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了,三味水餃

別了,三味水餃

那天,開車經過萬傑路旁的盛世名苑小區,情不自禁往北門外的沿街房撇了一眼,啊!三味水餃店換牌子了,取而代之的是「藝銘房產」。

一股不祥的預感湧進了我的腦海:「是不是關門了?」。回家後,我立馬打電話給年輕的女老闆,話語中,這一預感得到了證實,原來在去年秋季的霧霾大治理中,因為該店位於高層住宅樓之下,不符合治霾安全規定,老闆自覺關門了。由於生計的原因,老闆只好喬遷往威海居住。

我走進「三味水餃」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前年才搬來主城區時,傢具物品卸車搬上樓就已經下午1點了,總要先吃飯呀!於是,就開車沿路到處找餐館,才來人生地不熟就象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瞎撞,尋了好條路才發現這家水餃店開著門。於是,毫不客氣地撞進了門,一位和我年齡差不多的老者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點好水餃上桌一看,很驚喜:博山元寶水餃!咬了一口,味道很地道,用料也不錯。而且價格也合理,美美地撮了一頓。從此,只要來不及做飯,或者外出回來晚了,都會去「三味水餃」應急。一來一去就和小店混的很熟了。

年輕女老闆鄭姓,博山邀兔崖人,大學學了四年的德語,畢業後做一段時間的導遊,有了孩子後主動放棄後來張店開了這家博山水餃店,老者是自己的父母,母親和自己負責擀皮包水餃、煮水餃,父親負責接待客人擺桌端盤子,自己還要算賬收款。一家人忙忙碌碌掙個辛苦錢。父親原來在家鄉就做著點小生意,人很勤快,每每給客人端盤、倒水都是小慢跑,而且服務態度非常熱情,迎來送往都是笑臉,讓你吃了這次還想著下一次。

我喜歡清早晨走,經常碰見小鄭老闆騎著電動車到紫荊園早市買菜,腳踏板上放菜和肉,後面座上帶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因為兒子自己在家裡不放心呀!不過7點就趕回店裡開始摘菜、剁餡子了。想想也真的很辛苦。

博山水餃是魯中地區傳統名吃之一。它製作精良,餡料考究,加工細緻。它的造型如餛飩,呈翹角元寶狀,用雪白的麵粉製做的博山水餃個個像元寶。它以外型美觀,皮薄、餡多,味美為特點,深受食用者喜愛。博山水餃的餡子分肉、海鮮、素三大類。肉餡又有豬、牛、羊、雞等肉之分,海鮮有蟹黃、蝦仁、魚肉等之別。素水餃餡是由豆腐、粉條、海米或蝦皮、青菜少許,蔥姜、花椒面等作成。

我對博山水餃很挑剔,一般人家包的水餃看不上,包括那些所謂的「正宗、祖傳、名店」,有很多都變味了。博山水餃講究的是用菜(肉)新鮮作料足、餡子香而不膩,皮薄還宣和,整個餃子吃起來餡滿有嚼頭,咬一口噴噴香。某名店包的水餃就大打折扣,皮子非常厚,餡子用絞肉機絞的象肉泥,包起來的博山水餃象個石頭蛋,完全失去了博山水餃的特色。去吃一次煩一次。

博山水餃里,我最喜歡吃三鮮餡子。肉三鮮,上好的蝦仁、新殺的豬肉和早晨剛割的韭菜,那包出來的餃子一定特香!素三鮮也不遜色,當年的海米、剛下的雞蛋和新茬的韭菜,寒冬季節吃上一頓這樣的餃子渾身上下熱血沸騰。還是那句話,水餃的皮子很重要,和出的面要筋道,並充分醒好,擀的皮要薄而均勻,煮的火候要不生不爛,這才叫水平。

記得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在齊魯乙烯工地的汞山路邊曾經吃過博山東山村的小高和小翟夫婦包的博山水餃就相當不錯,嘗到了老博山水餃味道,而且他們按規矩每次都給盛一大勺酸辣湯,湯麵飄著青青的蒜苗和香油滴,濃濃的胡椒粉讓你喝上七竅瞬通。

小鄭老闆包的水餃很講究,一般都是手剁肉,配料也好,在老品種的基礎上又根據現代人的口味增加了蘑菇、藕、野菜、海鮮、牛肉、羊肉等等許多品種,讓客人既能品嘗到傳統的博山水餃,又有一種新鮮的感覺。早晨剁好餡子後,娘倆就開始包,到11點來鍾就基本包好了,客人一到就能按個人的口味、愛好迅速地入鍋下煮,不出10分鐘,熱騰騰的博山餃子就上桌了。到這裡吃過水餃的客人沒有一個不滿意的。

我成了這裡的常客,自然不生疏。每每一段時間不去,再去的時候,他們一家人總是問寒噓暖,客暄套誼,真是賓至如歸,就象見到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親切。

自從外孫上學後,自己每天要早出晚歸去女兒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三味水餃店吃飯了,所以對她們的停業一無所知。真的很想念他們,很想念那三味水餃!

從小鄭老闆口中知道,她的父母最近在張店中醫院對面的一家水餃店打工,小鄭老闆多次勸他們不要再忙活了,他們執意要做下去,為的是還有一個沒有結婚的小兒子。

別了,三味水餃!別了,小鄭老闆!

可是我會時常想起你的!相信純正的博山水餃不會失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這三種戀愛心態,會讓你錯失愛情

TAG:百姓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