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30不養,60遭殃,脾胃差的人難長壽!再不知道就晚了!

30不養,60遭殃,脾胃差的人難長壽!再不知道就晚了!

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其實這口「氣」是來自於——脾胃

氣就是精神,它是生命的源泉,同時也是力量的源泉。生命微弱,必然氣衰力竭;生命旺盛,必然朝氣蓬勃。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飲食不節、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饑飽不均等都可能傷及脾胃。

脾胃弱,疾病生!

脾胃虛弱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陽虛、胃氣虛、胃陰虛及脾胃虛寒等中醫證候。其中脾氣虛是脾胃虛弱的基本類型,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

「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的論述。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指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或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或大病,久病之後,元氣未復,失於調養,均可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氣虛證。

身體幾個部位透露你脾胃差

眼 睛

紅腫、眼袋大是脾虛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鼻 子

鼻尖紅、白是脾虛

如果鼻頭髮紅,代表脾胃有熱證。鼻頭的部位主脾,鼻頭的兩側鼻翼主胃,所以如果整個鼻頭包括鼻翼都發紅,說明有脾胃熱證,而且是實熱,這樣的病人往往特別能吃。胃的功能是消化飲食,如果胃有火,往往表現為「消谷善飢」,就是特別能吃,吃完一會兒就餓。對這類病人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若是實熱就清胃瀉火,虛熱則養陰清熱。

鼻頭出現了淡白色預示血虛;而如果出現晄白色,也就是白色裡面透著一種不自然的青光,就提示氣虛。

如果鼻頭出現了青紫色,說明脾胃有氣滯血淤,是病情嚴重的標誌。漢代醫家張仲景所寫的《金匱要略》里曾經說到「鼻頭色青腹中痛」,就是鼻頭顏色發青發紫,人就肚子疼,還說「苦冷者死」,就是病人還有怕冷的癥狀,那這個病情是非常危重的了。

鼻頭最忌諱出現黑灰色,說明脾胃或身體某些器官出現了較嚴重的問題,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牙齦腫,口氣臭是胃差

脾開竅於口,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開竅於口,系指飲食口味等與脾運化功能有密切關係。口味的正常與否,全賴於脾胃的運化功能,也即是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是否正常。脾胃健運,則口味正常,而增進食慾。所以《靈樞·脈度》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口談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等口味異常的感覺,從而影響食慾。

臉黃、唇無血色脾氣不足

臉色不好,是脾胃濕熱的前兆。脾胃濕熱的人總是覺得口渴,尿少而黃,最主要的就是面目會發黃。而脾胃不好的人嘴唇會發白、沒有血色,容易爆皮、裂口子。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一種表現。

肚子脹、腹瀉是脾胃不和

不少人在飯後經常會出現腹脹的情況,通常還會伴有食慾減退、不想吃飯、打嗝等癥狀。飯後肚子脹並且會常常腹瀉,多半是胃腸虛弱。為了緩解飯後肚子脹,可以多按摩肚臍周圍,加強胃腸道的蠕動。

四 肢

軟弱無力,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四肢與軀幹相對而言,是人體之末,故又稱「四末」。人體的四肢,同樣需要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等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四肢的營養輸送,全賴於清陽的升騰宣發,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實四肢。」脾主運化和升清,因此,脾氣健運,則四肢的營養充足,而活動也輕勁有力;若脾失健運,清陽不升,布散無力,則四肢的營養不足,可見倦怠無力,甚或萎弱不用。所以《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說明四肢的功能正常與否,與脾的運化水谷精微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關。

8個方法養好脾胃

1、溫脾胃吃點花椒葉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吃點花椒葉。據《本草綱目》記載,花椒可散寒除濕,解鬱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應對脾胃虛寒。花椒葉可涼拌、煮湯、炒菜、油炸、包餃子等,最簡單的吃法當然還要數涼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後再加入精鹽、醬油、陳醋、蒜泥、薑末、小蔥、辣椒等各種調料簡單調味,拌勻後裝盤即成。

