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人,如果是一條在指間滑脫而去的泥鰍

女人,如果是一條在指間滑脫而去的泥鰍

在結束2017年還有三天的時候,決心再讀一本書以謝幕舊年,最後選讀賈平凹的這本326頁22萬字的《自在獨行》。這書的封面是純白的,一個戴有帽子的藍色人影正要行走,後面有句「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也許我就是那孤獨行路人中的一個,所以我只用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讀到笑,讀到苦,也讀到了嘆息,讀到「女人如果是一條總在手指間滑脫而去的泥鰍,男人就有了蒼蠅一樣的勇敢。」這句話時,才覺得是賈平凹在教唆女人如何活出個性的自我。這句出自於第二章「默默看世界」的《關於女人》篇,是賈平凹在告訴女人要活到像泥鰍一樣讓男人抓而不住,便能歲月靜好,得到男人的日思夜想,吃了還想吃。

讀到尾,發現這本書的語言特色短句居多,大多數是五六個字一句或七八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不用換氣,不用眨眼,文字不轉彎不抹角,句意了明。尤其是文章的題目更是短到不能再短,絕大多數是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讓人不用吹灰之力就能一目了然題中之義,比如:「說死」、「說生病」、「說請客」、「說打扮」「說美容」,等等,都是直奔主題。

這本書分為五章寫完,到底寫些什麼呢?翻翻每篇文章只有兩個或三四個字的文章標題就一目了然,吃煙喝酒請客、美容打扮女人、丑石文竹桃樹、生病死亡祭父,等等,等等,想到什麼,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信手拈來,篇篇都有俗世的智慧,句句都有生活的味趣。而且只在目錄的每章前面寫有幾句哲理性文字,讓人讀了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意思是說讀完每篇文章每段文字掩書而思,都獲得一種與眾不同的思想啟迪和個性趣味。比如:

在第一章的目錄的前面寫到: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洒就瀟洒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意思是說在短短的人生當中,要在自在中完成一段有意義的生命,在瀟洒中賦予生命的一段意義。

在第二章的目錄的前面寫到: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意思是要我們,認真也罷不認真也罷,你還是你;執著也好不執著也好,你仍然還是你。一切都要順勢而為順其自然,放下該放下的,堅持該堅持的,就可以抵達本真快樂的彼岸。

在第五章的目錄的前面寫到:日月交替一年,樹就長出一圈。生命從一點起源,沿一條線的路迴旋運動,無數個圈完成了生命的結束,留下來的便是有用之材。

意思是要讓生命存在得有意義,就得從一點開始,在孤獨中一圈一圈的作枯燥無味的迴旋往前運動,就能長成參天大樹,為自己也為別人遮風蔽日擋雨。

有的文章寫得中規中矩、一本正經,但不少文章寫得詼諧風趣幽默,在詼諧中開懷一笑,在風趣中調侃一樂,在幽默中滑稽一哭。比如,在《說美容》一文,不足700字,硬是用詼諧的筆調把女人美容說得入木三分:——如果世界上沒有女人,男人是不會去修建廁所,世上沒有了男人,女人也不會去化妝。其實,男人為女人活著,女人為男人活著,都是飲食男女。女人不會為取悅女人去化妝,都是化給男人看的。男人修建廁所是為了遮羞,如果沒有女人,要廁所幹嗎?

——男人需要假,女人就製造假。女人假到最後,真作假時假亦真:自己懷疑自己。一個女人說她畫眉,哪日沒畫了,就感覺沒長了眉毛。

畫的眉毛,當然是假的眉毛,但男人覺得好看,不把它當假。女人倒是顛倒過來:假作真時真也假。

——一顆痣,一條皺紋……如同大自然的山丘、河流……是人體的風水。

一顆痣,是一個山丘;一條皺紋,是一條河流。與生俱來的風水,別去改變。

又如,在《關於女人》一文,卻用5頁3500字以風趣的語詞說盡了女人的點滴與種種:

——真正有點不注重女人美醜的是那些偏僻鄉間的貧困的老大不小的光棍漢,「尾巴一揭是個女的」,他們認為,只要能娶來在他的土坑上就行了。……什麼美的丑的,燈一拉還不都一樣嗎?

——現在社會的商品,幾乎全是為女人開設的,出售著大量的衣服和化妝品,百分之八十的雜誌封面刊登的是女人的頭像,好像這個世界是女人,其實這正是男人世界的反映。

——男人家有美妻仍立於等街頭感慨美女如雲,覺得每

一個都勝過家中的那位,若他真的又娶了街頭最美的一個,不久又會覺得此不如彼。

——愛是得不到為愛,可望而不可即,女人如果是一條總在手指間滑脫而去的泥鰍,男人就有了蒼蠅一樣的勇敢。

這篇文章是說作為女人或許長得漂亮,或許長得不漂亮,但要活出自己的味來——氣質,活出自己的態來——風度,更關鍵是要讓男人抓而不住摸而不著,或只擦肩而過,或只回眸一笑,男人就會為你赴湯蹈火,就會為你魂牽夢繞。

這本書最滑稽好笑的一篇文章要數《笑口常開》,每一段故事就是一個幽默的段子,都會讓人不禁樂而開笑,在笑中會感覺到一個年代商品是如何的缺乏,在笑中會感覺到一個年代一家人甚至幾代人無奈的擠住在一間屋子裡的窘態。

——路過一條小巷,忽見有隊排出,以為又在出售緊俏物件了,急忙列入其中,排到跟前,方見是巷口唯一的廁所居民等候出恭,不禁樂而開笑。

——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極感幸福,即趨而前去搭話,女子閃進一家商店,尾隨入店,玻璃上映出自己衣服紐扣錯位,不禁樂而開笑。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單間里。出差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上床親熱那個一下,孩子偏死不離家。妻說:「小寶,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了打些醬油,給你爸爸做一頓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醬油瓶出門,(為了讓孩子慢回來點)我說:「拿這個去」。給了孩子一大口淺底盤子,「別灑了啊」,孩子走了,關門上床立即行動。畢,趕忙去車站,於巷口遠遠看見孩子雙手捧盤,一步一小心地回來,不禁樂而開笑。

寫於2017.12.31.23: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讓思想有家 的精彩文章:

時光和生命淹沒在海浪里

TAG:讓思想有家 |