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皇發布《停戰詔書》後關東軍竟仍試圖頑抗?蘇軍如何應對「困獸之鬥」?

天皇發布《停戰詔書》後關東軍竟仍試圖頑抗?蘇軍如何應對「困獸之鬥」?

原標題:天皇發布《停戰詔書》後關東軍竟仍試圖頑抗?蘇軍如何應對「困獸之鬥」?


張憲文,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向美、英、蘇、中四國政府發出照會,稱:「天皇陛下已就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條款事發出詔書;天皇陛下還準備命令所有陸海空軍當局和所有在他們統轄之下的各地部隊停止作戰行動,繳出武器。」

8月15日中午,裕仁發布「終戰詔書」即《停戰詔書》,被迫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但關東軍的頑抗並未停止。


8月16日晚,關東軍於司令部召開高層指揮官及幕僚會議,提出了應對裕仁《停戰詔書》的三套方案:1作戰到底。2繼續作戰,在有利條件下相機停戰。3立即停戰。會上,竟然同意第一種方案的人佔了多數


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支持第三種方案,並言:「作為軍人,除服從陛下命令,別無忠節之道可言。」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也說,既然聖斷已下,我們只能奉戴聖旨,全力以赴終戰。但主戰派依然議論紛紜


華西列夫斯基對日軍的頑抗已有察覺,在向斯大林彙報並與之商談了這個問題後,決定以蘇軍總參謀部的名義於8月16日在《真理報》上發表聲明。聲明指出:

「1)日本天皇8月15日關於日本投降的公告只是關於無條件投降的一般性宣言。對武裝部隊還未發出停止戰鬥行動的命令,日本武裝部隊依然繼續抵抗。因此,日本武裝部隊還沒有真正投降。


2)只有當日本天皇命令自己武裝部隊停止戰鬥行動並放下武器,而且這一命令確實付諸實行時,日本武裝部隊才算投降。


3)有鑒於此,蘇聯遠東武裝力量將繼續同日本作戰。」


此後,蘇軍仍全力進攻。


8月17日下午5點(當地時間),山田乙三致電華西列夫斯基,稱關東軍奉天皇之命,停止軍事行動。晚7點,山田派出飛機,在蘇軍駐地投下了兩個通信筒,筒內裝有關東軍第1方面軍司令部對其下屬部隊停止軍事行動的要求。華西列夫斯基當即致電山田:「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曾發報給遠東蘇軍司令部提議停止軍事行動,但隻字不提滿洲的日本武裝部隊的投降問題。同時,日軍在蘇日戰線的一系列地區轉入反攻。茲向關東軍司令官提出從8月20日12點起在全線停止對蘇軍的任何戰鬥行動,繳械投降。之所以提出上述期限,是為了使關東軍司令部能將停止抵抗和投降就俘的命令下達到自己的所有部隊。一旦日軍開始繳械,蘇軍將停止戰鬥行動。」

同時,華西列夫斯基命令遠東第1方面軍派出代表飛赴日軍駐地,授權他們通知關東軍,只有當日軍開始投降就俘時,蘇軍才會停止軍事行動。


8月18日3點30分,山田通過電台答復甦軍總指揮部,稱準備履行一切投降條件。


8月18日,日軍在前線許多地區開始繳械、投降、就俘。為了加速解除已投降的日軍的武裝並解放日軍佔領區,


8月18日晨,華西列夫斯基命令外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第1、第2方面軍:「鑒於日軍的反抗已被摧毀,而道路阻塞的情況卻嚴重阻礙我軍主力迅速前進完成既定任務,為了立即佔領長春、奉天(瀋陽)、哈爾濱這幾個城市,必須立即派出專門編組的、裝備精良的快速支隊。還必須用這些支隊或類似的支隊來完成各項後續任務,不要害怕它們離自己的主力較遠。」


各方面軍及其所屬指向不同進攻方向的各集團軍按此命令,迅速組建起了自己的快速支隊。快速支隊一般達到師級規模,由坦克部隊、自行火炮部隊、反坦克殲擊炮兵分隊和乘坐汽車的步兵分隊組成。各方面軍還創造性地執行了華西列夫斯基的命令,他們經與配屬於各方面軍的空軍集團軍商量,決定向作為重要戰役目標的各大城市派出營、團級規模的空降兵。考慮到日軍的猖狂性及其反覆無常,為防範日軍武力頑抗,最終向各大城市派出的空降兵均為團級甚至團以上規模。


圖1 蘇聯紅軍佔領哈爾濱火車站


如上,此後蘇軍向各重要戰役目標的快速推進分三波次進行:


其一,空降部隊。快速空降戰役目標(多為大城市)的中樞:機場、火車站、交通樞紐要道、通信中心、日軍指揮部等。

其二,快速支隊快速跟進,支持、強化、鞏固空降部隊對於中樞要害的佔領與控制。


其三,大部隊跟進,全面佔領、控制戰役目標即各大城市。空降兵、快速支隊到達後,立即接受所佔領、控制區域的日軍的繳械、投降、就俘。大部隊抵達後,全面接受該地區日軍的繳械、投降就俘。


