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浩劫——我釋《千字文》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浩劫——我釋《千字文》

杜稿鍾隸,漆書壁經

上一輯所釋「既集墳典」,寫的是廣內殿裡面收藏了眾多圖書典籍。這些書籍中有什麼有價值的好東西呢?可以用「杜稿」、「鍾隸」、「漆書」、「壁經」來代表。

東漢有一個叫杜度的人善寫草書,唐代張懷瓘所著的品鑒評論書法的著作《書斷》說:「杜度善草,見稱於章帝(漢章帝),上貴其跡,詔使草書上書。」唐朝的草書大家懷素稱杜度的章草(早期的草書叫「章草」)為「天然第一」。杜度是中國歷史上寫草書的第一人。懷素和尚是獨領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杜度用章草書的手稿,就是杜稿

鍾繇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不但寫隸書是天下第一,還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在漢字演變的這個重要過程中,鍾繇繼往開來,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鍾繇的隸書真跡,就是鍾隸

漆書是用樹脂漆寫在竹簡上的文字。墨是中國古代書寫中非常重要的原料。除了墨,還有漆、硃砂等也用來書寫文字。元代篆刻家吾丘衍在其著作《學古編》說:「上古無筆墨,以竹梃(木棒)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這種頭粗尾細的文字,跟蝌蚪文十分相似。

壁經是指在孔子舊宅牆壁中所藏的經卷。秦始皇為統一思想,焚「詩、書、百家語」,只留下手工技術方面的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當時要把所有的儒書都收繳上來,孔子的八世孫孔鮒怕儒學從此失傳,就把一部分經卷藏在了夾壁牆裡邊。漢武帝的弟弟魯恭王劉余,侵佔了孔子的舊宅用來修花園,在拆牆的時候發現了裡邊的竹簡,內有《孝經》、《尚書》、《論語》等。

漢惠帝劉盈時,向天下召求儒家經典,發現當時儒家之書絕跡了。當時的儒生靠背誦的功夫默寫出來許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個名叫伏生的九十歲老頭,他默寫了整部《尚書》。以後把壁經里發現的《尚書》與他默寫的《尚書》對比,一字都不差,可見古人背書的工夫真是一絕。壁經屬於儒家的古文經,而老儒生靠記性默寫的則是今文經。研習古文經的儒士叫古文經學家,研習今文經的儒士叫今文經學家。

說到秦始皇焚書,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文化浩劫。中國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雖可說從未間斷,但絕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與繼承是一帆風順的。其實,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的文化浩劫,這其中包括中國近代和新中國建立後。如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晉末的「五胡亂華」,元朝的野蠻統治,清朝的文字獄,太平天國起義假以宗教之名,等等吧。可以說,中華文化是在一次一次劫難中,不斷發展自己,不斷重生,不斷結出豐碩的果實。

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滄桑中非常不幸地遭受了三次大的浩劫,首先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焚書,然後是近代的新文化運動以及當代的文化大革命。相比於外族入侵,中國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破壞遠要慘烈深重。外族內侵中原是遠慕華夏文明,即使他們在中原建立了政權,也是很大程度的被漢化,最終在中華大地上完成了一次次地民族融合,共同湮滅在博大包容的中華文化大海之中。

1

焚  書

說到文化浩劫,很少有人不想到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秦始皇當年坑殺的是「術士」,這其中也包括一少部分儒生,而大部分是跟欺騙他的盧生、侯生一樣的方術之士。因此「坑儒」對文化的戕害可以存疑,只能就其「焚書」來大體說說。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百家爭鳴現象,中國產生了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影響深遠的孔子、老子、孫子等思想家。統一六國後的焚書,在統一民族思想與鞏固中央集權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導致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消亡,給後世所帶來的影響是無法形容的。

統一六國後的焚書活動,秦始皇只是主要參與者之一。對這時文化造成的劫難,除了秦始皇,還有兩人是罪魁禍首,一是李斯,一是項羽。秦始皇焚書坑儒,是李斯幫忙乾的。那些術士每每在下面嚼舌頭,說李斯出身不好,母親不太正經。最後把他逼急了,把這些術士坑殺于山谷之中。至於焚書,他只是象徵性地燒了一部分,其餘收上來的儒書都堆放在阿房宮。項羽火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滅,天下儒書俱焚燒成灰。可以說坑儒之罪該李斯承擔,焚書之禍項羽遠勝於秦始皇與李斯。

2

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傳統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代表人物有陳獨秀、魯迅、胡適、錢玄同等。新文化鬥士們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對於舊文化合不合於當時社會的標準是簡單的「科學」和「理性」,因此即使是祖宗所留,聖賢所愛,政府所倡,如果與「科學」和「理性」不合,都一文不值。

新文化運動在對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批判同時,也對民族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否定,實質上導致了中華文化的崩潰。中華民族成了拋棄自己文化沉澱的民族,民族的精神和價值徹底喪失。新文化運動對於中華文化而言,只是單純地拋棄了用來承載民族核心價值觀念的傳統文化,而新的民族核心價值觀念卻未曾建立。新文化運動只破不立,造成了文化隔離,它將傳統與現代一刀兩斷,隔離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化。此後的許多中國人對西方文化遠比中國傳統文化更為熟悉。

對傳統中醫的否定,是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批判的重要方面,並由此引發了對中醫否科學與廢除中醫的長達百年的爭論。魯迅是在學習了西醫的生理學與解剖學後對中醫下了「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的斷語;梁啟超指出中醫儘管能治好病,卻沒有人能夠說明中醫之所以能夠治好病的道理。這些開創近代中國科學文明發展先河的大師們,個個是傳統文化大師,卻無情地對傳統文化開刀,殘酷地踐踏養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瑰寶,在西方的「德先生」與「賽先生」面前,文化自信成了一地雞毛。

3

文化大革命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出於國內外政治形勢的影響與個人崇拜的極度發展, 中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在此運動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焚書的歷史得到了另外一種形式的重演。當代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傳統文化再次被批判拋棄,民族自信心與信仰空前缺乏,中國失去了文化自我。直到今天,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在艱難地建立恢復中。

1972年的「批林批孔」,在新文化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儒家學說妖魔化。與此同時,知識分子被打為臭老九,大量知識分子被劃分為右派,受到了慘絕人寰的人生迫害。大批青年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下到農村。文化大革命導致國人的信仰喪失與文化斷層,這在改革開放後直至今天徹底地進行了大爆發,以至於腐敗多發,邪教眾生,民眾價值觀倒向「財富」,西方文化在中國大地上大行其道,等等。

說白了,文化大革命,就是「革」中國傳統文化的「命」。這次劫難使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遺產,大部分毀於一旦,造成了寶貴遺產的遺失,並且無法挽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雲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古人帽子樣式知多少——我釋《千字文》

TAG:幽雲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