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料記載的驚人事實:黃帝沒有乘龍升仙,可能是被龍捲風捲走了!

史料記載的驚人事實:黃帝沒有乘龍升仙,可能是被龍捲風捲走了!

古代神話有許多是有歷史事實為依據,《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

其實黃帝是在黃土高原上被龍捲風捲走的,和黃帝一起被捲走的隨臣有七十多人,他們正好站在龍捲風中心,所謂龍髯不是黃帝的鬍髯,而是龍捲風的尾巴正在離地而去,當黃帝被龍捲風裹挾上天以後,龍自然就成為皇權和上天之間的神,從此被賦予了一重神秘色彩,繼而演變成一種龍的文化。

《莊子-逍遙遊》記載: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列子其實也是被龍捲風裹挾到很遠的地方,以至於走了十五天才回到家。

《元史-五行志》記載: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臨胸縣有龍,見於龍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這種現象只有龍捲風能做到,龍捲風分為兩種,一種是發於江河湖海上的水龍捲,就是民間稱為「龍吸水」,一種是發生在陸地上的龍捲風,一次龍捲風就能造成當地百姓數年的饑荒。

每年陰曆二月二,民俗為龍抬頭,這正是龍捲風開始活動的時間,人們把吃水餃叫做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這是要吃掉龍,使災害消弭於無形。

在董作賓《陰虛文字乙編》中龍的象形是不是很像一個龍捲風的樣子,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金文中還有很多證明了龍的原型就是龍捲風,一條渾濁的巨龍拔地而起上達於天,這樣奇怪而恐懼的天象給人的震懾力可想而知,所以古人普遍認為龍是一種動物,一種比虎豹熊更凶暴的野獸。

龍在中國各地出現的時候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在海上裹挾著水時它是半透明的,在陸地裹挾土的時候它是各地不同土壤的顏色,起初時細而短,升騰時巨而長,所以古書中常見黃龍、赤龍、白龍、黑龍的記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的魚2017 的精彩文章:

愚公移山的原文和不怕困難沒有半毛錢關係,道家思想被嚴重曲解!

TAG:文化的魚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