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衚衕拆違意外發現內金水河遺址

北京衚衕拆違意外發現內金水河遺址

御溝春水曉潺潺,直似長虹曲似環……一次拆違,竟讓匿跡多年的西板橋和內金水河遺址重見天日,為明代故宮用水的研究提供實物資料。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考古工作彙報會上獲知此消息。

去年8月上旬,西城區什剎海街道拆違施工中,在恭儉衚衕南端意外發現了西板橋遺址。9月16日,文物部門開始對該橋及其西側河道進行了發掘,古橋板、涵洞、河道駁岸等遺迹逐一重現。

史料記載,恭儉衚衕原名是「內宮監衚衕」,內宮監是明代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民國後,衚衕去「內」,諧音改為「恭儉」,取溫良恭儉讓的意思。如今,在衚衕南側找到的古橋呈南北向,欄板已經無存,橋麵條石錯縫平砌。

去年年底,發掘面積達到305平方米,古橋樣貌基本摸清,雖然叫西板橋,但卻是一座拱橋——實際邊長6.5米,橋洞為凈跨2米的券洞,高1.7米,水流從西北方折向東穿洞而過。恭儉衚衕在橋的西側,打破河道。

一段長29米、寬4.15米的古河道也被找到了,其西面隔牆與北海公園濠濮間東南閘相連。經過考古發掘,文物部門介紹,這段河道原為條石駁岸,寬0.9米,殘高1.8米至2米。上個世紀70年代,河道被填埋,順河道放置水泥污水管,上面還開有一口垂直的污水井。如今,駁岸條石多處被拆除挪作他用,缺損處以虎皮石彌補。

文物部門介紹,西板橋是明代內金水河皇城北段上的一座小橋,位於宮城西北方,河水經過該橋後南折最終進入宮城筒子河。此次小橋出土,成為研究明代故宮用水的實物資料。

類似配合工程出現的「老北京故事」幾乎成為去年文物考古重頭戲。市文物研究所圍繞城市副中心、新機場、世園會、冬奧會等基本建設項目開展考古調查和勘探201項,考古發掘70項,發掘面積8.2萬平方米。相對而言,本市開展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僅8項,發掘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包括漢代路縣故城、圓明園等重要遺址的揭秘。

其他亮點

1.新機場考古發現清代家族墓

大興區榆垡鎮東庄營村東的新機場南航基地機務維修設施項目中,228座清代墓葬被發現。這些墓葬均為豎穴土壙木棺墓,分單人葬、雙人合葬、多人合葬及遷葬墓四種埋葬形式。隨葬器物有陶罐、釉陶罐、瓷罐、瓷碗及簪、鐲、指環等。

考古工作者介紹,這裡墓葬分布密集,從埋葬形式和排列方式來看,該批墓葬可能屬於家族墓葬。該批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北京地區清代墓葬的形制特點、喪葬習俗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狀況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2. 世園會工地發現魏晉家族墓

配合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建設,考古工作者發掘西漢至清代墓葬1146座,出土金、銀、銅、陶、瓷等各類文物2000餘件套。其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兩處保存較為完整的魏晉時期家族墓,形制和規模在北京考古史上罕見。墓葬中出土了「太康六年」「上谷」「阿秋侯君」等字樣的銘文磚,以及銀質龜鈕「偏將軍印章」等珍貴文物。

文物部門介紹,該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既為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融地帶,又處於長城文化帶和永定河文化帶的結合地帶,為研究歷史上北京地區民族交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記者 劉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尊崇科研倫理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