花椒葉

2、按公孫穴調理脾胃

公孫穴屬足脾經經脈的穴道,位於人體足內側緣,在腳中拇趾後大約2寸左右的地方(見下圖),沿著腳拇指後的腳掌骨按壓,什麼時候有酸脹或是酸痛的感覺就證明找對地方了。與脾胃有關的問題,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

公孫穴

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現吐酸水,趕緊揉一下公孫穴,很快就會好轉。公孫穴可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公孫穴是我們身上自帶的「健脾胃良藥」,是調理脾胃的保健師。

3、吃山藥能平補脾胃

山藥可是個好東西,既保養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藥最好心買鐵棍山藥,刺兒比較多比較硬的,蒸著吃炒著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補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藥

山藥與其他滋補食物所不同之處在於,它滋而不膩,其他食物滋陰多了就濕,濕多了就能化成熱。但山藥不會,它不熱不燥,為平補脾胃的良藥,尤其是對五臟氣血的虛損補益效果絕佳。山藥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4、脾胃不好喝點醪糟

脾胃虛弱者,建議喝點醪糟雞蛋湯,最好再加幾顆紅棗一起煮,放置溫熱喝一碗,對胃部不適有緩解作用,酸甜的口感也有開胃作用。天氣漸冷,醪糟可以自己做。將糯米蒸熟,適量酒麴放入溫水中,攪勻,在糯米飯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去,兩天後甜甜的醪糟就可以食用了。

醪糟

5、松仁玉米健脾開胃

秋季這段時間的最佳的食材就是玉米,玉米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這段時間吃還能祛秋燥。另外,玉米中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除了直接煮著吃,我還喜歡吃松仁玉米,先將松仁用小火焙乾,然後將玉米粒和紅菜椒片炒一下,加入適量鹽和白糖,燜3分鐘後加入松仁,大火翻炒一下即可,顏色好看,營養也豐富。

松仁玉米

6、花生芡實湯健脾益腎

秋天氣溫多變,要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給大家推薦一款花生芡實湯,準備30克芡實,10克花生米,10顆大棗,一起用水煎,加入適量紅糖。芡實具有很好的健脾益腎的功效,也可以用來熬粥喝。

芡實

7、脾胃虛寒常吃點陳皮

陳皮可用來調理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噁心嘔吐等症。陳皮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常與人蔘、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葯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此外,陳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葯同用。

陳皮

因此,在烹調葷腥膳食時適量加入陳皮,既可以藉助陳皮的芳香之氣除去肉食的腥膻氣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進食慾,又可充分發揮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祛濕化痰的藥效,減少痰濕和肥甘厚膩對脾胃的傷害。

8、養脾胃喝好一杯茶

國醫大師路志正調養脾胃秘訣之一是飲茶,最好是保脾胃的本草配方茶。因為茶裡面保留了較多的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屬於茶中之陽,上午喝茶在於使陽氣上升,心神俱旺,並助脾胃運化水谷精微,使脾胃得以滋養。

養胃配方茶·養舒茶

這款本草養胃茶主要由葯食同源的中藥,藿香、山楂、雞內金、丁香、橘皮、茯苓、山藥、芡實等配製而成,經國家衛生部批准,具有行胃氣、暖胃人、健脾胃、防胃癌、助消化、防胃酸、強身健體的功效的袋泡茶,這幾味中藥本草,藥店有銷售的,大家有時間和耐性的話,可以去藥店購買自己搭配來回家,煎煮著吃。

這款【本草養胃茶】配料都是生活中常見葯食,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茶包曾經過5代中醫的使用和改進才製成,堅持服用,對胃病、胃酸胃脹、胃潰瘍、胃痛、胃炎、脾胃虛弱等幾十種胃病!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的藥材可是地道的優中選優的本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雙腳冰涼,別只知道泡腳,再教你幾招更實用有效的

TAG: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