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口問題成為日本老大難

人口問題成為日本老大難

在日本,少子老齡化社會的景象到處都是:大街上步履蹣跚的年邁老人隨處可見,開旅遊大巴的老年人司機不在少數,關於少子老齡化的書籍擺放在書店最顯眼位置,大部分店鋪里都能看到正在辛勤工作的老年人,針對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務的廣告隨處可見……

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2月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估算值顯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數僅為94.1萬人,創下189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而死亡人數估算值為134.4萬人,比上年增加3.6萬人。這意味著日本人口將自然減少40.3萬人。此外,據日本總務省的人口推算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20歲新成人與上年持平,為123萬人,在總人口1.266億人中佔比0.97%,連續8年不到1%。這一系列的數據,讓日本社會不得不再次聚焦少子老齡化問題。

一名老年人在日本東京巢鴨區街頭行走,這一地區很受老年人喜愛。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育兒成本太高拉低出生率

總和生育率是衡量人口生育率高低的基本指標,指的是每名婦女在其生育年齡(15至49歲)生育的子女數。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的總和生育率一直超過維持世代更替水平的2.1,此後開始下降,1989年已降至1.57。雖然日本政府從1994年開始出台各種應對政策,然而,2016年日本的總和出生率也僅為1.44,繼續下降。

有分析認為,導致日本出生率創新低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育兒成本太高。兒童的撫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支撐,這已經成為日本年輕人的負擔。此外,影響生育的日本社會結構性因素也在變化,比如婚姻觀、就業壓力、理想家庭模式發生變化等,多元化的價值觀導致婚姻成為一種個人的行為選擇。這樣一來,各種為防止人口減少而實施的社會政策基本無效。

東京的一家託兒所內,小朋友們在吃午飯。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2.靠老人和女性補充勞動力不足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日本勞動力總量相對下降,推動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與此同時,由於對未來的擔憂,日本的儲蓄率一直都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影響日本的消費市場也是在所難免。目前,日本15至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約有7600萬人。伴隨少子老齡化的加劇,今後20年間,適齡勞動人口將減少約1成。

即便如此,有日本媒體稱,日本實際參加工作的就業人數卻在持續增加。自1953年有可比數據以來,日本就業人數的最高紀錄為1997年的6557萬人。從截至2017年11月的數據來看,日本的就業人數達到6528萬人,同比增長約1%,已超過歷史紀錄第2高的1998年的6514萬人。2018年的就業人數增長率如果與過去5年持平,則很可能創出就業人數的新紀錄。

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在總人口減少的背景下,女性和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正在上升,女性和老年人成為日本社會拉動勞動力提升的關鍵。在15至64歲的女性中,參加工作者的比率在2017年11月達到68.2%,比5年前提升了6.7個百分點,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而在適齡勞動人口中,日本女性的就業率早在2013年就超越美國。另一方面,日本65歲以上仍工作的老年人比率達到1998年以來的高點。就連需要體力,且主要面向年輕人的一線護理崗位,老年員工數量也在增加。有日媒稱,日本目前處在完全就業狀態,幾乎所有想上班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日方預計今後的就業人數將持續增加。但是,這一趨勢遲早將迎來臨界點。越來越多的預測稱,最早到2020年前半期,日本就業人數的增長曲線將會觸頂。如果假設失業率和各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基本不變,以此為前提進行推算可以得出,到2025年日本的就業人數將不足6000萬人。

3.吸收外國勞動力填補空白

隨著日本國內適齡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尤其是老年護理等領域對勞動力的潛在需求巨大,日本政府將外國人定位為重要的勞動力,希望改革和完善引進外國勞動力的相關法制,接收外國勞動力,以彌補本國勞動力不足。這正成為日本面臨的一大課題。截至2016年10月,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達到108萬人,在5年里增加5成多。不過,日本接受的外國勞動力僅限於研究人員和經營者等「高級專業人才」、基於「技能實習生制度」的實習生,以及依靠經濟合作協定到日本工作的部分人員。其中,打工的留學生以及以國際貢獻名義接收的技能實習生,佔到外來勞動力的4成。

在日本國內,對於接收外國勞動者,勞動界和自民黨內的反對態度都根深蒂固。一方面,他們擔心外國勞動力搶走日本本國人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他們擔心外國人口增多將帶來諸多治安隱患。為此,日本政府考慮對接受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外國勞動力進行人數管理,構建隨時掌握外國人工作狀況的機制,運用網路管理居留資格手續。

4.擬下調成人年齡到18歲

每年1月8日是日本成人節,這一天日本各地都會舉辦成人節慶祝儀式。日本法務省的調查資料顯示,在187個有成人年齡統計數據的國家和地區中,141個國家和地區的成人年齡為18歲(含16歲與17歲),像日本這樣將成人年齡定為20歲的國家屬於少數。

據此,日本首先啟動對《公職選舉法》的修改。2015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了《公職選舉法》修正案,將選舉投票年齡從20歲下調到18歲,並在2016年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首次實施。據悉,日本政府決定在1月22日開始的通常國會上提交民法修正案,擬將成人年齡下調到18歲。

但是,日本社會對此表示了不少擔憂。日媒稱,日本教育界擔心,在高中三年級成年後,學生可能會參與賽馬、賽艇等公辦賭博活動,如果再允許飲酒與吸煙的話,這將妨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輔導學生也將變得困難起來。不僅如此,年輕人還需要認識到成年帶來的風險及責任,其中最主要的是合約問題,因為他們無須家長同意便可辦理貸款及信用卡等,如何保護18歲及19歲的年輕人免遭不良企業侵害將成為一個課題。此外,少年法的適用年齡是否要下調,也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在日本東京,老年人齊跳啞鈴操鍛煉身體。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5.政界關心贏得選票甚於解決問題

日本人口專家認為,個人、企業和政府都應該強化對日本人口減少的危機感,在少子化這一問題上,每一方都不應該只是旁觀者。在國會選舉中,日本政客多次把少子老齡化稱為日本面臨的「國難」,日本政府應該將目光從「保護勞動力」轉向「提高增長力」;企業在維持良好勞動環境的情況下,更要注重提高每個人的勞動能力;勞動者應該做好持續增強自身能力的準備。日本有媒體指出,要解決日本的少子化問題,除了從政策方面進行根本改革之外,還必須改變家庭與社會、男性與女性等各種社會關係的現狀。

但日本政府在解決少子老齡化這一問題上可能有不同於專家真知灼見的考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斷重申要「推進基於勞動者立場的改革」,但日本很多人認為這難以真正落實。因為只是強調改善勞動者待遇,而不提高生產效率,無助於提高日本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日本經濟的弱點在於人口減少加速,不解決好這一問題,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力將持續低迷。日本政府抽象地討論稅制和社會保障改革,這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改革應該落到實處,例如要促進老年人和女性參與勞動,調整養老金的給付起始年齡難以避免。

安倍政府乃至此前多屆日本政府在解決少子老齡化問題上作為不大,深層次原因不難洞悉。在日本現行政治制度下,政治人物多把精力用於贏得選舉,難以制定著眼長遠、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政策,就是制定了也難以長期執行下去。這是因為,即使一項政策明明具有深遠意義,但是執政者考慮到該政策可能不受民眾歡迎,執行起來會導致自己的支持率降低,寧願選擇放棄實施。但問題是,如果少子老齡化問題不能得到根本性解決,日本未來的發展不容樂觀。

來源:光明日報1月20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國內首顆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即將發射 開啟私人航天新創意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