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居然和脖子有關,提防這些,遠離猝死!
甲狀腺長在脖子前面,心臟長在左胸,二者雖然相隔較遠,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甲狀腺激素是心臟的「正能量」,可以讓心臟收縮得更快、更有力,讓心臟向身體各部分輸送更多的血液。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臨床上稱之為甲減,會對心臟造成不利的傷害。
甲狀腺怎麼和心臟扯上關係?
1、心力衰竭。甲減時,甲狀腺激素不足心肌許多酶的活性受抑制,心臟缺乏動力,促使甲減性心臟病的發生。
2、心包積液。患者甲狀腺素合成或分泌不足使機體代謝能力降低,導致水鈉瀦留,造成心肌水腫和漿膜腔積液,其中以心包積液最為重要。心肌吸水後變得肥大、臃腫、收縮能力減弱;心包吸水後裹住整個心臟,限制心臟的跳動。
3、高血脂。甲減時脂肪代謝紊亂,血脂異常,這也是促使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4、心律失常。甲減時心肌對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敏感性下降,加之組織耗氧量減少及代謝率降低,導致各種心律失常,如扭轉型室速,心房顫動等。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任何威脅心臟健康的因素都必須要立即終止,對於甲狀腺疾病導致的心臟疾病,除了對因治療外,還需對症治療,如高血脂需要他汀類降脂葯,心律失常最好服用偉特鹽酸索他洛爾,保護心臟的同時還能防止甲狀腺疾病加重。心臟疾病的危害是致命的,任何導致疾病發作的誘因都不可放過,掌握這些心臟易發的時刻,提高警惕,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的發作。
1、堵車時: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在交通堵塞時病情發作的幾率比平時增加3倍。因此,患者應在外出前選好路線,調整心態,消除焦慮。
2、急於辦事時:心臟病患者在急於辦事時,其全身血管可發生痙攣收縮,加重心臟的運行負擔,進而增加急性發作的幾率。患者應注意有條不紊的工作,切忌著急。
3、飽餐時:飽餐後,會影響心臟的血液循環。研究發現,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後會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荷。患者應控制每餐飲食量,切忌暴飲暴食。
4、便秘時:患者排便時過於用力會增加胸腔的壓力,使心臟的回血量驟減,進而誘發心臟病。患者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多飲水,以防便秘。
5、失眠時:研究發現,與睡眠良好的人相比,有睡眠障礙的人群患心臟病的幾率可增加27%—45%。患者一定要注意規律作息,保證睡眠時間。
6、低溫時:低溫作用於人體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偏高、心率增快、心肌缺血,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嚴重會造成心梗。患者一定要注意冬天的保暖。
7、緊張時:緊張或亢奮的情緒,可使血壓驟然升高、體內腎上腺素的水平激增,增加發生心臟病的幾率。患者應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緊張、激動等,保持平和心態。


TAG: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