8月19日,蘇軍空降兵空降瀋陽,在機場俘虜了偽滿洲國皇帝(又稱第一執政)溥儀和他的日本顧問,他們正在等候飛機,準備逃往日本。8月18日,蘇軍空降兵以師級規模空降哈爾濱,旋即佔領。在機場,意外地遇見了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他是由長春(關東軍司令部)飛往哈爾濱來貫徹關於關東軍投降繳械的命令的。鑒於關東軍數量龐大,還有數十萬偽軍,不可能全部集中於幾個大城市繳械投降,必須要指定其他的蘇軍受降集中點。因此,蘇軍空降部隊的指揮官奉命要求秦彥三郎及其隨從乘坐蘇軍飛機赴蘇軍遠東第1方面軍司令部,以便商談關東軍投降的具體事宜。秦彥三郎答應了這一要求。


8月19日15時30分,華西列夫斯基等遠東蘇軍高層領導與秦彥三郎一行及日本駐哈爾濱領事宮川會見,蘇軍提出了關於關東軍投降程序的具體要求:指定了日軍投降的集合點、日軍到達集合點的行動路線和時間。秦彥三郎接受了全部條件。他還向華西列夫斯基解釋:某些日軍部隊之所以沒有執行繳械命令,是由於關東軍司令部未能及時把投降命令傳達下去,因為關東軍司令部在蘇軍進攻的第二天就失去了對許多所屬部隊的指揮及控制。蘇軍警告秦彥三郎,關東軍必須有組織地繳械投降,包括所有軍官在內。俘虜的伙食在投降初期由日軍自行安排。其後,日軍必須將伙房及其存糧移交蘇軍手中,由蘇軍安排。日軍將領必須同其副官及一切個人必需用品一起到達投降現場。蘇軍聲明,保證將對全體戰俘採取人道主義態度。秦彥三郎要求在蘇軍部隊到達前,准予在滿洲和朝鮮的個別地區的日軍保留武裝,因為那裡的居民不可靠。蘇軍嚴正回答:蘇軍會保證滿洲和朝鮮(北緯38°線以北)的秩序,不會允許有任何非法的無節制的行為。「在整個談判過程中,秦彥三郎和他的隨行人員相當沮喪,武士道的自負精神已蕩然無存。昨天還很傲慢的『滿洲太上皇』表示俯首聽命,甚至顯得卑躬屈膝。我們每說一句話,他們都連連點頭。顯然,他們在心理上已完全消沉了。」



圖2 1945年9月2日,蘇軍遠東最高指揮官華西列夫斯基(中間者)乘飛機抵達哈爾濱


在確定了關東軍投降的細節後,秦彥三郎及其隨從乘坐蘇軍飛機並在蘇軍軍官陪同下,返回長春關東軍司令部,向山田乙三傳達蘇軍的指令,並協同山田乙三執行。隨後,蘇軍空降長春,其快速支隊進佔長春。同期,蘇軍空降了吉林(市)(8月19日)、旅順(8月21日)、大連(8月22日)。蘇軍空降後,其快速支隊亦迅疾抵達,隨後是大部隊。自8月19日起,關東軍絡繹不絕地到達蘇軍指定的受降集中點,繳械投降。蘇軍全面控制了東北及北朝鮮,東北全境及北朝鮮獲得解放。蘇軍進軍沿途之各地區,均即獲得解放。


在解放東北和北朝鮮的戰役中,蘇軍傷亡官兵32000多人,斃、傷日軍91000餘人,俘虜日軍594000餘人,其中將級軍官148名。30萬偽軍土崩瓦解,潰散逃竄。在朝鮮南部即北緯38°線以南的關東軍余部即關東軍第17方面軍余部,向美軍繳械投降。



圖3 蘇軍指揮官查看繳獲的日軍防禦器材與武器


戰後,蘇軍將其繳獲的關東軍武器裝備,基本都移交給了林彪、羅榮桓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即後來的第4野戰軍。「僅我兩個方面軍繳獲的並轉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文如此,其實當時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的戰利品有: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0挺機槍,680座各種軍用倉庫,以及(日軍)松花江艦隊的船隻。後來又給了他們大批蘇聯武器。蘇軍指揮部很重視這些武器的完好無損,我記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代表曾向我表示過對蘇聯的感激之情。」


據指揮八路軍首批出關部隊的曾克林將軍後來回憶,僅蘇軍移交的瀋陽蘇家屯軍火倉庫,就有步槍20000餘支,機槍1000挺,還有150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野炮和山炮。他和廣大指戰員們拉了3天3夜。蘇軍移交的武器,不僅裝備了到達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而且還向山東運送了一大批武器彈藥。可見,蘇軍解放東北,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


選自《中國抗日戰爭史》全四卷精裝插圖典藏本,張憲文等著,化學工業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公司,2016年8月出版。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