經費,因此交給私企集團經營是大家比較傾向的。

「空間站里的宇航員時間都是排得滿滿的。」楊宇光說,近地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實驗五花八門,涵蓋多種領域,空間科學、空間天文學、微重力下的物理等。還有在太空培養微生物,甚至宇航員也是實驗的一部分。

國際空間站的優勢還有很多,比如充足的電力供應,可以帶得動各種儀器;還有數據傳輸、維護等規模化的好處;許多實驗在無人條件下難以做出,有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重要的實驗材料還可以帶回地球。

關於建空間站,不同國家的計劃不太一樣。楊宇光舉例,比如美國已著眼未來建環月的空間站。「但從技術需求和實際情況來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肯定是需要的。因為人類在做微重力的實驗,以及地球附近環境的實驗,大量這種實驗沒有必要拿到月球附近或是更遠的地方做,在近地空間做成本最低也最合算」。

國際空間站格局洗牌

2024年中國或將一家獨秀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人類將何去何從?楊宇光表示,從管理上來說,確實會有一個不明朗的過渡期,其「身後事」是尚無定論,但合作是個大趨勢。

他認為,人類在近地空間的研究長期存在。「未來在近地空間,如果美國不幹了,俄羅斯也想接著干,中國也會接著干,有些事還可以一起合作」。楊宇光推測,未來,空間站全球只有四家玩得起:中國、俄國、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和私企集團。「未來商業公司提供太空旅遊,這樣的空間站成本很低,未來還是有需求的」。

「如果按已公布的計劃,中國到2020年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會和國際空間站同時運行一段時間。」楊宇光說,「按照規劃,咱們的空間站至少會運行到2032年,但因為後建技術先進,且已公布最高級別的合作是艙段級合作,也就意味著,未來不排除有其他國家與中國空間站進行合作。」

因此,在楊宇光看來,國際空間站遲早要退役,退役後人類在國際空間將面臨一個巨大的合作契機。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在2024年退役,屆時中國將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未來的空間站是個什麼樣

至少會有3大空間站並行

「天宮二號可以說是中國空間站的前身,是發展中國航天計劃的必要步驟,沒有它就無法建成多模塊空間站。與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更宜居。」曹臻介紹,它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發射「天宮二號」是中國建設空間站「雄心」的關鍵一步,美國應放棄現行的不合作政策,儘早與中國在太空領域開展合作。國際知名科學期刊《自然》也發表文章說,「天宮二號」實驗室中的一些科學實驗設備由中國和歐洲國家聯合開發,隨著更多類似國際合作項目開展,中國正成為全球科研人員測試空間科學理論的「激動人心之地」。

「雖然我國空間站規模只有過去和平號的一半,但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可以做更新的實驗。」楊宇光說。

在曹臻看來,未來中國空間站將提供一個國際太空實地科研探索的平台。楊宇光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未來會是多個空間站並存的一個時代,「中國空間站將是人類在太空科學實驗的延續,是未來國際合作的一個重要平台,這個說法更合實際」。

這就意味著2024年後,我們頭頂上400公里的太空,至少會有三大太空站並行: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私企建造的空間站。

責編:李智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 的精彩文章:

回國航班上女華僑突發疾病 武漢醫生高空救治病人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