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院遠程醫療信息化建設思考

醫院遠程醫療信息化建設思考

遠程信息化醫療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而當前,由於國內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如何有效建立起病患與基層衛生機構之間的信任關係,成了分級診療制度落地的一大難題。從信息化角度講,遠程醫療解決方案正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核心技術。

近年來,為配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加快遠程醫療「縣縣通」惠民工程建設計劃,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率先開展遠程醫療系統建設工作,並被授予「廣西遠程醫學中心南寧分中心」稱號,藉助廣西遠程醫療平台體系,向上緊密聯繫國家級、省級醫院,向下輻射縣、鄉鎮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助力分級診療政策落地。近期,在由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主辦、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系列沙龍·南寧站」活動上,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信息科科長陳丹發表「醫院遠程醫療信息化構建的思考」主旨演講,分享了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遠程醫療建設情況和遠程醫療推行難點。


· 「高大上」類——以醫院間中心對中心的遠程會診業務為主,醫院配備獨立房間遠程醫學會診場所,網路直連分院和醫聯體單位,配備高端的語音、視頻、影像採集設備,追求最大化模擬面對面會診效果;系統支持將視訊傳輸至院內各大會議室,便於開展遠程教學、多學科疑難討論、手術直播等應用。其局限性在於各醫院需設有獨立中心、專線等,且設備昂貴,雙方需同時在線,會診需提前預約。

據陳丹介紹,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高大上」類的遠程應用總共開展10例,在經濟效益方面入不敷出,但從管理角度分析,能遠程監督基層醫療實時情況,從醫療教學角度分析,集合省內外專家做會診,能高效提升醫院醫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正經產出不高,旁生收益非常巨大」。

· 「短頻快」類——以醫生對醫生或醫生對病人為主,主要解決小型會診的高需求率問題,利用互聯網網路的便易性,以醫生工作站或個人手機為載體,使用一般通訊設備即可進行互動,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進行離線或在線會診,對醫療設備或信息系統數據互連要求更高一些。其局限性在於容易受設備和環境影響,成像有限,不益於疑難診斷,且底層架構基本b/s和app,有一定的局限性。

陳丹介紹,遠程醫療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輻射基層醫院,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實現分級診療--基層首診。目前,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是遠程醫療推行的最大阻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電子病曆數據--無系統,何數源? 無技術,何互連?

基層醫療機構缺少完整的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無法及時導入、導出、掃描病歷信息等。

2.醫療影像數據的傳輸標準--放射、超聲、病理:DICOM,心電:ECG、SCP-ECG、GDF等。

加入遠程醫療平台的,必須配置統一標準的心電圖工具,以方便遠程會診。

3.存儲--私有雲?公有雲?

數據存儲在什麼地方,安全度、應用度怎樣,都存在問題。

遠程醫療推行的第二大難點,即醫療資源平台的問題。遠程醫療推行必須配套一個醫生資源庫,誰能搶佔醫生資源,誰就能掌握遠程醫療。因此,做跨省或者跨國家的遠程醫療平台必須建立自身的醫療資源庫。

第三大難點是重複作業的問題。新醫改以來,各級、各地醫療機構都做遠程醫療,容易造成機構間建設的重複和應用間功能的重疊,需要做好「務虛」和「務實」的抉擇。務虛,即把規劃做好,把理論放前面;務實,即考慮清楚能做出什麼樣的效果。因此,務虛是務實的前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娜烏西卡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娜烏西卡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